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閱讀吧
打開小說閱讀吧APP
閱讀更多精彩小說內容
目錄
設置
客戶端
國民黨高級將領傳奇國民黨高級將領傳奇
《縱橫》編委會

一級上將

張學良與東北易幟

王鵬

在張學良的政治生涯中,1928年底的東北易幟是僅次於西安事變的重大曆史事件。所謂易幟,就是廢除北洋政府的紅黃藍白黑的五色國旗,改掛國民政府的青天白日的國旗。張學良毅然易幟,標誌著舊軍閥割據時代的結束,同時也粉碎了日本帝國主義分裂中國的陰謀,捍衛了中國領土的完整。

東北易幟的緣起

1928年4月,國民政府開始第二次北伐,國民革命軍迅速攻占了山東和平津一帶。對於東三省,蔣介石擬采取和平手段交涉,以實現全國的統一。張學良此時也在考慮東三省的前途。6月4日,奉係軍閥張作霖在北京撤回奉天的途中,被日本關東軍預埋的炸彈炸死。年僅27歲的張學良受這一突發事件的刺激,更堅定了把日本軍閥驅逐出東三省的決心。其間,國民政府曾派孔繁蔚與張學良秘密會談,雖沒有完全達成協議,但對易幟起到了一定的推動作用。

7月1日,張學良致電蔣介石,表示絕不妨礙統一,已令前方軍隊從事撤退,“所盼當局諸公,以國家大事為前提,同時收束軍事”,並派代表轉致敬意。7月10日,張學良的代表王樹翰、邢士廉等4人到北平(此時北京已易名北平),即對新聞界說:“張學良早求統一。皇姑屯之變,益增愛國之熱度,而讚成統一誌願,尤覺須急速實現。茲既舉國一致易旗,東省自當不必堅持異議。不過東北地位在外交上有特殊情形,故先派代表來商辦法,從長考慮,以期妥洽和平統一事業安然成功。”同日,蔣介石在北平接見王樹翰等,提出東三省須先行易幟,實行三民主義,餘事再請示國民政府。與此同時,張學良在沈陽接見國民政府的代表劉光、張國禮時表示,易幟、實行三民主義毫無疑問。

1990年8月,張學良接受日本NHK記者的專訪。在談到軍閥割據和結束內戰時,張學良說:“當時,我對我父親的事情很苦惱。因為我反對我父親進行的內戰。所以我問我父親:‘咱們打的這場仗,有什麼意義?為什麼咱們非打不可?’我在河南見到很多彷徨街頭的人,很可憐,我一邊流淚一邊大叫:‘這究竟是怎麼回事,究竟是為什麼!’當時,人們之所以那樣苦,全是因為內戰……當年我對國民政府是相當有好感的,我希望中國統一。後來我父親不在了,我自己做事,我一直是擁護統一的……我不光是想讓東三省,而且想讓全國都好起來。”記者問他,易幟是不是因為日本人殺害張作霖引起的?張學良答道:“那當然,我對日本是很不高興,很不滿意。也就種下了我對日本的仇恨。家仇國難,都集中在我一個人身上,殺我父親的仇是不共戴天之仇。”他沉默了一會兒,接著說:“這倒不是,不是因為這件事激怒我。過去也是這樣,就是沒這個事情我也是這樣的。我自己負責任。我從來主張國家統一,我自己那時非常想,感到自己的國家不強,沒有力量。不過這件事激使我,使我抗日決心更大……我不能與日本合作,合作就是賣國賊。”

© 小說閱讀吧, 版權所有

天津每日趣閱網絡技術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