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對年輕的夫婦去看畫展。妻子是高度近視,她站在一幅大畫麵前認真地看了半天,而後大聲地叫起來:“天呐,世界上怎麼會有如此難看的女人?”丈夫聽到後,趕緊走上前去,悄悄地提醒她:“親愛的,別喊了。這不是畫,是鏡子。”
這是一個笑話不假,但若用心理學來解讀,我們就不得不說到“周哈裏窗”。這是心理學家魯夫特和英格漢提出的一個模式,用“窗”來比喻一個人的心。普通的窗戶有四個部分,人的內在也可以分為四個部分:開放我、盲目我、隱藏我、未知我。笑話裏提到的“婦人難看”就屬於“盲目我”的區域。
開放我——左上角的那一扇窗,也稱為公眾我,屬於自由活動領域。這是自我最基本的信息,也是自己清楚別人也知道的部分,如性別、外貌、職業、愛好、特長等。開放我的大小取決於自我心靈開放的程度、個性張揚的力度、交際的廣度、他人的關注度、開放信息的利害關係等。
盲目我——右上角的那一扇窗,屬於盲目領域。這是自己不知道而他人知道的部分,如有些人習慣失信卻不自知,有愛眨眼的小動作自己也感覺不到。盲目我的大小與自我觀察、自我反省的能力有關,通常來說,善於內省的人盲目我比較小。
隱藏我——左下角的那一扇窗,也稱隱私我,屬於隱藏領域。這是自己知道而他人不知道的部分,也就是我們常說的隱私,不願意或不想讓別人知道的事實或心理,如身份、缺點、往事、痛苦、愧疚、尷尬等。一般來說,心理承受力較強的人,隱忍、自閉、膽怯、虛偽的人,隱藏我更多一些。
未知我——右下角的那一扇窗,也稱潛在我,屬於處女領域,是自己和別人都不知道的部分,通常是指潛在的能力或特性。如一個人通過訓練或學習,可能獲得的知識與技能,或是在特定的條件下才會展示出來的能力,這也包含著弗洛伊德說的潛意識層麵,就像藏在海水下麵的冰山,巨大而又不易被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