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閱讀吧
打開小說閱讀吧APP
閱讀更多精彩小說內容
目錄
設置
客戶端
國民黨高級將領傳奇國民黨高級將領傳奇
《縱橫》編委會

幾份重要情報

密電檢譯所和技術研究室破譯的情報數量很多,內容很廣泛,性質極重要。現將幾個重大事件,尤其是外界或報刊上未曾揭露過的情報,回憶簡述如下:

1939年初夏,東京日本外務省從日本海軍方麵獲悉日本海軍陸戰隊將在1939 年×月×日在中國廣東省汕頭地區登陸的消息後,即發報給南京、上海、廣州、台北各使、領館,說外務省派××領事隨同海軍陸戰隊於×月×日在汕頭登陸,恢複和重建領事館,要各使館自某日起直接與日本駐汕頭領事館加強聯係。這一密電破譯後,即送蔣介石,而蔣不作處理,致使日本海軍陸戰隊於一周後未遇抵抗,輕取了汕頭。在汕頭淪陷稍晚一些日子,東京日本外務省又向上述各使、領館發出密電,說日本海軍陸戰隊於×月×日在福建省廈門島登陸,外務省將在廈門重建領事館。偵獲此情報七八天後,報紙上又載廈門失陷。當時的破譯人員,對蔣介石不派兵抗擊來犯之敵,使汕頭、廈門淪入日寇之手,十分憤慨。

1937年,“八一三”淞滬抗戰前些日子,當年的密電檢譯所曾及時破譯了日本駐南京大使川越發往日本東京外務省和分別發往駐我國各地日本領事館內容相同的密碼電報,大意是:現在我駐上海的海、陸軍和外交三方麵的人員,乘日本海軍“出雲”號旗艦,駛往吳淞口外開會,決定將在華中地區作戰。特飭令日本駐華各領事館把現在所使用的密電本及電報底稿焚毀,隻留一本普通的“LA”密碼本備用。這份情報是個重要的信號,說明形勢非常緊迫。日寇即將在上海地區發動全麵的侵略戰爭了。就在這種情況下,停泊在長江各口岸所有的日本艦艇和商船(除一艘撤僑的“嶽陽丸”以外),全部逃出了江陰的長江封鎖線。

1937年冬,南京尚未被日寇占領之前,曾破譯了日本外務省的一份密碼電報,內容大意是:大日本海軍已定於×月×日×時,派出××號××號軍艦封鎖珠江口。這份電報說明日寇的侵略魔爪已擴大到華南,將是侵占廣州的信號。

1937年初秋,盧溝橋炮聲打響後不久,北平、天津相繼淪陷,正當華北平原上國民黨軍隊節節敗退之際(那時中日之間並未宣戰,日本駐華的使、領館尚未撤走),曾破譯了日本駐濟南總領事分別發往日本東京外務省和南京駐華大使川越的一份重要情報,內容大意是:本人最近訪問山東省主席韓複榘,問韓:“一旦中央軍退入山東,貴主席將如何處理?”韓答:“當予迎頭痛擊。”蔣介石在1938年借召開軍事會議為名,逮捕了韓。蔣槍斃韓,該情報是主要罪證之一。

1943年間,技術研究室破譯了日本大東亞省發往南京駐汪偽政權大使的一份絕密電報。內容大意是:汪主席(指汪精衛)來日本治療,經小黑醫師將汪腹內一顆子彈順利取出後,由於其他並發症,不幸於×月×日×時逝世。此事暫不宜對外公布,以防南京國府人心動亂,不利於大東亞聖戰。經過較長一段時間,日本在幕後安排好陳公博接任南京國民政府偽主席,才公開發表汪的訃告,並將汪的遺體棺木由日本運回南京,葬於中山門外梅花山上。

1945年秋,在未正式接受日本天皇投降之時,曾破譯日本駐上海總領事發往東京的一份電報,內容是:陳公博、莫國英等13人,由日本軍官××帶領,將於×月×日從上海乘軍用飛機飛往日本的米子機場降落,請外務省、大東亞省妥予照料,並將陳公博一行13人暗藏起來。日本正式投降後,中國政府通過東京盟軍總部,命令日本政府交出陳公博等人,日本當局最初矢口抵賴,後來經過舉出上述密電,揭穿真相,才被迫將陳等13人引渡給中國政府法辦。

