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濟寧官路的邊上栽著一棵千年老樹——古槐樹,枝幹像鐵鑄般一樣堅挺,枝葉繁茂,綠蔭一片。明朝初年時,當時正值戰火紛飛的年代,有一個開國大元帥某公曾在此駐軍,看到樹後就打算把它砍了當柴燒。有一位姓黃的老婦在樹下住宿,年老守寡,沒有子孫。她看到士兵拿了斧子到門前要砍樹,就緊緊抱著古槐痛哭不已,淚珠此時都化成了鮮血,將士們看她可憐,就打消了伐樹的念頭。這天夜裏,婦人夢見一個戴著方巾的少年前來道謝,說:“多謝您的大恩大德,如果不是您的阻止,那我可能被砍了。我願意做您的兒子,日後一定會重重報答您的大恩。”醒來後,老婦時常深情地撫摸著老槐樹,說:“這就是我的後代根哪。”
南京有個姓李的藥店老板,隻有一個獨生女,名叫婉姑,文秀清雅,節操貞潔,性情溫柔嫻靜,雖然平時穿戴很樸素,但女子卻貌若天仙,已經十七歲了,但是還沒找到如意郎君,所以還沒婚配。一天,忽然來了個操著山東口音的秀才,人看上去風度翩翩,自己介紹說姓槐,隨從稱他為相公。他很誠心地備了禮物來拜見,請求寄居在藥店中開業行醫。李老板這才知道他不僅僅是個隻會讀書的相公,還是一個對醫道很擅長的人,很是欣賞就答應下來。槐相公醫術很高明,即使遇上頑症、絕症,隻要他仔細研究後開了藥方撮藥,病人服下後就痊愈了。如果遇上一些瘡癤之類的小病,他隻需按摩幾下,就可以手到病除,不久,就在當地頗有盛名。因此這一帶地方不論窮的、富的、老的、少的、貴的、賤的都稱他為相公,把他當作華佗再世。一年多時間就掙了一千多兩銀子的醫金。後來就和李家合作開業,利潤更是成倍地增加。
槐相公所有的縫補洗滌、飲食起居雜事,全由婉姑操持,所以心中對她很是感激。李老板一次設酒款待槐相公,說:“您也年齡不小了,已經二十歲了,也應該成家了。我有一愛女,就是您常見到的婉姑,您覺得怎麼樣?我想托人做媒招您為婿,我這把老骨頭也可終身有靠。”槐相公聽後趕緊起身拜謝說:“多謝您的賞識,願意把蕙蘭玉人下配不才,老丈對我的恩德真是天高地厚,難以回報。但隻可惜我並非珠玉,恐怕以後會有負於老丈的賞識。”鄰居有位柏舉人,聽說了此事,願做大媒,於是挑了一個正月吉日舉辦婚禮。婚後,槐相公在嶽丈家住了三年,一家子生活和睦融洽,夫妻間也很恩愛。後來嶽丈忽然得病去世,槐相公以女婿身份盡半子之禮,披麻戴孝,悲痛不已,比親生兒子還要盡心。喪事結束後,隻剩下槐相公獨自經營藥店。第二年,婉姑生下一對雙胞胎,真是一對錦秀佳兒,玉樹一雙,夫妻倆的生活更是樂趣不斷。就這樣又過了九年,一天,槐相公忽然對婉姑說:“我本是山東濟寧人,這些年在此生活很幸福,幾乎要樂不思蜀了。可是家裏還有老母,我準備收拾行裝回家去探望,省得她掛念擔心自己。而你現在已有佳兒,有人陪伴,家裏的生活也還算富裕,假使我過了三年還不回來,你就改嫁吧,不要再苦苦等我。”婉姑對相公依依不舍,接著就哭著說道:“夫君住在濟寧的什麼地方?如果來年桃花水起時仍看不見你乘船回來,那我就帶兩兒去濟寧找你。”槐相公說:“好,娘子保重!濟寧城外層曲城南邊官道東麵,有個黃老太搭了間草屋,那就是我的家。”說完,兩人就匆匆告別。互道珍重,就狠心踏上了征途,從此夫妻二人兩地相隔,思念不已。三年過去了,可是不見任何音信,婉姑愁緒萬千,時常求卜問卦,但也總不見槐相公回轉家門。
