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學才是唯一的出路
動亂年代,國難當頭,社會很不穩定,想要出人頭地必須有足夠的本事,能文或者能武才行。原本想著在山坡上種下一片黃果樹,把母親和弟弟妹妹照顧好就心滿意足的褚時健,受堂哥的影響踏上了外出求學的道路。看著母親和弟弟妹妹逐漸變遠的身影,褚時健在心中告訴自己,一定要努力學習。
第一節想起以前的事情
1944年8月,褚時健扛著行李隻身來到了祿豐車站,登上了開往昆明的火車。這不是他第一次坐火車,以前上小學的時候也經常“坐”,隻是這一次感覺有些特別。
坐在火車上,褚時健的腦海裏一邊回憶堂哥那晚在江邊說的話,一邊想象著在昆明富春中學讀書的樣子。車廂裏的他說不清是激動、興奮,還是惶恐、害怕,總覺得心中難以平靜。
人類對於未知的事物永遠存在恐懼的心理。這個在村中上山下河無所不能、無所不敢的孩子王,獨自來到省城昆明心裏也沒了底。想到村民們說昆明非常大,馬路一條接著一條,房子一棟連著一棟,連門麵都是相同的,到時候自己真的迷路了怎麼辦……褚時健一邊胡思亂想,一邊把手伸進口袋裏,摸了摸那張母親交給自己的字條。
褚時健下火車後立即叫了一輛黃包車,黃包車把他拉到了站長家後,他的心才定了下來。
在站長家住了一夜後,褚時健心裏漸漸安定了下來,第二天一大早,他就告別了站長,扛著自己的行李來到了昆明大西門外的龍翔街實習工廠報道,這是學校通知新生集合的地點。
褚時健到那裏的時候還沒有多少人,接待老師告訴褚時健先在這裏等著,人到齊後一起去學校的食堂吃飯。褚時健是一個閑不住的人,他看離吃飯還有一段時間就跟老師說了聲:“我出去轉轉,一會就回來。”說完就走了出去。
走出工廠的褚時健沿著街道朝著一個方向邊走邊看,這樣起碼不會迷路,走到不想走的時候還可以倒著走回來。
盡管褚時健對大城市的陌生早有心理準備,但身在其中時還是很吃驚,沒想到昆明這麼大、這麼繁華。褚時健沿著龍翔街左看右看,看見熱鬧的地方就湊過去。周遭的一切讓褚時健眼花繚亂,不一會兒他還是迷路了。
褚時健隻好站在原地等著老師們過來找他。如果在飯點之前他們找不到自己那肯定要餓肚子了。幸運的是學校裏的校工找到了褚時健,經過這次教訓,褚時健總結出來以後不管去哪一定要找到標誌物,這樣才不會走丟。
褚時健打聽到龍翔街離西聯大學並不遠,出了中學校門往北走就能到,安排好宿舍後他就到聯大找表哥褚時俊。
聯大還沒有開學,不過很多學生已經陸續來了。褚時俊把他帶到了宿舍裏,給舍友們介紹自己的表弟,他說:“我這個表弟的本事很大的,別看他這麼小,他有的本事我都沒有。”看到表哥在這麼多大哥哥麵前抬高自己,褚時健決定在他們麵前露一手,給他們做一頓好飯。
當時大學裏流行玩橋牌,誰輸了就要拿錢出來給大家買東西吃,買點雞腿、豬腳等熟食,再到學校外麵別人家的菜地裏偷摘幾個小瓜、毛豆,就能湊成一頓飯。
褚時健做飯是很拿手的,以前在家母親忙的時候都是他做飯。褚時健讓堂哥他們打著牌,獨自煮夜宵給他們吃。堂哥的同學有的來自北方,沒有見過雲南的乳餅,褚時健就把乳餅切成片煎了。北方的同學不知道這是什麼,吃了一口後連說雲南的蘿卜太好吃了,惹得大家哈哈大笑。
褚時健到昆明後感到一切都很新鮮,下課後經常出去轉悠,以便熟悉新環境。堂哥有時間也帶著他出去吃飯,給他補點營養,有時候還會給他買一些生活用品。堂哥的照顧給褚時健的生活帶來了很大幫助,在成長中堂哥給了他很多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