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生涯
▽個人生活與政治生活 ▽三朝曆任,一大異彩 ▽曾國藩的偉大在於他是經世家與國士 ▽未能發揮本領的原因
個人生活與政治生涯
曾國藩的個人生活並無絢爛奪目的偉觀,而隻有蒼老穩重的光景;其政治生涯未必如李鴻章一般變化多端,波瀾起伏,趣味盎然,也無一段功名赫赫的曆史,但也絕非淡泊無色。他的事業,自然成為中華帝國的精神。
曾國藩生於嘉慶十六年辛未十月(日本文化八年),死於同治十一年壬申二月(日本明治五年)。考察其政治生涯,於道光十八年戊戌(日本天保九年)進士及第;七次遷升而任禮部侍郎,曆任工部、刑部、吏部侍郎;鹹豐二年壬子(日本嘉永五年)任江西正考官,時值太平軍大亂,臨危受命,辦理湖南團練;鹹豐五年(應為四年。——譯注)甲寅(日本安政元年)因收複武昌之功,授署理湖北巡撫,但固辭未就,被授予兵部侍郎銜;鹹豐五年乙卯(日本安政二年)任兵部侍郎;鹹豐十年庚申(日本萬延元年)四月授兵部尚書銜,出任署理兩江總督,同年六月任兩江總督、欽差大臣,督辦江南軍務;鹹豐十一年辛酉(日本文久元年)因克複安慶之功敘太子少保銜,授予節製江蘇、安徽、江西、浙江四省的全權;同治元年壬戌(日本文久二年)成為協辦大學士;同治三年甲子(日本元治元年)以戡定太平天國之功敘太子太保銜,賜一等世襲侯爵,賞戴雙眼花翎;同治四年乙醜(日本慶應元年)任欽差大臣,督辦直隸、山東、河南三省軍務,剿討撚軍;同治五年丙寅(日本慶應二年)因病辭職,回到兩江總督本任;同治七年戊辰(日本明治元年)閏四月,升武英殿大學士,同年六月任直隸總督,從金陵進京,駐節保定府;同治九年庚午(日本明治二年)主持天津教案談判,為禦史彈劾辭職;同年七月轉任兩江總督,死於任地。
三朝曆任,一大異彩
曾國藩的政治生涯,其間三十五年,曆任三朝。他傾注半生精力,成就撥亂反正的大業。這是曾國藩生涯的一大異彩。
曾國藩的偉大在於他是經世家與國士
曾國藩得以發揮他的大本領,是因太平天國之亂所促成;但他本領的偉大,不在於他是一名軍人,不在於他擔任了將帥,而在於他是一位政治家、經世家,在於他是一位國士。
未能發揮本領的原因
兩江總督、直隸總督的官位雖重,曾國藩卻未能身為大宰相掌控天下樞機,所以他雖有赫赫的軍功武勳,卻因此而無法建立政治功業,所以他未能充分發揮本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