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閱讀吧
打開小說閱讀吧APP
閱讀更多精彩小說內容
目錄
設置
客戶端

第18章

朱慈烺的話如同驚雷,讓崇禎皇帝瞬間僵在原地,險些背過氣去。

王承恩和周皇後也渾身一顫,滿臉呆滯。

誰也沒想到,七歲太子監國僅三天,竟接連斬殺了這麼多大臣與內臣。

光時亨被殺倒也罷了,可王鼇永等人是三品大員,劉福生、李長根是兵仗局掌印太監,駱養性更是從一品的錦衣衛指揮使,這哪裏是監國,簡直是在朝堂上“掀桌子”!

崇禎剛因看到五萬兩銀票提起的精氣神,瞬間消散得無影無蹤。

他無力地癱靠在龍榻上,雙眼噴火般盯著朱慈烺,胸口劇烈起伏。

朱慈烺則低著頭,一言不發。

他早料到會有這一幕,這關遲早要過,大不了放棄太子之位,反正手握係統和證據,崇禎總不至於要他的命。

“逆......逆子!”崇禎喘了半天氣,才顫抖著怒喝,“朕讓你監國,是讓你熟悉朝政,不是讓你大開殺戒!你讓朕如何麵對群臣的口誅筆伐?朕的一世英名,全被你這三天毀了!”

“一世英名?明明是我在幫你挽救大明,你倒先怨起我來了!”

朱慈烺在心裏腹誹,卻不敢說出口,他怕真把崇禎氣死。

王承恩和周皇後回過神,急得團團轉。

“殿下,您這禍闖大了!”

王承恩急得直搓手;

周皇後則拉住朱慈烺,眼眶泛紅:“皇兒,你小小年紀怎如此嗜殺?那些朝臣豈能善罷甘休?”

崇禎還在不停念叨“逆子”,朱慈烺卻抬起頭,對著崇禎拱手道:“父皇,您日夜操勞,辛苦半生,兒臣卻為您不值。整個朝廷,隻有您最勤勉,卻也數您最窮。國庫存銀幾乎為零,內帑空得能餓死老鼠。可那些朝臣呢?武將吃空餉、占軍田,文官貪腐成風、隻顧黨爭,還當富商劣紳的保護傘,他們個個該殺!”

“住口!”崇禎猛地打斷他,怒不可遏,“乳臭未幹的小兒,懂什麼治國!朕辛辛苦苦這麼多年,難道還不如你?想當年,朕十八歲便鏟除了權傾朝野的魏忠賢閹黨,這份魄力,你懂嗎?”

鏟除魏忠賢,是崇禎一生最驕傲的事。

可朱慈烺卻嗤之以鼻,繼續說道:“父皇,魏忠賢確實作惡多端,但他也為大明做過實事。至少,他在世時,朝廷不缺銀子,東擄和流寇也沒對大明造成致命威脅。魏忠賢一倒,東林黨一家獨大,才導致流民四起、國庫空虛。他們廢除商稅,卻加征‘三餉’,把負擔全壓在百姓身上,逼得百姓投靠流寇——這步棋,走得實在太臭了!”

“你......你想氣死朕!”

崇禎被懟得臉色鐵青,用盡全身力氣嗬斥,胸口劇烈起伏,仿佛下一秒就要暈厥。

朱慈烺見勢不妙,知道自己話說重了,連忙躬身遞上一疊賬本:“父皇息怒!這是兒臣從那些貪官府上查抄的賬本,數額之大,令人咋舌。您先看看,若看完仍覺得兒臣做得過分,任憑父皇處置,兒臣絕無怨言!”

他沒敢交出全部財物,隻拿出了一小半。

即便如此,賬本上記錄的金銀總數也有五十多萬兩,還不算地契、房契和珠寶首飾。

王承恩連忙接過賬本,遞到崇禎手中。

崇禎雖怒,卻找不到反駁的理由,隻能強壓怒火,顫抖著手翻開賬本。

賬本上的數字,讓崇禎瞬間瞪大了眼睛:駱養性貪銀八萬兩、黃金五千兩,總價值十五萬兩;劉福生總價值十八萬兩;李長根十九萬兩;王鼇永十五萬兩;李鑒十六萬兩......

看著這些觸目驚心的數字,崇禎的怒火瞬間轉移到了貪官身上,他猛地一拍床榻:“該死!這些蛀蟲,個個該殺!朕要滅他們三族!”

朱慈烺趁機補充:“父皇,劉福生、李長根身為兵仗局太監,竟倒賣生鐵、火藥給東擄,還把殘次火器裝備給大明軍隊,這也是軍隊戰鬥力低下的原因之一。駱養性則在朝堂上公然抗命,讓皇家顏麵掃地。兒臣若不殺雞儆猴,今後如何監國?”

崇禎看著賬本,對朱慈烺擅殺大臣的事,竟漸漸釋懷了。

白花花的銀子擺在眼前,貪官的罪證確鑿,殺了確實不冤。

但他還是皺著眉說:“逆子,下次不可擅殺大臣,尤其是三品以上官員,應交由刑部處置,免得被文官抓住把柄。”

“父皇,兒臣有尚方寶劍,可先斬後奏!”朱慈烺據理力爭,“洪武高皇帝曾說,貪汙六十兩白銀便扒皮實草。兒臣殺的這些人,哪個不是貪腐百萬?若不果斷立威,今後誰還會把兒臣放在眼裏?”

崇禎被噎得說不出話。

朱慈烺雖年幼,卻字字在理,更何況,自己之前還說過“捅破天也替他兜著”。

他擺擺手,對王承恩說:“王大伴,四十萬兩金銀入內帑,剩下的交戶部充國庫!”

“遵旨!”王承恩連忙應下。

周皇後見崇禎不再責怪朱慈烺,喜出望外,連忙吩咐小太監:“去禦膳房說,多做幾個菜,讓太子留下陪皇上用膳!”

崇禎卻有些拉不下麵子,閉上眼睛,誰也不理。

剛才被兒子懟得啞口無言,實在有損帝王威嚴。

朱慈烺見狀,湊到他耳邊輕聲說:“父皇,兒臣已任命李若璉為錦衣衛指揮使、高文采為同知,鐘粹宮伴讀袁貴為兵仗局掌印太監,他們都是忠心耿耿之人,還望父皇準許。”

崇禎假裝沒聽見,依舊閉著眼。

朱慈烺無奈,隻好拋出另一個消息:“父皇,斥候來報,東擄派阿濟格率領十萬大軍,準備從喜峰口、獨石口入關劫掠,請父皇早做準備!”

這次,崇禎終於睜開眼,卻給了他一個白眼:“住口!身為大明皇太子,豈能信口開河!”

嘴上雖這麼說,他的眼神卻瞬間凝重起來。

東擄寇邊,從來不是小事,由不得他不重視。

朱慈烺知道,崇禎雖嘴上不饒人,卻已默認了他的安排。

他心中鬆了口氣,隻要獲得父皇的默許,接下來清理朝堂、整頓軍備,便會順利得多。

© 小說閱讀吧, 版權所有

天津每日趣閱網絡技術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