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閱讀吧
打開小說閱讀吧APP
閱讀更多精彩小說內容
目錄
設置
客戶端
上海微城上海微城
申夢臨

第四章

發源太湖的吳淞江自西向東進入上海,鬆江即因吳淞江得名。唐時初置華亭縣,元時升為鬆江府。生民繁延,百業漸興,明清已成東南都會,並成為當時著名的紡織中心和魚米之鄉。

遠古時期,黃帝統治中原。而吳越依舊是一片蠻荒。相傳其間鬆江一帶河野縱橫,民生凋敝,澇災頻繁,饑饉遍地。江中更有河神作惡,每到春耕秋收時節,河神興風作浪,催動大水四處泛濫。

鄉民苦於災情,於每年八月月明之夜,將一豬、一牛、一羊祭祀河神。無奈河神喜怒不定,田畝一年辛勞,常常毀於一旦。

傳說吳淞當地有三戶貧民人家,農忙時互助幫補,農閑時則結伴江中捕些魚蝦。不料一日河神施虐,正值壯年的三個男子齊齊遇難,家中棟梁倒塌,各家登時舉步維艱,每日裏食不果腹。

三戶家中各有一位幼子,分別名叫金塔、銀劍、青龍。勞壯傾折,孤兒寡母日子更見艱難。所幸鄉間有一老者,手巧善織,每年秋分時節,取蘆荻陳皮,曬幹分絲,編成一種漁具。該漁具圓口方體,狀若草廬,因置於水中,故稱之為漁滬。

那老翁宅心仁厚,心地善良。每將所捕小魚小蝦,悉數接濟身邊貧窮人家,或以漁滬惠贈鄉鄰。三戶孤兒寡母受惠最深,因感念常年救濟之恩,便恭稱老翁為滬公。

那三位幼子漸漸長大,出落成三位英俊少年。金塔長相敦厚,年少老成,行事穩重;銀劍英姿颯爽,俠肝義膽,剛烈勇猛;青龍雖為年少,卻富有智慧,精於謀劃,善於駕馭大局。

傳說大禹治水黃河,巡遊山澤,曾經吳地而至越國,並於吳淞江畔停留三日。那滬公引領鄉親,簞食壺漿,恭迎於前,而三位少年殷勤供奉茶水於後。

眾鄉民欽慕大禹治黃河之大德,心懷敬仰,備盡家中薄糧而進饗,不敢稍有懈怠。

其時境內有三座天然山峰,其一多方石,其一多圓木,最高一峰則多野果。大禹臨行,將滬公並三少年召至野果山嶺,囑曰:“華夏地大物博,卻產稀民饑,時力未濟也。唯其人盡其力,物盡其用,機盡其時,天地和合,方可興盛延綿。”

複謂三少年曰:“少年當強筋骨,壯誌氣,踐於行,謀於遠。為百姓擔責,以天下為任,則我華夏必興盛矣。”乃將降河神、治惡水之要予以麵授,三少年叩首領命拜別。

大禹即行,三少年便於峰頂引火祭旗,祝禱天地。祝禱即畢,鄉民共推三少年以為將,滬公以為謀。眾人共議將鄉勇分成三部,發起了疏浚河道、勇鬥河神的治水之戰。

三少年既有分工,複有合作。那銀劍擅使雙劍,帶領第一部青壯少年衝鋒在前,勇鬥河神,將那河神打得氣勢萎靡,步步後退。

金塔擅使銅鞭,帶領第二部鄉民取方石築堤,取圓木造車,清淤泥,修溝渠,疏浚河道,穩打穩紮,固防守成。

而青龍擅使一柄長槍,帶領第三部左右兼顧,前後呼應。青龍長槍不以瓔珞裝飾,卻以紅旗裹身。

青龍臨陣,指揮時揮舞長槍展開大旗,調度軍民,鏖戰時則將大旗裹於槍身,槍頭如花,寒光閃閃,槍身如龍,遊走翻滾。而金塔、銀劍一左一右,開合騰挪,進退有據。三少年猶如蛟龍出海,氣勢磅礴,攻守兼備。

