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炯光委派的邊防軍第三路司令和馬君武任命的警備司令,就係統言,都是隸屬於廣州革命政府的。粵軍撤退後,廣西各地紛紛樹起“自治軍”旗幟,大多是和廣州革命政府對立的。在這個情況下,李宗仁為了避免樹敵,保全五屬地盤,亦自稱為“廣西自治軍第二軍總司令”。據回憶:他隻是掛上了一塊招牌,發了一封通電,電文內容主要是說“實行自治,保境安民”(原文記不起了)。
不久,李宗仁由玉林前往南寧與林俊廷、蒙仁潛等有所接洽。發現原在馬君武的省長公署供職的黃旭初,被蒙仁潛扣留,指為“通敵(指粵方)有據”,情勢相當嚴重。李宗仁即向蒙仁潛力爭將黃旭初保釋出來,並和他一起回至玉林,派為司令部參謀長。
李宗仁從改稱“自治軍”、“獨立旅”到“定桂軍”的約一年內,廣西是沒有一片淨土的,派係間的爭權奪利,搶占地盤,互相吞並的風氣起伏不止。我們也經常戒備,準備應付突然發生的任何襲擊,但結果並沒受到侵擾。這與李宗仁的隨機應變,改名稱、換旗號有關;更重要的還是我們下山(六萬大山)之後,經過一年多的補充訓練,部隊的數量有了擴大,裝備得到補充,在軍心和作戰能力上,都不是那些出身綠林的夥伴們敢於輕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