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閱讀吧
打開小說閱讀吧APP
閱讀更多精彩小說內容
目錄
設置
客戶端

PART 02 解決問題之前,別被眼前的問題迷惑

PART 02解決問題之前,別被眼前的問題迷惑

生活和工作的本質,就是不斷地解決問題。可是,許多問題不是單純存在的,我們看到的那些問題,未必是全部的真相;呈現在眼前的情景,可能隻是大樹繁茂濃密的枝葉,問題的根本原因被悄然地遮擋在後。想要做出理性的決策,需要在思考的過程中,借助問題分析工具,為自己畫一幅清晰的路線路。

事物之間總有聯係,但相關性≠因果性

趣味思考專家是怎麼買貓的?

一位經濟學家和一位邏輯學家是好友,路上偶遇,相談甚歡。這時,旁邊傳來了一陣叫賣聲:“賣貓,賣貓,祖傳寶貓低價出售!”經濟學家饒有興致地詢問了一下,賣家說:“我的孩子生病了,要不是因為沒錢給孩子看病,我才不會賣這個玩具貓,它是我們的傳家寶!”

經濟學家轉過身,對邏輯學家說:“老朋友,咱們倆來玩兩個遊戲,看誰能用最少的錢買到最大的實惠?”邏輯學家點點頭,同意了。

經濟學家仔細地看了看玩具貓,發現它通體漆黑,但貓眼格外閃耀,他想:這貓的身體可能是黑鐵做的,但眼睛應該很值錢。於是,經濟學家跟賣家商量:“我隻要這對貓眼,給你300美元怎麼樣?”賣家欣然接受。拿到貓眼後兩人走向遠處,端詳一番後經濟學家得意揚揚地向老朋友炫耀:“看,我隻花了300美元,就買下了一對罕見的珍珠,你認輸吧!”

邏輯學家什麼也沒說,徑直走回去給了賣家200美元,買下了玩具貓的身體。經濟學家正準備嘲笑邏輯學家時,隻見邏輯學家示意他快點離開。兩人來到了一條小巷,邏輯學家不慌不忙地從口袋裏掏出小刀,輕輕地刮掉貓表麵的黑漆,裏麵露出了一抹金色。

邏輯學家笑道:“果然不出所料,這隻貓是純金的!”

經濟學家瞬間驚呆,問道:“你怎麼知道這隻貓是金子做的?”

邏輯學家說:“一隻普通的玩具貓,怎麼可能會用珍珠做眼睛呢?貓眼都那麼珍貴了,貓身能是用破銅爛鐵造的嗎?”

邏輯思維是運用邏輯思考問題,其基本方法有分析、綜合、比較、抽象、概括和具體化,主要通過演繹推理、回溯推理和輳合顯同來實現。運用邏輯思維,可以在對事物的表象進行分析後發現事物的本質。就上述買貓的故事而言,邏輯學家從貓眼推斷出貓身的價值,正是邏輯分析、推理的體現。這也提示著我們,世界上所有的事物都是彼此聯係的,這種聯係不僅僅是外在明顯的聯係,還有內在的本質的聯係。

直接聯係VS間接聯係

問題有表象和本質之分,有時我們看到的問題並不是真正的問題,彼此之間的關聯也未必準確,這就是直接聯係與間接聯係的區別。

偶然聯係VS必然聯係

偶然聯係是指事物聯係與發展過程中不確定的趨勢,產生於非根本矛盾和外部條件,是不穩定的、暫時的、不確定的,屬於個別表現。

必然聯係是指事物聯係和發展過程中一定要發生、確定不移的趨勢,是比較穩定和確定的,是同類事物普遍具有的發展趨勢。

主要聯係VS次要聯係

主要聯係對事物的發展起決定性作用,處於支配地位,次要聯係則處於被支配地位。

本質聯係VS非本質聯係

本質聯係是事物內在的、必然的、規律性的、穩定的聯係,對事物的性質和發展方向起決定性作用;非本質聯係是事物及事物外部的、表麵的、偶然的、不穩定的聯係,對事物的發展隻起影響的作用。這兩種聯係,也可以稱為內部聯係和外部聯係。

當多種問題同時存在時,一定要考慮各種問題之間的相關性。有些問題之間是有關聯的,有些問題之間則不存在關聯。對於有關聯的問題,要作為一個整體去研究解決策略;對於不存在相關性的問題,要進行識別分類,以此提升解決問題的效率。

相關性≠因果性

邏輯思考中有一個致命“大坑”,即在分析問題時錯把相關性看作因果性。事物之間有相關性,並不能證明它們存在因果關係。有時兩者之間的因果恰恰相反,或者兩者之間根本沒有因果關係。這種謬誤讓人無法準確地認識真正的問題,無法形成一條正確的邏輯線索。

我們經常會在生活中聽到或看到這樣的推理,“研究發現,越是成功人士,睡眠時間越短”“研究發現,去醫院越多,越容易生病”“研究發現,兒童時期吃西藍花越多,成年後的職業收入往往也越高”……諸如此類。

事實上,這些推理都存在嚴重的邏輯錯誤!按照這樣的說法,要是不睡覺,是不是就能變成富豪?就算生病了,也別去醫院?現在賺錢少,是因為小時候吃的西藍花太少?這裏的每一個A和B都隻是相關關係,但這種相關關係,是推理不出因果關係的!

把相關性與因果性混淆,是邏輯思考中的一個大坑,也是一件危險的事。盡管原因先於結果出現,但先於結果出現的還有許多其他因素,其中有一些並不是引發結果的原因。分析事物,一定要謹慎,不能把巧合的相關關係視為因果關係。否則的話,就會做出錯誤的判斷。

在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時候,務必進行一項重要的邏輯思考:哪些事件隻是相關的,哪些事件既是相關又互為因果的。弄清楚這兩個問題後,許多難題便迎刃而解了。

© 小說閱讀吧, 版權所有

天津每日趣閱網絡技術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