這時,黃老太已經七十多歲了,年老體衰,窮得快要討飯了。這天晚上,她忽然夢見從前那個戴方巾的少年到來,跪在她麵前,說:“兒子因為出遠門,在外多年所以沒來看您,還您大德,而明天就來報答母親的大恩,還請您在家等候。”第二天,婉姑果然攜帶兩兒,雇了兩隻船,裝了各種雜物和貴重物品來找尋丈夫。來到濟寧市上見人就打聽,人都說:“你是否找錯了?這裏的秀才、文人中沒有姓槐的相公。”婉姑很是失望。不一會兒,婉姑就按著地址找到了黃老太的家門口,在外打聽說:“請問這裏有個姓黃的阿婆嗎?”黃老太答道:“我就是的。你是誰家的嫂嫂,來到我家有什麼事嗎?”婉姑說:“我的丈夫槐相公,三年前分別時,告訴我說他家和您家相鄰,還請您告訴我。”黃老太聽後明白了一切,笑著指指槐樹說:“它就是你的丈夫。”老太話剛說完,隻見有衣帽靴襪從槐樹洞中扔出,婉姑拿起一看,看見上麵有自己熟悉的縫紉的針線痕跡,知道是自己的相公。細細打聽才知道原來槐相公已得道離開,婉姑聽後抱樹痛哭,眼淚滾滾流下,哭得像當年娥皇、女英一樣。黃老太不忍心看此樣子,又將從前夢中之事告訴婉姑,婉姑當即停止啼哭,重新以禮拜見,說:“阿婆既然是我丈夫的母親,那也就是我的婆母,今後願照顧您一生一世。”立即把兩兒招呼到前來,拜見祖母,隨即又從囊中取出萬兩白銀,在槐樹旁購置了很氣派的房舍,侍奉黃老太一起生活。
兩年之後,有一個客商從長安捎來一隻竹箱,說:“槐相公是那兒醫術高超的醫生,救活了很多人,不久前隨高明之士學道上王屋山,就托我捎回茯苓一斤、丹藥一粒回家讓你們服用。”婉姑和黃老太聽了,知道槐相公還活在世上,又是震驚又是高興。她們一家把茯苓和丹藥分著吃了,吃後就見驚奇的變化,黃老太的白發瞬間變黑了,婉姑的容貌更加年輕豔麗,而兩個兒子讀書也更加聰明。後來黃老太活到一百零二歲才去世,生前還看到兩個孫子高中了進士,做了官,光宗耀祖。槐相公的二子後來就跟祖母的姓改姓黃,承繼黃家香火。
我到山東遊曆,剛到濟寧時,就遇見芙蓉生,被邀去逛街,看見古槐樹還在那兒。芙蓉生指給我看,說:“這就是傳說的槐相公。”我好奇地在樹的周圍細細查看了一會兒,隻見樹的周圍都用紅欄杆護著,還配有青石來裝飾,樹著一個高大的石碑,上麵刻著三個大字——“槐相公”。我本以為來來往往經過此地的眾人都看到了此景,可等我到了兗州,和府中那些師爺們偶然說及此事,我說:“樹果真是千年老樹,石碑上的字也寫得十分棒。”大家聽後都感到很奇怪,都說沒看到,認為我在胡說八道。我仍極力描述,但他們都嘲笑我。第二天,我又懷著好奇的心去濟寧,再一次來到古槐樹那兒,見古槐樹還在,可是碑卻不見了,連紅欄杆、青石也都不見了蹤影。回想初來濟寧時所見的,好像一切都是在做夢。於是有人就說:“槐相公是有神靈的,或許他是想假借你的口把他的事跡傳揚出去,所以才把幻象展示給你看。”可到底是不是這麼回事呢?直到現在也無人知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