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閱讀吧
打開小說閱讀吧APP
閱讀更多精彩小說內容
目錄
設置
客戶端

第四節 巧妙進諫——忠言不逆耳

鬼穀子曰:“方來應時,以合其謀。詳思來楗,往應適當也。夫內有不合者,不可施行也。乃揣切時宜,從便所為,以求其變。以變求內者,若管取楗。”

鬼穀子說:“向君主進言時應合時宜,以便和君主內心的謀劃相吻合。在進言之前一定要事先考慮周詳,進言的內容一定要適應形勢。凡是內容有不合時宜的,就不可以實行,就要揣量切摩形勢,從最有利的地方下手,來改變策略。以靈活多變的形式來爭取你的進言被君主采納,這樣就可以像以門管來接納門楗一樣順當。”

鬼穀子認為,進諫要合乎時宜,就是要既能說到對方的心裏,又要在合適的時機說出來。我們經常說忠言逆耳,那麼,說服的話怎麼聽起來總是不順耳呢?其實就是不合時宜。一般人容易受感情支配,盡管內心有理性的認識,不過依然容易受到反感情緒的影響,於是他們難以聽進忠言。所以,我們在說服的時候,不能僅僅有為別人著想的美好願望,還需要掌握技巧,否則隻會適得其反。

有一次,唐太宗興致勃勃地要帶著護衛和近臣去郊外打獵,剛走出宮門,迎麵碰上了魏徵。魏徵聽說他們要去打獵,對唐太宗說:“眼下正是仲春,萬物萌生,禽獸哺幼,不宜狩獵,請陛下返宮吧。”唐太宗一聽,不高興了:哼,我乃是大唐帝王,擁有天下,就算是打了一些哺幼的禽獸,又能怎麼樣呢?於是馬鞭一指,請魏徵讓到一旁,自己打馬向前,堅持出遊。沒想到魏徵卻不妥協,他幹脆站在路中央,擋住了唐太宗的去路。

唐太宗十分生氣,回到宮裏,見到長孫皇後就說:“氣煞我也!我一定要殺掉魏徵這個老頑固!泄一泄我心頭之恨!”長孫皇後問明事情原委之後,沒說什麼,隻是悄悄回到內室,穿上禮服,然後鄭重地來到唐太宗麵前叩首道:“恭喜陛下!恭喜陛下!”唐太宗一頭霧水,吃驚地問:“何事如此隆重?”長孫皇後一本正經地說:“妾聞有明主才有直臣,今魏徵直言,由此可見陛下英明,所以我才恭賀陛下!”唐太宗一聽,知道這是在委婉地批評自己,於是不再責怪魏徵。

實際上,長孫皇後所使用的進諫方法就是符合時宜,先是順著唐太宗的話說,把原本批評唐太宗的話變成了讚美褒獎的話,這樣自然也就使忠言變得順耳起來,達到了進諫的效果。

勸說是為了對方好,這是根本出發點。所以,要讓對方明白你的一番好意,就一定要謹慎行事,不可馬虎大意,隨便草率。我們在勸說時要保持謙和的態度,語言溫和,不要太委婉,否則別人會誤以為你是在教訓他或假惺惺地同情他。而且,勸說需要選擇合適的場合和時機,最好是一對一,避開耳目,千萬不要當著他人的麵向對方提出忠告,因為這樣做,對方就會受自尊心驅使而產生抵觸情緒。

春秋時代,晉靈公貪圖享樂,派大臣屠岸給他造一座九層的瓊台,他怕有人勸阻,便下令說:“誰敢進諫一律殺頭!”大臣荀息知道後,便來求見晉靈公。晉靈公為了防止荀息勸阻,命武士彎弓搭箭,隻要荀息一開口勸諫,便立刻射死他。

荀息見到晉靈公後,故作輕鬆地對晉靈公說:“我今天來拜見大王,並不敢向你規勸什麼,隻是來給你表演一個特技。我能夠把12顆棋子壘起來,再把9個雞蛋壘上去而不會倒坍。”晉靈公聽了,便叫荀息表演。荀息先把12顆棋子壘起來,再把雞蛋一個個加上去。晉靈公見了,在一旁大叫“危險”,荀息慢條斯理地說:“這有什麼危險,還有比這更危險的呢。”晉靈公問他更危險的是什麼?荀息說:“大王,你造九層高台,弄得國內已沒男人耕地,國庫空虛,一旦外敵入侵,國家危在旦夕,難道不更危險嗎?”晉靈公聽了,這才醒悟過來,立刻下令停止了九層高台的工程。

進諫要合乎時宜,其實就是把話說到對方心裏。案例中,假如苟息直白地說出來,一定會讓晉靈公十分生氣,到時候不要說諫言被采納,估計生命都不保。所謂伴君如伴虎,在現代職場中,上司就相當於我們的君主。假如上司犯了錯誤,不進諫自然會導致他一錯再錯,麵臨失敗的危險。而君與臣是一榮俱榮,一損俱損,君的失敗會影響到臣的前程。所以,向上司進諫一定要謹慎,合乎時宜。

心理支招

假如進諫需要忠言逆耳,那免不了得罪老板,其後果自然是費力不討好。所以,向上司進諫需要掌握一定技巧,假如說話方式、進諫的場合把握不好,不僅不能取得進諫的效果,反而會對自己不利。

© 小說閱讀吧, 版權所有

天津每日趣閱網絡技術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