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穀子曰:“欲開情者,象而比之,以牧其辭,同聲相呼,實理同歸。或因此,或因彼,或以事上,或以牧下。此聽真偽、知同異,得其情詐也。動作言默,與此出入,喜怒由此以見其式,皆以先定為之法則。以反求複,觀其所托。故用此者,己欲平靜,以聽其辭,觀其事,論萬物,別雄雌。雖非其事,見微知類。若探人而居其內,量其能射其意。符應不失,如蛇之所指,若羿之引矢。”
鬼穀子說:“想要了解對方的內情,就要善於運用模仿和類比的方法,以便把握對方的言辭。同類的聲音可以彼此呼應,合乎實際的道理會有共同的結果。或者由於這個原因,或者由於那個原因,或者用來侍奉君主,或者用來管理下屬。這就要分辨真偽,了解異同,以分辨對手的真實情報或詭詐之術。活動、停止,言說、沉默都要通過這些表現出來,喜怒哀樂也都要借助這些模式,都要事先確定法則。用逆反心理來追索其過去的精神寄托。所以就用這種反聽的方法。自己要想平靜,以便聽取對方的言辭,考察事理,論說萬物,辨別雄雌。雖然這還不是事情本身,但是可以根據輕微的征兆,探索出同類的大事。就好像刺探敵情而深居敵境一般,首先要估計敵人的能力,其次再摸清敵人的意圖,像驗合符契一樣可靠,像蛇一樣迅速,像後羿張弓射箭一樣準確。”
鬼穀子倡導反聽之後的反說之術,其實就是以謬製謬。平時生活中,麵對對方的謬論,我們可以用確鑿的事實、嚴密的論據去反駁,但以謬製謬的方法卻不是這樣,而是用跟對方同樣荒謬的言語進行反擊,這同樣能達到製服對方的目的。用簡單的話來說,也就是當對方說出錯誤的言論時,不要去糾正他,而是順著對方的錯誤言論,推出錯誤的結果。一旦結果呈現出對方麵前時,對方的錯誤言論也就不攻自破了。這種方法的巧妙之處在於,相當於對方主動開口承認自己的言語是錯誤的,對論敵來說,無疑自打耳光。當然,正因為如此巧妙,這一方法才會在辯論中發揮出強有力的作用,讓對方沒有辦法還擊,隻能啞口無言地呆愣在那裏。
朗寧是一名加拿大外交官,1893年出生於中國湖北,其父母是來中國傳教的傳教士。他從小是喝著中國奶媽的乳汁長大的,30歲時朗寧在國內參加省議員競選,其競爭對手努力尋找可以攻擊朗寧的把柄。當他們不知從何處探知朗寧曾喝過中國奶媽的乳汁時,他們覺得自己勝利在握了。
正式競選的那一天,當朗寧發表完競選演說之後,競爭對手齊聲起哄:“朗寧喝過中國人的乳汁,身上有中國血統,我們怎麼可以讓一個具有東亞病夫血統的人當選加拿大的議員呢?”此話一出,全場一片嘩然。
朗寧並不驚慌,他鎮定地走上台,目光掃視一周,聲音洪亮地回答:“我從來不回避小時候喝過中國奶媽的乳汁這個事實,不過按照前麵幾位先生的邏輯,喝什麼奶就具有什麼樣的血統的話,那在座的先生假如喝過加拿大的牛奶,那是否表示你們有加拿大牛的血統呢?如果剛才這幾位說話的先生既喝過加拿大人的乳汁,又喝過加拿大牛的乳汁,那你們是具備人的血統還是牛的血統?或者是人與牛兩種血統的混血兒?”
前排發難的反對派頓時啞口無言,而旁聽席上響起雷鳴般的掌聲。
朗寧的智慧之處在於遭受嘲諷、挖苦的時候,能夠從容應對,不亂方寸,而且坦然承認自己喝過中國奶媽乳汁的事實。既不否認這個事實,更無須為此辯解,然後抓住對方荒謬的觀點推導出更加荒謬的結論,如此峰回路轉,贏得最後的勝利。
楚莊王十分鐘愛一匹馬,這馬穿著華麗綢緞,住著華麗房屋,睡著床鋪,連吃的都是切碎的幹棗。後來這匹馬死了,楚莊王打算用棺材裝殮它,並將它風光大葬。對此,大臣們紛紛議論,都認為這種做法欠妥。不過,楚莊王卻一意孤行,說有誰再為葬馬的事情勸說自己,就會被殺頭,結果沒有哪位大臣再來勸說了。
這時,楚國田的樂官優孟大哭著走了進來,楚莊王感到奇怪,問他為什麼哭。優孟回答說:“這匹馬是大王最喜歡的,就憑楚國這樣大的國家,有什麼事情是做不到的呢?大王卻隻用大夫的禮儀來安葬寶馬,太不上檔次了,大王應該用人君的禮儀來葬馬。”楚莊王問道:“怎麼可以用人君的禮儀葬馬呢?”優孟說:“臣請求大王用雕飾過的玉做棺材,派甲士挖穴,讓老人和孩子背土。齊、趙兩國陪侍在前麵,韓、魏兩國護衛在後麵。廟堂祭祀用太牢為祭品,封給萬戶大的地方作為它的奉邑。”
聽到優孟這樣說,楚莊王覺得又似乎太過分了。優孟眼看勸說的時機成熟,就說:“假如諸侯聽到了這件事,都認為大王您重視馬而輕視人。”楚莊王聽了,立即說:“難道我的過錯到了這樣的地步了嗎?那怎麼可以呢?我該怎麼辦呢?”優孟笑著說:“那就請大王將這匹馬當作一匹普通的馬來埋葬吧,直接在地上挖個坑,用銅鑄的大鼎作為棺材,賞賜一些幹棗,在棺材裏鋪一些木蘭樹的皮,用大紅棗將粳米燉煮了做祭品,將它埋葬在馬的腸胃裏。”楚莊王覺得優孟說得很在理,就按照他說的安葬了那匹寶馬。
楚莊王要給馬辦喪事,這本來就很荒唐,而將馬的葬禮辦得跟大夫的葬禮一樣簡直就是胡鬧。但楚莊王卻不覺得有什麼過錯,因為他太愛那匹馬了,麵對楚莊王如此的決定,大臣們怎敢反駁呢?這時優孟先不指出楚莊王的錯誤,而是順著他的想法,推出一係列結論,讓楚莊王意識到自己的想法是荒謬的,而優孟則達到了“以謬製謬”的目的。
心理支招
通過鬼穀子的反說之術,我們可以知道,以謬製謬的方式隻針對對方的言論是謬的,假如你明明知道對方的言論是正確的,還使用這個方法,那無疑自討沒趣,因為你所推出的結論會證明你的言論是錯誤的。
即使發現對方的言論是極其荒謬的,也不需要說破,而是先假設對方觀點是合理的,然後將對方貌似合理的論點加以引申,推出一個明顯錯誤的謬論。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有力駁倒對方的觀點,這樣的反擊才是大快人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