滬公則調停鄉民,保障後勤,飲食糧草,不絕於道。

經過三年酣戰,吳淞江治理漸成正果,眾人將江中疏浚出來的淤泥堆成六座山坡,合並原有三座天然山峰,以九星之形,久安之義,並為鬆郡九峰。

九峰既成,水患始安。往年歉收的鄉民,終於迎來豐收之年,莊戶始有餘糧。三少年聚集眾鄉親於主峰喜慶餘年,並商議九峰之名。

往年歉收,鄉民多於主峰采野果果腹。今始方有餘年,喜糧食滿倉,果實遍野,眾人嘉慶收成,並議主峰名為餘山,取年年有餘之意。

滬公謂曰:“月盈而虧,虛懷不溢。本地雖稍安足,下遊災澇頻仍,安可自得?始有餘當慮不足,不可忘大禹之訓誡,居安思危,豐而備歉。”

乃議可取餘而思歉,以示誡勉。三少年皆附其議,乃定名為佘山,即餘稍不足也。

眾人乃共議其餘山峰之名,並請滬公定奪。依次議定如下:

南側一峰多有岩石,治水期間取石築堤,河堤堅固,乃定名昆山,意為河道堅固如山嶺之意。

北側一峰多有大樹,治水期間取木造車,即名為鳳凰山。意為築木之所,鳳凰來儀。

以上三峰,為天然之峰,各盛產蔬果、岩石、圓木,概為物盡其用也。

其餘六峰,逐一定名:

清淤期間,因有一厙姓老翁,年已八旬,卻與少壯同修水利,所居側峰定名為厙公山。另有一薛姓村婦,領眾婦弱織衣造飯,往來不輟,其居所在便定名為薛山。兩峰意為人盡其力也。

治水期間頗賴牛馬往來清運,辛苦勞作,待其年老西駕,皆厚葬於東側一峰,定名為天馬山,意為畜獻其力也。

偏西一峰,狀若馬車之橫桁,即名為橫山。與天馬山合有車馬絡繹、往來興旺之意。

另有能工巧匠,於一峰邊修造治水工具、清汙車輛,凡治水工具頗具機巧,所在之處便定名機山。

又因前方治水,後方農耕不息。農務勞作,當合時令,隨季節。春耕秋收,夏作冬藏,時令之重,農耕根本也。故將一峰定名為辰山。意為業有其時也。

九峰之名,對應天地時,人畜物,合為天賜糧果,地產木石,人盡其責,畜獻其力,物有機巧,時當珍惜之意也。

鬆江之所以被稱為上海之根,既有人口溯源的因素,最重要的一點,乃是先人從鬆江沿流而下,整頓水利,變灘塗為良田,培育了農業基礎,使人口逐步聚集,故而有此一說。

滬杭高速在鬆江西有一個出入口名為大港,下了高速出口,迎麵就是光華路,路口處“國家高新技術開發區”的標識,在一片綠意盎然的草地上方整雅致,光華路兩側綠樹茂密,櫻花爛漫。

在路北側光華工業園第三幢廠房外立麵上,寫著“世飛智能”幾個大字,二樓西側的會議室裏,透過磨砂的玻璃門,隱約可以看到幾個人圍在長條形的會議桌邊,會議室裏斷斷續續傳來了激烈的聲音,一股焦慮緊張的氣氛彌漫到了室外。

“這批配件如果要重新生產,按時交貨就沒有可能性了。按合同規定,我們不但要全額退回客戶兩百萬的預付款,另外還要補償兩百萬的違約金!誰來承擔這個責任?”這是合夥人肖啟銘的聲音。

“這批配件試過樣,我也專程去外協廠家檢查過,當時抽檢的精度是在±0.005 毫米之內,為什麼批量過來的誤差達到了±0.01 毫米……”生產總監高令崗的語氣聽起來頗為不安。