太平洋戰爭,日本對珍珠港的偷襲,以及事前的美日之間談判,是1941年技術研究室破譯日本外交密碼電報的重要課題。

日本方麵很早就作了偷襲珍珠港的準備。1941年9月間,東京外務大臣豐田發往檀香山喜多總領事的絕密電報,要求森村正(日本軍令部情報部第八課海軍少尉吉川猛夫的化名)今後盡可能每周兩次將珍珠港水域美國海軍的主力艦、航空母艦的停泊碼頭等情況及時向東京彙報。後又電令喜多要不惜一切代價,采取一切手段,將美國駐珍珠港的陸、海、空三軍的布防、戒備及休息日等情況調查清楚,隨時彙報。

1941年8月29日,東京外務省發往西南太平洋各國的數十份電報,經研譯後,發現是日本準備發動太平洋戰爭,怕一旦不能利用外交特權拍發密電時,要各地聽東京短波電台日語的“天氣預報”,利用“天氣預報”的暗語,示意日本同美、英、蘇的關係。

電文內有:暗語“東風,有雨”,指的是日美關係危險。

暗語“西風,晴”,指的是日英關係危險。

暗語“北風,陰”,指的是日蘇關係危險。

另在譯出的大量電文中,根據不同情況規定不同的暗語,是準備與駐在國斷交後,不準拍發密碼電報時,改發明碼商電,在電文中夾雜暗語,表示外交上的術語。

例如:暗語“舊金山”,指中國問題;

暗語“婚事”,指日美談判;

暗語“出賣礦山”,指讓步;

暗語“不出賣礦山”,指不讓步;

暗語“生孩子”,指形勢急轉直下;

暗語“本地天氣晴朗”,指撤僑順利進行;

暗語“本港天氣陰雨”指撤僑遇到困難。

當時由於技術研究室第四組的電台全部都架設在重慶南岸涼風埡的山洞裏,偵截日本東京同美國華盛頓、檀香山之間來往的電報,經常受到幹擾,電文錯漏的情況很多,致給研究工作帶來困難。但通過努力,終究還是破譯了。偵有很多“國家機密”、“絕密”和“僅限大使本人知道”等字樣的密電。

1941年7月,日本外務省發給駐美、德、蘇、意大使的絕密電報,主題是:《當前局勢和帝國國策綱要》,並注明“本綱要限大使本人知道,可將要點告知大使館為首的陸海軍武官,但必須保密”等字樣。該密電的綱要分為兩個部分。前部分是方針,即日本帝國將堅持建設大東亞共榮圈,仍按解決中國事變的方向前進,然後根據形勢的進展解決北方問題。後部分為工作要點,如加緊促使蔣政權屈服;占領法屬印度支那和泰國,作好對英、美作戰的準備;對德、蘇戰爭,暫不介入,待形勢有利於帝國時,用武力解決北方問題等內容。當時日本政府是按照這一情報指出的基本國策行事的。

1941年秋,美、日之間的談判,拖的時間較長。到12月6日,日本外務大臣東鄉發給駐美大使野村的密電,共有14份之多。由於日本駐華盛頓大使館的譯電人員工作遲緩,使第十四份“最後通牒”,也就是日本對美國的宣戰書,比東京原來訓令所規定的時間,遲了80分鐘,變成了“事後通牒”。美國利用這個事實,大肆宣傳,譴責日本違反國際慣例,以不宣而戰偷襲美國珍珠港海空軍,激起了美國軍民的憤慨和雪恥的激情。當時到處有“不忘珍珠港”的標語,用“JAP”的謾罵口吻稱呼日本人。1941年12月上旬某一日,技術研究室破譯了一份緊急情報送毛慶祥轉蔣介石。這份情報是日本將向美國宣戰,通知駐華盛頓、舊金山、檀香山、紐約的日本使、領館焚毀密電碼本和密件,準備撤僑。據說蔣介石曾將此情報轉告美方,美國方麵也稱已偵獲此密電。但美方由於喪失警惕,缺乏防禦準備,致使日本偷襲珍珠港得逞,使美國遭受重大損失。

