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閱讀吧
打開小說閱讀吧APP
閱讀更多精彩小說內容
目錄
設置
客戶端

挑戰自我體現了人自我實現的高級需要

在電視裏我們常看到國外汽車拉力賽的場麵。幾乎在每場比賽的過程中,都有“人仰車翻”的境頭,也都有車手死傷的情況,但是車賽卻年複一年,久盛不衰。還有,西班牙的鬥牛運動舉世皆知,那更是對死亡的直接挑戰,也正因此,具有最強的刺激性。

有很多人對那些強刺激而又十分危險的運動,不以為然,常常發出感歎:何必這樣玩命呢?值得嗎?

心理學家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給我們揭示了這種特殊活動背後的心理原因。

馬斯洛認為,自我實現是人的最高層次的需要。所謂自我實現的需要,是指正常的人都需要發揮自己的潛力,表現自己的才能。隻有潛力、才能充分發揮出來,人才會感到最大的滿足。

馬斯洛說:“每個人都必須成為自己所希望的那種人。”“能力要求被運用,隻有發揮出來,它才會停止吵鬧。”“自我實現的需要就是使他的潛在能力得以實現的趨勢。”這些話的確揭示了人類深層的本性。

人的自我實現的需要在我們日常生活中處處都可以看到。黑格爾舉過一個例子:一個小孩用石片在水麵上扔出了一連串的水圈,他從一串串的水圈中看到了自己的力量而感到滿足和高興。

有人曾經問過不少釣魚愛好者:釣魚中什麼時候最高興、最快樂?他們一致回答:在魚上了鉤把魚提上水麵的時候。按我們的想象,大概釣魚是為了吃魚,為什麼最高興、最快樂的時候不是在吃魚的時候,而是在把魚釣上來的時候呢?這恐怕是因為把魚釣上來,讓釣魚人看到了自己的潛力、才能,從而滿足了自我實現的需要。而吃魚的目的倒在其次,吃魚也可以到市場上去買呀!

人們的本性就是注定要向前發展。如果停滯不前,人會無法忍受。有的人生活表麵似乎平靜,沒什麼變化,其實隻是他的變化我們看不出來罷了,或者他的變化比一般人要小。但人的本性幾乎沒有什麼不同。

世界上許多喜歡冒險的人,就是因為對平常的生活感到太習慣了,沒有新奇感,沒有刺激感,使他們無法振作起來。就是為了追求那種刺激性,人們選擇了許多向自己挑戰、表麵上看似乎與自己過不去的活動。

比如,像比爾·蓋茨等大富豪,掙的錢已經夠他幾輩子花的了,為什麼還要辛辛苦苦、殫精竭慮地工作,在市場競爭中奮力拚殺呢?

說到底,他們無非就是要在自己的活動中實現自己想要實現的價值。這種心理追求是看不見摸不著的,但是支配著許多人的行為,甚至賦予他們激情和韌性。

在解放前,趙一曼本來出身於富裕的家庭,吃穿不愁,如果她像一般的女子那樣嫁個家境相當的婆家,也許就過上了比普通人更加優裕的日子。可是她沒有,偏偏選擇了一條和她的出身似乎很不相符的非常艱難、危險的革命道路。這是為什麼呢?這大概也是一種內心深處自我實現的需求支配了她,就是不以小我的幸福為幸福,而是渴望救國救民,渴望做一番事業。

向自己挑戰,是不甘於現狀的一種表現,是要發掘和貢獻出新的東西。一位哲人說:“評價一個人的成就,不僅要看其提供了多少東西,而且還要看他提供了多少新東西。”提供新東西,有所作為,這正是人們所追求的。奧林匹克體育運動的格言是:更高、更快、更強。更高、更快、更強,就是要提供新的東西。體育比賽為什麼吸引人,關鍵在於它永遠向極限挑戰,永不滿足於已有的成績。

© 小說閱讀吧, 版權所有

天津每日趣閱網絡技術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