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閱讀吧
打開小說閱讀吧APP
閱讀更多精彩小說內容
目錄
設置
客戶端

第二節 有的放矢——“迂回”說服的藝術

鬼穀子曰:“事皆有內楗,素結本始。或結以道德,或結以黨友,或結以財貨,或結以采色。用其意,欲入則入,欲出則出,欲親則親,欲疏則疏,欲就則就,欲去則去,欲求則求,欲思則思。若蝦母之從子也,出無間,入無聯,獨來獨往,莫之能止。”

鬼穀子說:“凡是事物都有采納和建議兩方麵,平常的東西都與本源相連接,或者靠道德相連接,或者靠朋黨相連接,或者靠錢物相連接,或者靠藝術相連接。要想推行自己的主張,就要做到想進來就進來,想出去就出去,想親近就親近,想疏遠就疏遠;想接近就接近,想離去就離去,想被聘用就被聘用,想被思念就被思念。就好像母蜘蛛率領小蜘蛛一樣,出來時不留洞痕,進去時不留標記,獨自前往,獨自返回,誰也沒法阻止它。”

在鬼穀子看來,不管是道德、黨友還是財貨,都需要與遊說對象聯係在一起。簡言之,就是要以說服對象為中心,這樣你的說服之術才能左右逢源,才能做到想進來就進來,想出去就出去,想親近就親近,想疏遠就疏遠,想接近就接近,想離去就離去,誰也沒辦法阻止你被上司重用。

其實,人與人之間的相處,無疑是彼此思想的碰撞和交流。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世界上沒有兩個思想完全相同的人,這就注定了交流中會出現不必要的衝突和摩擦。而以說服對象為中心,就要從對方的角度來看問題,多用迂回的說服策略。選擇巧妙地把對方引入自己的思路,按自己的想法說話,那樣自己的意見就能夠輕而易舉地得到對方的讚同,甚至在談話中取得決定性勝利,讓對方甘願支持你。

保爾·裏奇是《芝加哥日報》的著名記者。有一次,幸運的他與胡佛在同一節車廂,對他而言,這是采訪這位著名人物的最好機會。不過他遭遇了一個難題,裏奇有好幾次把話題都轉移到了胡佛最感興趣的事情上,想啟發胡佛說話的欲望,不過胡佛那雙機靈、暗藍色的眼睛告訴他:再多的努力都是徒勞的,我根本不感興趣。裏奇感到很苦惱,自己想給比自己年長且位高權重的知名人士留下一個好印象,不過這位知名人士卻對此一點興趣都沒有。在這樣的情形下,裏奇該用什麼方法達到目的呢?就在他毫無辦法的時候,他靈機一動,想到了一個在新聞采訪中經常使用的溝通策略:對內行故意發表一些外行的錯誤看法,這樣會引發被采訪人反駁的興趣。

於是,當火車正行經內華達州,裏奇望著窗外那些寂靜而淒涼的荒地和遠處煙霧彌漫的群山說:“上帝,沒想到內華達州還在用鋤頭和鏟子進行人工墾殖呢。”聽了裏奇的話,胡佛馬上接著他的話侃侃而談起來。

後來,裏奇回憶說:“正當我想要放棄時,上帝保佑,我對一件事情發表了一些明顯錯誤的看法,而胡佛對這件事是很內行的。”

裏奇正是通過自己的心理策略,故意對一件事情發表了一些明顯錯誤的看法,引起胡佛反駁的興趣,使得根本不想說話的胡佛開始對這件事情發表意見。裏奇確定一個方向,引導著胡佛向自己的思路說話,最終裏奇獲得了第一手的新聞采訪資料,出色地完成了一次采訪。“對內行故意發表一些外行的錯誤看法,以此引發被采訪人反駁的興趣”,這不僅是新聞采訪中所使用的心理策略,也是日常交際中可借鑒的技巧。

美國經濟學家、羅斯福總統的私人顧問亞曆山大·薩克斯,在1939年受愛因斯坦等科學家的委托,企圖說服羅斯福重視原子彈研究,以便搶在德國前製造原子彈。盡管有科學家們的信件和備忘錄,但羅斯福的反應冷淡,他說:“這些都很有趣,不過政府若在現階段幹預此事,看來為時過早。”

羅斯福為表示歉意,決定邀請薩克斯於第二天共進早餐。早餐開始前,羅斯福提出:今天不許再談愛因斯坦的信。薩克斯含笑望著總統說:“我想談一點曆史。英法戰爭期間,在歐洲大陸上不可一世的拿破侖在海上卻屢戰屢敗。這時一位年輕的美國發明家富爾頓來到了這位法國皇帝麵前,建議把法國戰艦上的桅杆砍掉,撤去風帆,裝上蒸汽機,把木板換成鋼板。但是,拿破侖卻想,船若沒有帆就不能航行,木板換成鋼板,船就會沉沒。他嘲笑富爾頓簡直想入非非,不可思議!結果富爾頓被轟了出去。曆史學家們在評論這段曆史時認為,如果當初拿破侖采納富爾頓的建議,19世紀的曆史就會重寫。”薩克斯說完,目光深沉地注視著總統。羅斯福沉思了幾分鐘,然後斟滿酒,遞給薩克斯,說道:“你勝利了!”

薩克斯終於說服了總統,揭開了美國製造原子彈曆史新的一頁。迂回地表達反對性意見,可避免直接的衝撞,減少了摩擦。巧妙地把對方引入自己的思路,使對方按你的思路想問題,這樣一來,對方更願意考慮你的觀點,而不被情緒所左右。因此,薩克斯最終在談話中取得了勝利,也使世界科學開始向前邁了一大步。

心理支招

鬼穀子說,凡是事物都有采納和建議兩方麵,平常的東西都與本源相連接。我們在說服他人時一定要找到對方的切入點,切忌采用直接的方式,而要采用迂回的說服策略。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一係列的觀點和看法,它時刻支撐著我們的自信,同時它也是我們思考的結果。無論是誰,遭到他人直言不諱的反對,特別是受到激烈言辭的痛擊時,都會產生敵意,導致不快、反感、厭惡甚至憤怒和仇恨。這時,我們何不迂回地表達自己的意見,讓對方按自己的想法考慮問題,這樣一來,事半功倍,我們的意見更能被人所接受。

© 小說閱讀吧, 版權所有

天津每日趣閱網絡技術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