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閱讀吧
打開小說閱讀吧APP
閱讀更多精彩小說內容
目錄
設置
客戶端
國民黨高級將領傳奇國民黨高級將領傳奇
《縱橫》編委會

蔣介石建立空軍的內幕

許念暉

1932年,蔣介石、汪精衛再度合作,汪出任行政院長,宋子文任行政院副院長兼財政部部長,蔣介石以軍委會委員長名義實行軍事獨裁。時值《中日上海停戰協定》簽訂不久,全國各方麵一致提出加強國防建設、首先建立空軍的要求。在這一形勢下,蔣擴大了航空署的組織,以葛敬恩、徐培根為正副署長,同時又派葛兼任中央航空學校代理校長(校長名義由蔣自兼)。葛為浙籍軍人,日本陸大畢業,曾任浙軍第一師師長陳儀的參謀長,北伐期間投降蔣介石,任國民革命軍總司令部參謀處長兼參謀本部次長,因為浙江同鄉的關係,頗為蔣所信任。以上兩職發表後,葛以為自己不是航空人才,躊躇不肯就任。宋子文勸他不要多所顧慮,並且答應在財政上予以支持。航空學校所聘美國顧問裘偉特也為葛打氣說,美國航空署長也不是學空軍出身的。得到這樣的有力支持,葛就走馬上任了。

航空學校設在杭州,美國航空顧問團駐在校中。葛為了工作上的便利,將航空署也設在杭州。當時談不上自造飛機,建立空軍的唯一辦法隻能是向國外訂購飛機;這就首先發生了帝國主義各國向中國推銷軍火的爭奪戰。蔣介石在軍事上本來迷信德國,當興登堡任德國總統時期,已經聘用了以鮑威爾為首的德國軍事顧問團,主持所謂建軍計劃。不久鮑威爾病死,希特勒已上台,改派以佛采爾為首的顧問團來華,人數較前增多,權力更為擴大。蔣處處模仿德國,除在政治上加強法西斯化外,在軍事上無論購買軍火、聘用人才等方麵,主要也傾向德國。但佛采爾是個飛揚跋扈的軍人,不把蔣家軍政大員放在眼裏,引起了大家不滿。宋子文素來親美,竭力主張改聘美國軍事顧問團。蔣既想結交德國,又要依靠美國,於是借口德國合同尚未屆滿,未便中途解約,同意宋以行政院名義,在航校聘用美國教官。隨後以裘偉特為首的美國顧問團就來到了中國。美國顧問團的任務隻是主持航空教育,但帝國主義者對付殖民地、半殖民地國家,就像主人對待奴才一樣,什麼事情都要管,尤其是不肯放鬆推銷軍火。另一方麵,德國軍事顧問團認為他們主持全麵建軍,空軍也包括在內,堅持向德國購買飛機。德、美兩國顧問團矛盾重重,首先表現在德國顧問團介紹購買高射炮的問題上。德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受到《凡爾賽和約》的限製,不準進行軍火生產,於是德國人用借屍還魂之計,在他國設立軍火廠,如瑞典的博伏斯軍火廠、匈牙利的軋買優阿斯軍用探照燈廠,資本和技術人員都是德國提供的。德國顧問團介紹中國在博伏斯廠買進過200多門重山炮,根本不適用於公路不發達的丘陵地帶。航空署防空部成立,又代訂購20門高射炮,亦由博伏斯廠承造,而應該與高射炮配合成套的牽引車和探照燈,卻要分別向德國及匈牙利訂購。當牽引車圖樣送到航署審核時,美國顧問裘偉特發現是農業用的拖拉機,因此用譏諷的口吻說:“這種東西我們美國農村多的是,怎麼可以牽引高射炮呢?”經葛查明,原來高射炮牽引車也在《凡爾賽和約》禁止製造的範圍內,德國顧問認為南京政府一團糟,蔣家不識貨,就想魚目混珠,用改頭換麵的拖拉機來代替它。騙術戮穿後,葛敬恩堅持要退貨,改向英國維克斯兵工廠訂購。同時避免在美國訂貨,以減輕德國顧問團的反感。由此可見蔣介石政權事無巨細,事事都要向帝國主義討好,根本談不上什麼主權國家。其次,中國官吏在訂購軍火上貪圖傭金,你爭我奪,又發生了帝國主義與帝國主義代理人的內部矛盾。宋子文支持葛敬恩上台,目的是在購買軍火上與葛狼狽為奸。宋曾以財政部名義,向美國佛利特飛機廠購買教練機10架,貨到之後,即交與航校使用。裘顧問一看不是自己介紹的產品,心中很不自在,假意對航校副校長毛邦初說:“這批教練機質量是好的,比德國產品好得多,隻是價錢太貴了,你們國家受到損失,我心裏很難過。”原來美國軍火工業由各個係統的金融寡頭分別掌握,互相競爭,傭金也有厚薄。宋子文訂購的教練機,並不屬於裘偉特所指定的一家。同時毛邦初也想染指傭金,不滿意宋子文越俎代庖,把裘偉特的話告訴葛敬恩,並建議徹查一下。葛當即由航署函達美國佛利特公司查對,結果該公司開來的購價與宋開來的價格有20%的差額,顯然那20%被宋中飽了。葛根據佛利特公司來函向財政部提出質問,宋派機要秘書鄧勉臣(鄧在抗戰期間因貪汙案被槍斃)到航署解釋說,美國廠商林立,競爭激烈,早晚時價不同,航署如再向該公司訂貨,價格當然比過去低得多。這種抵賴之詞,既出於“貴戚”之口,此案隻能不了了之。

