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寫作需要天賦嗎?而我具備這個天賦嗎?這是很多新手寫作者或者想要步入寫作這個行業的人迫切想知道的。
如果有一位老作家對你說:你是一個有天賦的寫作者,你可能從此就會信心百倍;如果有人對你說你沒有天賦,你可能就會立即放棄寫作。
這是由特殊的社會背景所決定的,因為幾乎所有已經成名的作家都是靠自己摸索出來的,很少有人是師承誰,所以久而久之,我們也就不再相信寫作是可以教的,而相信了天賦之說。
天賦之說是具有一定危險性的。當一個人非常相信天賦之說時,就會期望得到德高望重的權威人士對他的天賦進行評估,如果某一天有一個人告訴他,他沒有寫作的天賦,那他可能就會放棄寫作。因為他會覺得,他沒有天賦,所以無論怎麼奮鬥都不可能成為作家。再則,很多人剛開始寫作的時候是沒有機會接觸到名家的,於是他們就在不斷地自我懷疑中放棄了。所以,天賦之說會讓很多本可以成為作家的人與寫作失之交臂。
但是,天賦之說有時也會讓很多人成為作家。比如說我,小學二年級的時候我寫了一首詩歌,我的班主任在課堂上當著所有同學誇我,說我是一個在詩歌上麵有天賦的孩子,於是我為此堅持了十幾年,為我日後的寫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時至今日,回首過去,我明白並非我真的有天賦,隻是我受到了班主任天賦之說的積極暗示。
幾年前,我還在華文翼書當編輯的時候,我們跟網絡文學協會合作辦了網絡作家高級研修班。閱讀集團的某位內容運營高管在研修班上說,他們旗下有500萬名注冊作家,這500萬名注冊作家當中,月稿費收入在1萬元以上的有1萬人。
一個月1萬元的收入,比三四線城市的平均工資水平還要高。但是500萬人當中隻有1萬人拿到這個收入,這個比例實在是太小,被淘汰的人實在是太多,從這點來看似乎真的應了天賦之說。
很多人看到這個比例就開始打退堂鼓,開始掂量自己到底有沒有天賦。而大多數人最後都會認為自己沒有天賦,然後放棄了寫作。
但是,我們忽略了當一群人一起開始寫作的時候,他們的勤奮程度、所接受的寫作訓練和名家的指導、對寫作的方法和技巧掌握等因素,都會影響其職業的發展。那些被淘汰的人可能並不是因為他們沒有天賦,而是他們堅持的程度或者接受的寫作教育不夠。
很久以前我也跟很多人一樣,混跡在起點、縱橫等這樣的文學網站,在QQ群裏跟大家一起交流。我們有一個三百多人的QQ群,大家每天在裏麵交流、碼字。但是到現在,好多年過去了,還在堅持寫作的隻有我跟另外一個人,其他人基本上是放棄了。難道這個群裏的幾百人當中就我跟那個人有天賦嗎?
事實上,那幾百人當中百分之九十九的人都是因為沒有堅持。
他們有的人在網絡上發布了一個作品,寫了兩三萬字,申請簽約沒有通過之後就放棄了。還有的人申請簽約了,但是沒有得到推薦,沒有閱讀量,沒有收藏量,上不了架,也就慢慢放棄了。
這樣的情況你能說他是因為沒有天賦嗎?當然不是!
