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論在何處,不論要給誰留下好印象,有一條規則我們需要遵循:努力把自己的本來麵貌很好地表現出來,而不是試圖把自己描繪成一個討人喜歡的形象。說話半遮半掩,行事總刻意追求與眾不同,隻會讓別人覺得覺得矯揉造作不自然。
真實是說話成功的第一步,曾經打敗過拿破侖的庫圖佐夫,在給葉卡捷琳娜公主的信中說:“您問我靠什麼魅力凝聚著社交界如雲的朋友,我的回答是真實。”簡單一點,真實一點,該怎麼樣就怎麼樣,這樣說話才是最打動人的。
有一次,一位記者采訪趙本山,問他為什麼會選擇畢福劍擔任自己小品的搭檔,趙本山這樣說:“老畢是中央電視台優秀的主持人,我看過他的節目,感覺他非常有才華,而且他的節目很自然、不做作,這與我想要的風格也很接近。沒有任何修飾,一切都是自然而然的感覺,很本色,在他的身上看不到條條框框的東西,尺度也能拿捏到位,我很欣賞老畢。”
老畢一直都認為,對於一個主持人來說,最重要的就是“本色”,他一再強調自己是導演出身,自然沒那麼多條條框框,想怎麼說就怎麼說,有時候連標點符號都說不對,這反倒成了一種特色。
他說:“我在台上站沒站相、坐沒坐相,處於一種完全放鬆的狀態,自然有利於隨機應變。畢竟是個娛樂節目,把我架在那兒,穿得西裝筆挺的,人家也肯定不愛看。”
魯迅說:“隻有真的聲音,才能感動中國的人和世界的人;必須有了真的聲音,才能和世界的人同在世界上生活。”在這個越顯喧囂浮躁的社會,虛假泛濫,真實越顯珍貴。因此當你變得更真實,不管好與壞,你都會被理解,被接受。
《世界報》的記者曾采訪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掌門人克裏斯汀?拉加德,采訪時,記者問及他成功的秘笈,克裏斯汀?拉加德想也沒想的便說:“是真實。世界需要真實!”有些人在跟別人交流時,習慣上堆砌漂亮的言語或拚湊毫無意義的內容,過分注重說話的技巧,結果再好聽的話從他們嘴裏吐出來,叫人聽著也覺得虛偽嬌作。
有家電視台播放過一個節目,中國女足在一次足球賽上獲得較好的名次後,記者向運動員問道:“你們得了亞軍後心情如何?你們是怎麼想的?”其中一名運動員不假思索地回答道:“我想最好能睡三天覺!”
這樣的回答讓人有些出乎意料,但它質樸、沒有任何修飾成分,全場頓時爆發出一片讚許的笑聲和掌聲。如果這位運動員“謙虛”一番,講一通“我們還有很多不足”之類的話,可能就沒有如此強烈的反響了。
真實自然的語言雖然是樸實無華的,但卻是最感人的。情深,才可驚心動魄。即使幾句簡單的話,也能引起聽眾的強烈共鳴。
當著名節目主持人李靜被問及,要成為一名知名主持人難不難時,李靜很幹脆的說:“不難”,以平時的角度講,主持人的好壞一般用口才的好壞來評價。李靜表示:“其實所謂口才,在我的理解當中就是把自己內心最真實的想法用語言表述出來。從這個意義上而言,絕大多數人都具備口才的條件。”因為她對自己的口才有自信,所以她覺得不難。
但隨後李靜說:“我主持工作的前八年,自認為不是特別成熟和成功,因為那時的我沒有一點自己的風格。以前,我身邊好多朋友見到我就問,你怎麼上電視那麼傻呀?就會笑,笑容可掬,端莊嫻熟,一點個性都沒有,跟你生活中完全不一樣。於是,在第八年,我仿佛一下子開了竅,原來之前的我並不是真正的自己,我要做回李靜。”
現在的李靜主持節目,基本不再對著演講稿按部就班,而是臨場發揮。“談話類節目的采訪過程中,有的時候你會特別有感覺,你說出來的話,一定是最真實、樸實的話。如果當時我不知道該說什麼,我就說我不知道該說什麼。觀眾會覺得,哦,我也是這麼覺得的。哪怕有些不當之處,可是大家都會理解你。”
李靜一直認為,要麵對觀眾,需要用真實的麵孔,“釋放自己的天性,將自己的自身所具有的真實的情感融入到節目當中,這樣台上台下坦誠的態度才能更好地拉近自己和觀眾的距離。”
唯有真實的表達才能打動人心,李靜就是憑借這一條經驗,一路摸索著成為一名知名度很高的主持人,備受觀眾的喜愛和關注。
一句虛偽的話,說的再情真意切,依舊虛偽;一句真實的言語,說的再白話簡短,卻可以深入人心。當你懂得把自身真正擁有的思想、自身的真實感覺或經驗,整理出來與大家一同分享時,就可以憑借一張嘴來感動、感染身邊的每一個人,哪怕他鐵石心腸。
最真實的表達,包括內容的真實、感情的真實,唯有“真”能直擊人的心靈,勾起別人的惻隱之心、憐憫之心、信任與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