1932年10月,孔祥熙以“考察實業專使”名義到歐美有所活動,也想在購買軍火上大撈一票。孔到意大利會見了墨索裏尼,經過幾度接洽,購到了大批飛霞式轟炸機,並且延聘了以勞地為首的意大利顧問團來華協助建立空軍。孔同國後對葛敬恩說,建設空軍,已得到意大利政府的支援,財力、物力都有辦法,航署應即擴充為部,並且開門見山地向葛表示,願意自任航空部部長,請葛以首席次長負實際責任。葛不願受孔支配,借口中國航空建設尚無端倪,設署已感多餘,改部實無必要,表示不同意。不久意大利飛霞式轟炸機20餘架運到,航署接收後,經美國顧問檢查,認為“這樣的舊東西,炮管中的來複線都已磨光,如何能用”。於是裘顧問振振有詞地主張退貨。葛敬恩既不能不理美國顧問的意見,又不敢開罪孔祥熙,隻得將經過情形據實向蔣請示。蔣介石表麵說要追究責任,但是以後並無下文。不過航空署改部之說,孔祥熙再也沒有提起過。

葛敬恩在矛盾重重下,不想再幹,於1933年7月,調為浙江省政府委員,航校校長即由毛邦初代理,航署署長以副署長徐培根升任。毛為蔣的內親,曾在莫斯科中山大學肄業。徐出身保定軍官學校,並留德有年,接近藍衣社,自視甚高,平日除對蔣恭順外,一般人都不放在眼中,尤其是看不起軍需係與軍委會管理財務的軍需人員。航空署從熊斌、張惠長的時代起,向外國行家購買軍用品,包括飛機汽油等,都有回傭,結賬時由外國行家送交會計處,全署員司按級分配,久已成為公開的秘密。葛敬恩接任時本想革除此項陋規,但是對於合同未滿的貨款,必須如數照付,如果放棄回傭,徒然便宜外商,因此將已訂合同應付貨款的回傭近2萬元移作航署福利經費,但仍然引起署內員司的不滿。這年11月,蔣介石令航署戰鬥人員遷往南昌,以副署長曹寶清兼任南昌行營航空處處長,徐培根亦到江西指揮空軍屠殺人民。不料從意大利購來的飛霞式轟炸機就像害了癆病一樣,飛不多時,就要大修。有一天一架飛機發生了故障,送往機械處修理,拆卸後尚未興工,晚間突然著火焚毀。起火原因,有說是出於紅軍地下人員的破壞,有說是徐培根在滬投機失敗,虧空公款300萬元,故將飛機焚毀,以少報多,以舊報新,借以彌補虧空。當時曾有人為此事見蔣,主張嚴加查究,蔣被迫下令將徐逮捕,發交軍法處鞫訊。徐在供詞中說到曾挪用航空署葛敬恩任內移交的福利基金。蔣電令浙省府召葛到案質詢,葛抵南昌即被拘禁。直到紅軍離贛北上抗日,南昌行營移設重慶,葛才被釋放。至於徐培根一案,拖延很久,也無下文。

© 小說閱讀吧, 版權所有

天津每日趣閱網絡技術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