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閱讀吧
打開小說閱讀吧APP
閱讀更多精彩小說內容
目錄
設置
客戶端

第三節 進退之術——低調智慧鑄就明日輝煌

鬼穀子曰:“故捭者,或捭而出之,或捭而內之;闔者,或闔而取之,或闔而去之。捭闔者,天地之道。捭闔者,以變動陰陽,四時開閉以化萬物;縱橫、反出、反複、反忤必由此矣。”

鬼穀子說:“所謂開啟,就是或者開啟而展示使用,或者開啟而收納閉藏;所謂閉合,就是或者閉合而采納使用,或者閉合而摒棄不用。開啟和閉合,是天地之間運行的規律。開啟和閉合,是陰氣和陽氣的變化運動,四時節令的開始和終止變化也如同開啟和閉合一樣,可以促進事物的發展變化。事物的離返與複歸都是由開啟與閉合的變化來實現的。”

鬼穀子在這裏所說的“閉合”與“開啟”其實就是人生中的“進退之術”,人生需要不斷前進,偶爾也需要韜光養晦,適時低頭,這不僅是一種隱藏才智、不露真心,暫收鋒芒,靜觀其變,然後等待時機而動的謀略,同時也是一種縱橫捭闔的策略。

人們都說劉備一生有“三低”,這是最著名的人生策略,低調行事,卻奠定了他霸業的基礎。

一低就是桃園三結義。在桃園與他結拜的人。身份都不怎麼樣:一個是酒販張飛,一個是在逃的殺人犯關羽。而劉備身為皇親國戚,是大名鼎鼎的劉皇叔,卻肯與他們結拜為兄弟。但正是這兩位看起來不怎麼樣的義兄,卻成為劉備事業最堅實的基礎,五虎上將張翼德、儒將武聖關雲長,成為劉備的左右手。

二低就是三顧茅廬。當時的孔明不過是未出茅廬的後生小子,劉備卻前後三次登門求見。論身份地位,論年齡,劉備都可以稱得上是孔明的長輩了,卻吃了兩次閉門羹,連關羽和張飛都忍無可忍了,但劉備卻毫無怨言,一點都不覺得自己丟了臉麵。後來,孔明出山了,為劉備勾勒出宏偉的建國藍圖,他自己也成為千古名相。

三低就是禮遇張鬆。張鬆隻是一個賣主求榮,想把西川獻給曹操的人。但曹操因為大破馬超之後,驕傲自滿,幾次避開不見張鬆,見麵了也興師問罪,想要將其處死。而劉備卻不同,他先是派了趙雲、關雲長在境外迎候張鬆,而自己卻在境內迎接,宴飲三日。張鬆深受感動,終於把本來打算送給曹操的西川地圖送給了劉備,這一次,劉備把西川納入了蜀國之界。

有時候,我們也會為劉備的懦弱而暗暗著急,其實我們都錯了,劉備那是表麵的懦弱,卻為自己贏來了蜀國霸業,這就是鬼穀子所倡導的“進退捭闔之術”。世人都說曹操是梟雄,從這裏我們不難看出,曹操這個高傲的狂者。在他有生之年失去了統一中國的最後良機,為司馬懿做了嫁衣;而習慣於低調行事的劉備卻獲得了天府之國的川內平原。劉備是真英雄,沒有一點氣勢的架子,而曹操傲氣衝天、狂態顯露,所以難成霸業。

低調行事是一種品格,一種風度,一種修養,一種胸襟,一種智慧,更是一種處世的最佳姿態。低調行事,可以保護自己不受傷害,還可以與他人建立融洽的關係,還可以暗暗蓄積力量,在不顯山不露水中成就一番偉業。學會低調行事,就是不喧鬧、不造作,不會招人嫌、招人妒,是一種謙虛的態度。即使你有滿腹才華,能力遠比別人優秀,也要學會藏拙,這是一種人生智慧。低調行事,也就是說該說的話,做該做的事。雖然,爭強好勝是事業前進的基礎,沒有上進心,很難爭取到功名,但這樣做既需要精力,更需要費力,最終也不一定得到好結果。所以,低調行事,保持自己的溫文爾雅,在雷厲風行中堅持自己的遠見卓識,在退避三舍中臥薪嘗膽,是你的不會丟掉,但不是自己的,你也爭取不來。

楚莊王當政三年以來,沒有發布一項政令,在處理朝政方麵沒有任何作為。

有一天,一個擔任右司馬官職的人,給楚莊王出了個謎語,說:“臣見到過一種鳥,它落在南方的土山上,三年不展翅,不飛翔,也不鳴叫,沉默無聲,這隻鳥叫什麼名呢?”楚莊王知道右司馬是在暗示自己,就說:“三年不展翅,是在生長羽翼;不飛翔、不鳴叫,是在觀察民眾的態度。這隻鳥雖然不飛,一飛必然衝天;雖然不鳴,一鳴必然驚人。你放心吧,你不一定了解我啊。”

半年以後,楚莊王親自處理政務,廢除十項不利於楚國發展的刑法,興辦了九項有利於楚國發展的設施,誅殺了五個貪贓枉法的大臣,起用了六位有才幹的讀書人當官參政,把楚國治理得很好。不久,楚國稱霸天下。

楚莊王當政三年雖然沒有發布一項政令,表麵上看似乎毫無政績,實則他是在暗暗為日後的崛起做準備,鳥兒不展翅,那是因為羽翼未豐,不飛翔、不鳴叫,那隻是在觀察民眾的態度。楚莊王平時沒什麼表現,實際上都是不顯山不露水,不鳴則已,一鳴必然驚人。果然,韜光養晦三年,楚莊王施行了大的政策,將國家治理得很好,不久,楚國稱霸於天下。

心理支招

進退之術,旨在要求我們懂得低調做人。山峰從來不張揚自己的高度,並不影響它的聳立雲端;大海從來不誇耀自己的深度,並不影響它容納百川;大地從來不炫耀自己的厚度,並不影響它承載萬物。人生在世,我們並不需要高調地張揚自己,炫耀自己,而是需要低調行事。

© 小說閱讀吧, 版權所有

天津每日趣閱網絡技術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