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小節要講的內容可能會打擊你,甚至讀了這個小節,你可能會放棄寫作。但我還是必須告訴你,你要對學習小說寫作有一個正確的認識。
唯有正確認識才能擺正心態,擺正心態才能長久堅持,長久堅持才能有機會成功。
當然,成功也包括合理的投資回報。
小說寫作的變現,在前期是一個非常緩慢的過程。
因為你今天熬夜通宵寫出來的作品,到明年這個時候都可能拿不到稿費,你寫的有些稿子甚至一輩子都沒辦法變現,會變成廢稿。
我自己就寫過很多廢稿,在以寫作為職業的初期,寫的東西還很稚嫩,雜誌不願意收,甚至網站都不願意簽約,更別談變現了。
當你學會寫作了,你的寫作水平上去了,就不會寫廢稿了嗎?也不一定!
比如,我最近寫的劇本《江湖鼠輩》《勇敢者》等,每一個作品都是我花一年半載的時間構思、修改、打磨的,做市場調研(發給讀者)都說是好作品,不停追問什麼時候能拍出來上映……然而最終因為種種的原因,沒辦法過審核,很遺憾,隻能變成廢稿。
寫作有一個特點,就是需要不斷地寫,你的寫作水平才會不斷地提高。
你第一部作品寫出來了,可能並不那麼好,甚至你覺得很爛,但是經過一邊學習一邊總結經驗,第二部作品一定會比第一部作品好,第三部作品會比第二部作品好……你在不斷寫作的過程中學習、修正,再學習、再修正,你的寫作水平就會不斷提高。
當某天,你的水平到達了某個點,那麼你自然也就成功了。
所以,學習寫作,我們要擺正心態,做好持久戰的準備,要用跑馬拉鬆的心態去對待它。
馬拉鬆運動員不在於起步的快慢,重要的是起步後能否一直保持奔跑的姿勢,並堅持跑到最後。
但是在現實生活當中,我們最常見的是,很多人跑了一半,沒見到終點就放棄了,甚至有的人在最後的幾百米放棄了,導致前功盡棄。
寫作不需要短跑,不需要短時間之內的爆發力,它更考驗的是長久堅持的耐力。
有的人寫了一個月,發現寫不好就放棄了,有的人寫一年,沒寫出可以變現的作品,放棄了。
而那些真正能夠成為大師的人,如像莫言這樣的人,他們在成名之前是寫了很多年的,也寫了很多成品,付出了多年的努力,我們現在看到的他們的書,絕對不是他們最初寫出來的書。在他們發表第一篇文字,出版第一部作品之前,他們已經在寫作這件事情上付出了很多的時間和心血,勤奮耕耘了很久。
莫言說寫作是因為小時候有人告訴他,寫作可以有飯吃,所以才走上了寫作的道路,但是到莫言真的發表作品的時候已經26歲了,成名更是在發表第一篇作品之後的第四個年頭,成名之前他經曆了多少呢?
所以說,如果就寫了一年、兩年,寫了十幾萬字的廢稿,就說自己沒有天賦,這是不合理的。
我的意思是,當你要進入小說寫作這個行業的時候,你一定要做好心理準備,這是一個投資回報比較慢的事業,在靠寫作變現之前你可能需要靠其他方式來養活自己。
在漫長的過程中,可能會有一萬個理由需要你放棄寫作,比如你要掙錢養家、你要輔導孩子學習、你要工作應酬、你要健身運動、你要陪妻子或丈夫、你要參加社區活動等。如果為了寫作而放棄這麼多的生活選擇,你可能會每天陷入糾結中,在漫長的付出沒有回報的過程中,你可能會經常有種看不到希望的感覺,各種因素加起來,久而久之你就會猶豫著要不要放棄,而你對寫作的熱愛程度已經沒法打敗這個過程中的各種糾結及孤獨。
這就是我所說的,寫作不要問自己有沒有天賦,而要問自己是不是足夠熱愛。因為如果我們不是那麼熱愛寫作,遇到各種各樣的阻礙時,可能有一千種理由讓你放棄,卻讓你找不到一個可以堅持寫下去的理由。
要記住一點,那些名家都是從很多次的自我懷疑中走過來的,他們之所以成為名家,是因為他們在遇到一個又一個的困難時,堅持寫下去挺過來了。
很多時候,我們離成功隻有一個“堅持”的距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