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穀子曰:“是故聖人一守司其門戶,審察其所先後,度權量能,校其伎巧短長。夫賢、不肖;智、愚;勇、怯;仁、義有差。乃可捭,乃可闔;乃可進,乃可退;乃可賤,乃可貴;無為以牧之。”
鬼穀子說:“所以,聖人要始終把握事物發展變化的關鍵,仔細估量對方的智慧,測量對方的能力,再比較技巧方麵的長處與短處。至於賢良和不肖,智慧與愚蠢,通用性和怯弱,都是有區別的。所有這些,可以開放,也可以封閉;可以進升,也可以辭退;可以輕視,也可以敬重,要靠無為來掌握這些。”
捭闔原本的意思是開合,捭就是撥動,闔就是閉藏。戰國時期著名戰略家、軍事家鬼穀子認為一開一合是事物發展變化的普遍規律,是掌握事物的關鍵。在日常交際中,我們的言語溝通其實就經常會運用“捭闔之術”。當對方處於開啟狀態時,他的心扉是敞開的,對我們是信任的,是不加防備的。我們可以準確地知道對方的真實情感、動機、意願等,而一旦了解了這些真實信息,我們就可以對症下藥,有針對性地運用言語對策,及時應對。
三國時期,曹操與劉備都是深諳捭闔之術的英雄,曾經膾炙人口的“曹操煮酒論英雄”就是雙方捭闔交鋒的經典之作。
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勢力強大。劉備起兵未久,勢力尚弱,為防曹操謀害,便閉藏自己,在後院種菜,以為韜晦之計。
有一天,曹操召見劉備,兩人在小亭旁煮酒暢飲。酒至半酣,兩人遙看天上變幻的風雲,好像神話傳說中的龍一樣奇妙。曹操感歎地說:“龍這種東西,好比世上的英雄。使君啊,你來說說看,當今世上,有誰能夠稱得上英雄?”
劉備問:“袁術擁有淮南,兵廣糧足,算得上英雄嗎?”曹操搖了搖頭,劉備又問:“荊州的劉表、益州的劉璋、江東的孫策,以及張繡、張魯、韓遂等人,他們算得上英雄嗎?”曹操還是不停地搖頭:“這些碌碌無為的人,何足掛齒!”劉備又問:“袁術的堂兄袁紹,虎踞河北,麾下人才濟濟,應該算得上一個英雄吧?”曹操說:“袁紹看上去厲害,其實膽子很小。雖然他有很多聰明的謀士,可他自己卻欠缺一個領導人應有的決斷能力。像他這種人啊,幹起大事來總是不願意付出,見到一點小利益又不顧危險,不算什麼真英雄。”
劉備說:“除此之外,我實在是不知道了呀。”曹操說:“能叫做英雄的人,應該是胸懷大誌,腹有良謀,有包藏宇宙之機,吞吐天地之誌的人。”劉備問:“那誰能被稱為英雄?”曹操用手指指劉備,然後又指向自己,說:“現今天下的英雄,隻有使君和我兩人而已!”
劉備聽到此話,吃了一驚,手裏的筷子和勺子頓時都掉到了地上。這時正好大雨傾盆而降,雷聲大作,劉備才從容地低頭撿起筷子和勺子說:“因為打雷被嚇到了,才會這樣。”曹操笑著說:“大丈夫也怕打雷嗎?”劉備說:“聖人聽到刮風打雷也會變臉色,何況我這個無名小卒呢?”就這樣劉備將剛才的一幕掩飾了過去。
曹操這一番與劉備的捭闔之說,無疑精彩絕倫。席間,曹操多次以言語試探劉備的反應,意欲得到實情,劉備卻十分謹慎小心,始終不以真情流露。後來,曹操經過反複撥動和試探,差一點兒就要成功,不過劉備的閉藏之術畢竟技高一籌,後來終於得以三分天下,與曹操、孫權成鼎足抗衡之勢。
在日常交流中,當對方處於閉藏狀態時,他的心扉是緊鎖的,對我們是不信任的,是加以防備的。我們沒辦法了解引起對方行為和情緒變化的真正原因,隻能靠猜測或主觀臆斷來作出分析,就好像被蒙上眼睛打獵一樣,難以集中目標,若我們不能觸及對方的內心,就難以完成溝通工作。
所以,我們在進行良好溝通的時候,最佳的做法就是讓對方處於開啟的狀態。當對方處於開啟的狀態之時,我們可以閉藏起來,以更仔細地觀察對方的性格特征、興趣愛好、優缺點,觀察對方的情緒變化,喜怒哀樂之情。當然,也可以敞開自己的心扉,和對方進行心與心的交流,用自己的思想去影響對方,用自己的情感去感化對方。總而言之,當對方處於開啟狀態之時,他們便在明處,不管我們在明處還是暗處,都可以比較自如地選擇有效的方法對之進行遊說。
心理支招
我們與對方進行言語交流的時候,最擔心對方閉藏起來,一言不發,什麼都不會說,任憑自己一個人在說,說的又都是一些空洞的大道理,結果對方根本聽不進去,這無疑在浪費口舌,這樣的遊說產生不了任何作用。所以,借用鬼穀子的“捭闔之術”,我們在與人溝通的時候,一定要想辦法讓對方開口,對方說得越多,談話成功的可能性就越大。我們要想辦法揣摩對方的心理,要設身處地為對方著想,尊重他人,理解他人,這樣才有可能使對方對我們敞開心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