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慈烺深知,要成大事,必須牢牢掌控兵仗局這一造兵重地。
他轉頭對身旁的胡寶吩咐:“胡寶,孤給你二十萬兩銀子和令旨,任命你為兵仗局、安民廠掌印太監。你要全力支持趙元華,務必在兩個月內造出合格的線膛槍與米尼彈。若是人手不足,可從各地衛所征召工匠,不必有所顧忌。”
說罷,他將線膛槍、米尼彈的打造工藝圖紙,以及膛線拉床的研製圖紙一並交給趙元華,鄭重道:“這些圖紙你收好,按圖施工,有任何難題隨時上報。”
“遵命!”胡寶躬身領命,隨後戀戀不舍地摘下背上的AK47,遞給嶽洋:“這神器咱家以後用不上了,你們可得好好保護殿下。”
嶽洋知道這武器威力驚人,卻不敢貿然接手,轉頭看向朱慈烺。
見太子點頭示意,他才雙手接過,沉聲致謝:“謝胡公公!”
此時,黃得功已帶著人將那些廢舊火器拉進兵仗局。
當他看到地上躺著兩個身穿蟒袍的太監屍體時,瞳孔驟縮,心中對朱慈烺的敬畏又添了幾分。
兵仗局掌印太監乃是二十四衙門核心官員,除了崇禎,誰敢動他們?
這七歲太子,果然凶悍!
朱慈烺指著馬車上的殘次火器,對工匠們厲聲道:“看看這些東西!都是出自你們之手,卻連最基本的安全都無法保證,頻頻炸膛傷及將士!從今天起,兵仗局打造的所有火器、軍用裝備,必須嚴格把控質量,若再出現此類殘次品,定斬不饒!”
工匠們深知自己以往造的火器有多劣質,聞言紛紛跪倒磕頭。
趙元華上前一步,躬身保證:“殿下放心,臣定當嚴加監管,絕不讓殘次火器流入軍中!”
“希望你說到做到。”朱慈烺點點頭,又道,“你們去清點一下,兵仗局現存的合格火器有多少,全部交給黃將軍,帶回勇衛營補充軍備。”
“遵命!”黃得功大喜過望,連忙上前謝恩:“多謝皇太子體恤!”
朱慈烺擺擺手,示意眾人起身,又對胡寶叮囑:“你統計一下,工匠們的餉銀拖欠了多少,明天去鐘粹宮領銀子,一次性全部補齊。另外,給每人每月加一兩銀子,以後務必按月足額發放,不得有誤。”
“想讓馬兒跑,就得讓馬兒吃草”,這個道理朱慈烺再清楚不過。
兵仗局的工匠們,早已記不清上次全額領餉是什麼時候,近兩年來,每月最多隻能拿到幾百文,僅夠勉強糊口,不少工匠的家人甚至被餓死。
如今太子不僅要補齊欠餉,還主動加薪,這樣的恩惠,他們連做夢都不敢想。
“謝殿下天恩!皇太子千歲千千歲!”工匠們激動得再次跪倒,磕頭聲此起彼伏。
整治完兵仗局,朱慈烺準備返回鐘粹宮。
剛走到門口,腦海中突然響起係統提示音:“叮,檢測到宿主身處兵仗局,是否簽到?”
朱慈烺一愣,疑惑道:“係統,不是一天隻能簽到一次嗎?怎麼又能簽了?”
“叮,本係統簽到規則為‘新地點隨機觸發’,並非每日限製一次。”
朱慈烺恍然大悟,心中大喜——這樣一來,隻要更換地點,就能多次簽到,獎勵自然也能累積。
唯一的不足,便是需要經常外出,不能總待在宮中。
他當即默念:“簽到!”
“恭喜宿主簽到成功!獲得五百支線膛槍、十萬發米尼彈;兩百顆手榴彈、二十個望遠鏡!”
這份獎勵,是除了新手大禮包外最豐厚的一次。
朱慈烺猜測,或許是斬殺了貪腐的太監、整頓了兵仗局,觸發了“特殊事件獎勵”。
有了這些武器,東宮衛隊很快就能全員換裝,戰鬥力將大幅提升。
離開兵仗局後,朱慈烺沒有直接回宮,而是帶著衛隊在京師街頭轉了起來。
他想親眼看看,這座大明都城,是否如史書描述般繁華。
然而,眼前的景象卻讓他心情沉重。
街頭隨處可見衣衫襤褸的流民,他們麵黃肌瘦,步履蹣跚,不少人甚至餓倒在路邊,氣息奄奄。
街道上,馬糞、垃圾隨意堆積,散發著難聞的氣味,臟亂不堪。
走到鐘鼓樓大街時,景象突然一變。
這裏流民稀少,往來行人大多衣冠楚楚,麵色紅潤,顯然是富商、官員與勳貴家的人。
一邊是餓殍遍地,一邊是錦衣玉食,鮮明的對比刺痛了朱慈烺的眼睛。
“嶽洋,找個人問問,為何此處很少有流民?”朱慈烺沉聲道。
嶽洋立即走到路邊一位老者麵前,拱手問道:“老丈,請問此處為何見不到流民?”
老者見對方是錦衣衛,連忙躬身答道:“官爺有所不知,五城兵馬司把流民都圈在固定區域,像這種富商、勳貴聚居的地方,根本不允許流民靠近,說是怕驚擾了貴人。”
得知真相的朱慈烺怒不可遏:“混蛋!流民增多固然與天災有關,但這些貪官難道就沒有責任?他們非但不賑災救民,反而為了自己享樂,肆意驅趕流民,簡直喪盡天良!”
他心中清楚,明末流民問題愈演愈烈,根源在於文官集團的貪婪。
他們忽悠崇禎取消商稅、礦稅,轉而加征“三餉”,將沉重的賦稅全壓在農民身上。
百姓本就掙紮在溫飽線上,一旦遭遇天災,便隻能逃亡,甚至投靠流寇,這也是流寇“越剿越多”的根本原因。
再也沒有逛街的心情,朱慈烺當即下令回宮,同時對周遇吉吩咐:“周將軍,你率領一千精兵,直接前往萬歲山駐紮訓練。重點練習體能、列陣三段擊與騎馬射擊,務必嚴格要求,凡是無法堅持訓練、達不到標準的,立即退回勇衛營換人。”
“末將遵命!”周遇吉沉聲應道。
朱慈烺又看向嶽洋:“留下十人守衛鐘粹宮,其他人與周將軍的隊伍合練。你的一百人是孤的親衛,周將軍的一千人將來要上戰場,務必相互學習,提升戰力。”
“是!”嶽洋領命。
他麾下的一百人,都是從錦衣衛中挑選的精英,是朱慈烺最核心的力量;
而周遇吉的隊伍,則是未來征戰沙場的主力,朱慈烺對他們寄予厚望。
與此同時,溫府內卻是另一番景象。
溫體仁的親信們齊聚一堂,滿臉愁容地討論著太子監國這幾天的變故。
“閣老,我們安插在錦衣衛的人,全被李若璉清理出去了!再這樣下去,咱們在京中的眼線就要斷了,您可得想個辦法啊!”一人焦急地說道。
溫體仁眉頭緊鎖,還未開口,管家便急匆匆跑了進來,臉色慘白:“閣老,不好了!兵仗局的兩位掌印太監被皇太子殺了,他們的府邸也被抄了!”
這話如同一道驚雷,讓在場眾人瞬間沉默。
朱慈烺連兵仗局太監都敢動,下一個目標,會不會是他們?
溫體仁的臉色,也變得愈發難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