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閱讀吧
打開小說閱讀吧APP
閱讀更多精彩小說內容
目錄
設置
客戶端

總是得不到尊重,會降低人的羞恥感

張老師脾氣不好,總愛批評學生。他幾乎每個課間都把班裏調皮的學生叫到辦公室大聲訓斥。久而久之,這些孩子逐漸麻木不仁了,也不像開始時那麼怕他,有的還與他頂撞。而劉老師平時很少批評學生,學生反而對他顯示出敬畏。有一次,他偶爾批評一個學生,雖然語氣不重,聲音不大,被批評的學生竟羞愧地哭了。

我們平時常說“xxx臉皮厚”,但是我們可能不知道,世界上其實沒有天生厚臉皮的人。所謂“厚臉皮”的人,都是由於後天得不到別人的尊重,久而久之,羞恥感逐漸降低,而形成的。這就是“厚臉皮定律”。

心理學告訴我們,每個人天生都是有自尊和羞恥感的。即便是嬰兒,從6個月大的時候,就能識別“好臉”、“壞臉”。大人逗他笑,給他好臉,他會笑;大人橫眉豎眼,大聲吆喝,他馬上會哭。

可見人都有自尊,我們隻有注意孩子的自尊,他才會有羞恥感,“臉皮兒才薄”。臉皮就像手心的肉,如果經常磨它,它就容易形成繭子,以後再磨、再磨,感覺就不敏銳了。

無論是當父母的,還是當教師的,無視孩子的自尊,動輒就當眾辱罵、訓斥,日久天長,孩子就會視辱罵、訓斥為“家常便飯”,不再臉紅,不再害羞,也就是變成了“臉皮厚”的人。那時候,不僅孩子的心靈受傷,你想再影響他,也不像先前那麼容易了。這是多麼可悲的結局啊!

在學校裏,我們會發現,經常挨批評的孩子反而經常犯錯,甚至屢教不改;而那些極少受批評的學生,受到了一次批評,會難為情、內疚好幾天,從而不再犯類似錯誤。上麵張老師和劉老師就是鮮明的例子。

這個對老師適用的道理對父母也同樣適用。

父母都知道,要孩子們反省是很困難的,他們通常這樣指責孩子:“你是怎麼搞的,我已說過了多少次”,這時孩子如有反抗行為,父母又會說:“你這是什麼態度”,然後進行沒完沒了的說教。這些批評的方式很容易讓人厭煩,從而變得越來越麻木。這對孩子的改過和成長是很不利的。

不論是父母、老師對孩子,還是職場上上司對下屬,都要了解厚臉皮定律,對對方以鼓勵和誇獎為主,以批評為輔,同時要注意批評的火候和方法。

人和人之間的互相指責也要小心這個定律的影響。有的夫妻之間,剛結婚的時候相敬如賓。但是過起日子來,鍋碗瓢盆、柴米油鹽的瑣事使他們經常發生矛盾,動輒為一點小事吵架,甚至後來升級為大吵大鬧。

一開始,兩人還覺得怎麼能這樣不文明,但是矛盾卻沒有辦法通過文明的方式得到解決。這樣久而久之,吵架吵得多了,已經不覺得什麼文明不文明了。男人說,這個女人太不講理。女人說,是他把我變成了潑婦。

其實,導致這樣的惡性循環,就是因為兩人缺少足夠的耐心和理解別人的心胸,以及沒有去努力發現交流的藝術。最後兩人潛意識裏都覺得破罐破摔,反正自己就是粗魯的人,我粗魯我怕誰!

我們應該時刻避免“厚臉皮定律”給我們造成的消極影響,也要懂得去尊重生活中的每一個人。

© 小說閱讀吧, 版權所有

天津每日趣閱網絡技術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