我講這麼多,其實就是想告訴大家,不要相信天賦之說。
我們很多人沒有成為作家,並不是因為沒有天賦,而是接受了沒有天賦的負麵暗示。於是在寫了一點東西沒有成功後,覺得是因為自己沒有天賦,不相信堅持是能夠成功的,早早選擇放棄自己的興趣和夢想而投身於其他職業。
在國內,那些大咖作家們基本都是靠自己一邊創作一邊摸索出來的,並不是參加什麼培訓班培訓出來的,所以人們往往總是認為寫作是需要天賦異稟的,根本不相信寫作是可以教的。
你想,如果不相信寫作是可以教的,你又怎麼可能會花時間去學習,去認真聽一堂寫作課呢?更別說能克服挫折和阻礙了。
實際上,在國外(如:英國和美國),他們的寫作教學已經開始了半個世紀之久,他們相信任何事情都是可以通過自己的學習而成功的,而非天賦。這也體現了中西文化的差異。
所以,不妨從閱讀這本書開始,我們嘗試改變一下思維:摒棄天賦之說,相信你想要做的事情都是可以通過努力學習來實現的。
當然,我們不得不承認某些人確實是天賦異稟的,天生對語言、對文字就特別敏感。但,這隻占小部分。我們要明白一點,沒有天賦,靠後天學習也是可以做到的。
前麵我們有講過,寫小說/劇本就是講故事,是一門技術活。作家的任務就是要千方百計把一個故事講得精彩動人,讓讀者對它欲罷不能。就像小時候爺爺給你講故事,講到一半爺爺說我們該睡覺了,明天再講,你就纏著爺爺必須講完,不然就會哭鼻子一樣。當你的小說停止更新,你的讀者跟你抱怨你為什麼不及時更新時,這就說明你的小說寫成功了。
也就是說我們學習小說寫作的最終目的就是:寫出一個能夠讓讀者欲罷不能的故事。
那什麼樣的故事才是讓讀者欲罷不能的呢?它為什麼能讓讀者欲罷不能呢?這也是我們這本書要講的重點。
當然,我們需要明白的一點是:並非說讀了我們這本書就一定能夠寫出非常好的、讓人喜歡的故事。
這個世界上也沒有任何一本書或者一個課程敢這樣說。
我們知道,任何一個技術活兒,都不是說你懂了其中原理,就可以把它吃透做好的。
就像是一個木匠,師傅帶著他做一個桌子。在動手之前,師傅會對他說,你要學做木匠,首先得學會怎麼使用鋸子、刨子等這些做木匠所需要的工具。等學會使用這些工具之後,師傅才會教他如何做一個桌子。
那這個桌子我們該怎麼去做?做一個桌子之前,首先我們得知道這個桌子是什麼樣的。你要做的是一個圓桌呢,還是一個方桌,或者是一個帶抽屜的課桌?
想要做好這張桌子,得跟著師傅把做桌子的流程搞明白,搞明白做桌子流程中的每一個原理,比如桌麵怎麼做才既光滑又美觀,桌子腿要怎麼做,抽屜要怎麼做等。
當然,知道怎麼做一張桌子和學會做一張桌子是有區別的,前者是搞明白理論,後者是經過反複實操成功做好一張桌子。
如果你不想拜師學,想靠自己摸索著做,可以嗎?當然也可以,隻是靠自己摸索,你可能會比跟著有經驗的師傅學要多投入好幾倍的時間、精力和耐力,因為你得自己嘗試各種各樣的方式、姿勢去使用刨子、鋸子等工具,此外桌子的結構、比例等各方麵,你都需要去做多種嘗試,最後才能找到正確的方式方法,而且在做成一張桌子的過程中你可能會返工重做,浪費材料、時間。跟著師傅學的話,他會直接告訴你正確的方式,可以少花冤枉時間。
我們學習小說寫作也是如此。要學會寫人物小傳、故事大綱,還得會找切入點、做場景描寫、做人物形象設計、做對話設計等。要反複不斷地去練習、構思,當你能夠把人物小傳寫得足夠深刻、故事大綱寫得很有邏輯性、開頭的切入點非常精彩、場景的描寫很有條理性、人物的形象設計很高明、人物對話設計得也很有意思等的時候,你的作品才會經得起市場的推敲,也才會暢銷。
以上每個步驟,並不是你聽明白了就學會了,而是需要你反反複複地去練習。就像是小時候剛開始上學,一個簡單的阿拉伯數字都需要我們反複寫幾十遍。
既然寫作也是一門技術活兒,練習是必不可少的,沒有人能夠幫你練習,更沒有人能夠幫你寫作。如果有哪個課程說你隻要聽了我的課程之後,不需要練習就能夠寫出很暢銷的作品,那肯定是假的。
那你學習完本書可以學到什麼呢?你可以學習到小說寫作的原理、技術,但這個技術給你之後,你還得不斷地去練習、去使用,在一次次的實踐中提高自己的技藝。
那到底小說寫作需不需要天賦?或者我們應該怎樣來檢測自己有沒有天賦?
我想告訴大家的是,任何一個行業都有人是天賦異稟的,比如做木匠,我一直覺得在這方麵我就是個天才,很多複雜的家具我幾乎看一眼就會做,我從來沒有學過但是我會做書架、書桌、櫃子。但很多沒有這方麵天賦從小一起長大的小夥伴,跟著師傅學兩年就學會了,而且做得比我好很多倍。
寫作也是如此,確實有的人天賦異稟,天生就會講故事,天生就對語言文字很敏感,人家練習十遍,他練習兩遍就會了。可是,大多數人是通過後天的努力練習修煉成作家的。所以不要問自己有沒有天賦,而是要問自己是不是足夠熱愛寫作。如果你足夠熱愛寫作的話,別管什麼天賦,努力學、堅持做就一定會寫出出色的作品!
最後送兩句話給大家:
(1)沒有看一百位作家的書之前,你沒有資格說自己最喜歡哪位作家。
(2)沒有寫三百萬字廢稿之前,你沒有資格說自己有沒有寫作的天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