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閱讀吧
打開小說閱讀吧APP
閱讀更多精彩小說內容
目錄
設置
客戶端

互利性原則,有時是旋渦

若要問這個世界上最難還的是什麼債,想必多數人都會說:人情債!

Z的父親生病住院急需用錢,朋友Y聽說後,還沒等Z開口,立刻就給他轉過去5000塊錢。這讓Z大為感動,畢竟錦上添花的人多,雪中送炭的人少。待父親病好後,Z決定辭掉在外地的工作,回到父母所在的城市工作,Y是他的老鄉,在這個城市有一定的人脈,得知Z要找工作,熱心地幫他介紹關係,甚至還幫他整理簡曆。

看到Y如此殷切地幫自己,Z的心裏大為感動。為了表示感謝,Z特意請Y吃飯,聯絡感情的同時,也聊表謝意。席間,當Z舉杯向Y表示感謝時,Y卻說:“這有什麼呀?大家都是朋友,你要是這麼客氣,那就沒把我當朋友。”隨即,Y又歎了口氣,說:“其實,我也不是什麼太有能耐的人,賺著死工資養家糊口,可咱們認識這麼多年,關係也不錯,我不能袖手旁觀……”此話一出,Z頓時不知道該怎麼接了,心裏卻感到格外沉重。

不久之後,Y主動找到Z,說有事相求。Z從事的是法律工作,Y想讓Z給自己的親戚做訴訟代理,卻遲遲不肯提費用的事。看他的架勢,好像是打算讓Z免費幫忙。Z感到很為難,畢竟訴訟代理一件案子也不輕鬆,他也是拖家帶口的。Y大概看出了Z的心思,突然就把話題扯到Z父親住院的事,還有他幫Z介紹關係找工作的事。一時間,Z糾結極了,他覺得自己沒有辦法回絕Y,若真開口說了心裏的話,簡直就成了“忘恩負義”“自私自利”的人。就這樣,Z妥協了。

有沒有覺得,Y可能早就有讓Z幫忙做訴訟代理的打算,之前所做的一切全都是有目的性的?他沒有給Z回絕的機會,卻也暗示Z說自己做這些事情並不容易。Z欠了Y兩個人情,到了Y提出要求的那一刻,縱然不太合乎情理,Z卻還是為了那兩份人情債,違背了內心的意願,完完全全受製於Y。

為什麼Z會覺得難以拒絕Y的請求呢?

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這場博弈,互利性原則起了很大的作用。人類學家奧萊爾·蒂格爾和羅賓·福克斯認為,互利性原則是人類的一種適應機製,即通過創造一種有效率的社會關係,形成商品互換的模式。

大家都覺得“人情債”不能欠,原因就是社會輿論對於獲得利益卻不回饋他人的行為是持譴責態度的,這樣就形成了一種約束力。沒有人希望在別人眼裏,自己成為一個黑心的牟利者,所以都不自覺地遵照這個原則來行事。當Z遇到Y,這種“無法拒絕”的心理就被利用了,互利性原則就變成了一場不對等的心理博弈。

如果你也跟Z一樣,是互利性原則的遵從者,那麼現在,你必須擦亮眼睛,狠下心腸,對別有用心的殷勤者說“不”!如果有人總是在你麵前述說他為你做過多少事,那麼下一次他再表示殷勤的時候,你不妨直言:“謝謝,這件事情我自己能解決。”

也許,對方最初會表現得很受傷,可試過幾次之後,他就會明白,你根本不吃這一套,以後他就不會再試圖用這樣的方式控製你了。有機會的話,你可以試試看!

© 小說閱讀吧, 版權所有

天津每日趣閱網絡技術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