小說閱讀吧
打開小說閱讀吧APP
閱讀更多精彩小說內容
目錄
設置
客戶端

第02章 小心壞情緒,別讓它毀壞你的健康

負麵情緒,常常會導致疾病的滋生

不懂醫學,你就錯誤地把大多數疾病理解為“這是生理引發的毛病”。即使是精通醫學的人也弄不明白,所以外行的人感到迷惑也就沒什麼大驚小怪的了。直到1936年,醫學界才逐漸了解由情緒誘發產生的生理疾病的機理。其實,人們的大多數疾病都是由不良情緒造成的,日積月累的壞情緒能不斷侵犯你的身體器官,慢慢地,你就爆發出各類疾病。如果人們還對情緒問題不高度重視,那麼,悲哀將無法挽救。

古往今來,有許多人的事業都是壞在了不健康的身體上,而導致身體不健康的原因則是這些人的負麵情緒。諸葛亮就是一個非常典型的例子。

諸葛亮是三國時期著名的軍事家和政治家,有很多人認為他是一個談笑自若、指揮若定、風流倜儻的人物。事實上,在劉備死後,他卻不再是這樣的人了。這是因為,“興複漢室”的重擔壓在了他的肩上。在朝中無可用之將、皇帝昏庸無能、魏國過於強大的壓力下,諸葛亮夙夜憂歎、食不甘味、寢不安席,身體狀況急劇下降,最後變成了一個疲憊不堪、心力交瘁的老者。

諸葛亮當然了解自己的身體狀況,但是他卻不注重心理的調節和健康的維持,反而變得更加急躁起來。或許,他是想在自己死前完成劉備托付給他的使命吧。在這種心態的支配下,他不顧國力不足的現實,又發起了對魏國的戰爭。但是兩個月之後,諸葛亮帶著深深的遺憾病死在軍帳中。匡扶漢室的大業最終因為他的死亡而夭折。

諸葛亮的死和他身上背負的壓力有很大的關係,但是這卻不是最重要的原因,究其根本,是壞在了他本人的情緒上。如果他少一些憂慮多一些樂觀,少一些固執多一些灑脫的話,恐怕他的身體就不會過早地垮掉,也不會在五十四歲的時候就與世長辭了。可惜曆史不容假設,諸葛亮最終也隻能帶著壯誌未酬的遺憾離開人世。

現代醫學研究發現,人類疾病中由心理因素、身心失調引起的疾病占50%~80%。緊張、悲哀、抑鬱等不良情緒會激活體內的有害物質,擊潰有機體的保護機製,破壞人體的免疫功能,導致生病。所以說,我們一定要注意調節自己的心情,避免疾病的纏身。

心理因素致病的主要途徑是內外刺激——精神因素——功能障礙——細胞疾病——組織結構變異——疾病產生。人的大腦與免疫係統之間有一種化學物質在傳遞信息,這種化學物質在產生情緒的那部分大腦中樞神經區域裏最為集中,如果被負性情緒長期“占據”,可導致大腦皮層興奮、抑製功能失調,不僅會帶來睡眠不佳、食欲不振等生理反應,還會使體內激素分泌發生變化,新陳代謝水平降低,從而導致免疫功能減弱,體內某些細胞惡性增長,各種疾病就乘虛而入。

如果一個人習慣性地出現不良情緒,那他就會時常被煩悶、怨恨、悲傷、後悔等負麵情緒纏身。慢慢地,這些負麵情緒產生的毒素就會在體內積累沉澱,最終將會爆發大的疾病。換句話說,假如自己一直沉浸在不良情緒下,那就是在不斷地吞噬慢性毒藥。緊接著,迎接我們的就會是各種各樣的病!

那麼,我們該如何做才能避免因情緒引發各種疾病呢?

1.不要刻意注意自己的“小疼痛”

世界上最痛苦的人,就是那些老以為自己身體有大毛病的人。他們總是擔心自己機能失靈。每天早上醒來,就馬上自問:“我今天什麼地方不舒服?”對於一些無關緊要的小病痛,我們隻要不斷注意它,準可以把它弄成真病,病情很快就可加重10倍。

2.對人對事保持一顆平常心

太浮躁、愛衝動,這些都是情緒化的表現。然而,情緒化的結果就是讓你的狀態大起大落,其影響力絕不亞於股市對人們精神的迫害。所以,萬事都要保持一顆平常心,心平氣和地對待所有的疾病,正常看待死亡,那麼,你就不會因為疾病而遭受心理困擾了。

3.用笑麵對生活

笑是人精神激動因素中最健康的因素。發自內心的、健康的笑,對人的身體健康有很大益處。在臨床上,笑被用作一種治療手段,治療情誌抑鬱症以及因怒、悲等不良情緒引發的疾病,療效頗佳。近來研究發現,笑對於癌症的預防和治療也有一定的作用。

沒有好的心態,那就沒有好的身體。百病生於氣,生理疾病與人的七情六欲有著密切的關係。而且,心理上的陰影還會對人體的技能活動產生幹擾,降低人體的防禦能力,進而導致疾病的發生。

© 小說閱讀吧, 版權所有

天津每日趣閱網絡技術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