1942年夏,美國派了一艘航空母艦攜載20多架B - 17轟炸機去偷襲日本東京城市。起飛前照會中國和蘇聯,稱飛機執行任務後,在中國浙江衢縣和蘇聯海參崴機場降落。蔣介石收到照會後,立即用密電通知衢縣機場場長,指示作好讓美機降落的準備。不料該場長進城花天酒地去了,在機場值勤的人員又找不到密碼本,一時無法譯出急電,致使機場值勤部隊對飛臨衢縣上空的飛機,誤認為夜襲衢縣的日本飛機,用高射炮轟擊。美機人員以為是日本占領地區,繼續駕機向內陸飛行,因航程超過原定裏程,機油耗盡,飛行員跳傘降落,飛機全部墜毀。少數美國飛行員降在日本占領區,被日軍捕獲殺害;大多數飛行員落在國民黨控製區得到生還。美方向中國政府提出抗議,蔣介石未作什麼嚴重的處理,隻將衢縣機場場長撤職查辦了事。

1942年秋,偵譯到佐藤發給東京外務大臣的長電,內容是:莫洛托夫要求日本海軍將扣留的兩艘蘇聯軍火船,根據蘇日中立條約立即予以釋放。佐藤答複說,日美之間已宣戰,日本海軍有權在公海上檢查和截扣可疑的船隻。並說,懸掛蘇聯旗幟的兩艘船,是1941年12月太平洋戰爭以後,美國轉讓給蘇聯的,根據國際上公認的海戰規則應予俘獲,日本不予釋放。雙方爭執不下,談判緊張。佐藤要求親自會見斯大林元帥,莫洛托夫答說,斯大林元帥不在古比雪夫,在莫斯科指揮作戰。佐藤又說:本人可以立即去莫斯科。莫洛托夫仍阻止說,斯大林元帥軍務繁忙,無暇接見貴大使。佐藤進行威脅說,堂堂大日本全權大使要求會見駐在國元首,不予接見是違反國際慣例的。莫洛托夫答說:對貴大使深表歉意,請將所要談的內容告知本人,以便轉達斯大林元帥。佐藤最後說,斯大林不接見本大使,本人將建議大日本內閣東條首相拒絕接見蘇聯駐日大使馬立克,予以報複。過幾天,佐藤在談判中,野心勃勃地對莫洛托夫說:“蘇聯現已在西線受到德軍的沉重打擊,失去大片疆土,德軍已兵臨莫斯科和列寧格勒城下,大日本皇軍自太平洋聖戰以來,顯赫的武功舉世皆知,已囊括整個西南太平洋。大日本現對南方戰爭暫告一段落,立即可調集兵力北上,隨時可以開入西伯利亞作戰。”又說:“大日本在滿洲駐有百萬的關東軍,養精蓄銳,正待命揮戈北進。”佐藤並密電向日本內閣建議說:目前正是發動北進的良機,日蘇談判已處於刀出鞘的破裂前夕,本大使已作好一切準備,立即下旗歸國,請內閣召開緊急會議,當機立斷,在24小時內給予明確的指示。

當以上密電從古比雪夫發往東京之時,技術研究室立即破譯,加急送給蔣介石。蔣介石獲此重要情報後,眼看日本要向蘇聯作戰,認為可大大減輕日軍對中國的壓力,當即電話通知技術研究室,囑嚴密監視偵研東京複電,並要千方百計及時破譯。第二天(星期日),代主任毛慶祥乘滑竿趕到第二組辦公室察看,見到當時任副組長的我和研譯人員正在值班加緊工作,表示滿意。除當麵嘉獎第二組值班人員外,毛返回主任辦公室後,還簽發了一張條子,派人立即送給我。條上寫著:“吾弟公忠體國,備極辛苦,希望順利完成這次研究任務,特支營養費1000元,以資調養。”

那幾天技術研究室第四組的電台也加強了日蘇之間的通報,但破譯的情報都不是蔣介石期望的日本對蘇作戰問題的內容。兩三天了,未見東京的複電,是否漏收?大家正在萬分焦慮之時,收到東京發出的複電,電文很短,大意是:日本內閣召開緊急會議,慎重商討後,認為目前形勢和日本國力尚不是對蘇作戰的恰當時機,可答複蘇方,被我海軍在公海上扣截的兩艘蘇聯軍火船,即予釋放,但不保證今後日本海軍不再檢查和扣截可疑的船艦。譯出電文後,飛送給毛慶祥,轉給了蔣介石。

© 小說閱讀吧, 版權所有

天津每日趣閱網絡技術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