“那你說現在怎麼辦,這麼大的損失,你承擔得了責任嗎?”肖啟銘有些氣急敗壞。

“如果抓緊時間重新生產,最快要多少時間?”耿至行無奈中帶著點期望。

“這個精度控製確實有些難度,生產流程也比較長。最麻煩的是,這個是進口材料,而且是特種規格,常規進料環節都要三周左右,最快不可能少於兩周,再要全部重新加工,沒有一個月肯定難以完成,”高令崗在紙上一邊計算著,一邊說著,“但是一個月之後,我們安裝、調試至少還要兩周。”他頓了頓,繼續在紙上勾勾畫畫。

“而現在距離交貨期隻有三周,報廢這批零件,重新生產的話,無論如何是沒有辦法按期交付的。”高令崗給出了最終的結論。

會議室又是一片沉默。

“如果將這批配件安裝上去,對成品的影響到底有多大?能否將就著使用呢?”停頓了少頃,肖啟銘問道。

“最終成品精度等級肯定會下降,但表麵上看不太出來。短暫使用可能問題不大,不過隨著時間的推移,誤差會逐步擴大,到時候會造成什麼結果,就不太好說了。”高令崗回答。

“要不就這樣裝配上去吧,先按期交貨,扛過眼前的難關再說。”對於眼前這個現狀,肖啟銘心想,與其血本無歸不如死馬當個活馬醫。

“這樣做風險太大了,而且對公司日後的信譽也是致命的打擊。”耿至行表示反對。

“現在不是信譽不信譽的問題,”肖啟銘麵有怫色,“現在是公司能不能維持下去,員工們會不會丟飯碗的問題!”

見肖啟銘態度已經很明確了,幾個管理幹部也紛紛開始表態。

“這個客戶我跟了很久,耿總、肖總也多次出麵,好不容易爭取來的,”銷售主管施含薇是一位年輕女孩,她繼續說道,“如果我們違約的話,實在是不好交代。”聲音不大,但語氣滿是焦急之情。

“如果我們要賠償客戶全部損失,”一直緘口不言的財務開口接過銷售主管的話茬,“賬麵上剩餘的資金無法保障公司的正常運轉,本月員工的工資都支付不出。”言畢,她覺得自己剛剛講的話個人情緒過於明顯,為了表示她是出於公心,又補了一句:“預付款都已投入到材料當中,公司自有資金還投進去一大塊,除非一個月內能夠募集一筆資金回來。”

會議室的氣氛壓抑,大家的態度大多傾向於把不合格配件裝配上去,除了尚未表態的高令崗。

“要不大家再仔細思考一下,爭取想想辦法,”耿至行先行起身,結束會議,“看看還能不能有更好的解決方案。”

出了會議室,外麵已是漆黑一片,耿至行轉身來到自己的辦公室,摘下眼鏡,雙肘撐在台麵上,把整張臉都捂進雙手中。

世飛智能科技是一家機器人應用的設備製造公司,核心業務是視覺控製智能機器人,通過機器視覺,控製係統機器人將芯片放置於觸點吻合的指定位置,然後將基礎程序書寫到芯片當中,是芯片製造產業中的後道配套鏈條。

四年前,耿至行開始創業,先是一個人做些控製編程的外單,小有收成後創立公司涉足配套部件的製造。公司初創時隻有三個人,耿至行業務、技術、生產事事親力親為,公司也漸漸有了起色。

一年後,耿至行計劃做成套智能機器人,第一台設備研發完成後,進一步量產時資金缺口較大。在產產品的利潤貢獻有限,新項目無奈被擱置了下來。

肖啟銘是他上一家公司的同事,家境殷實,父母對兒子頗為期待,兩個人在一次偶然機會的交流後,激發了肖啟銘的興趣。二人經過多次討論,肖啟銘決定向父母借兩百萬,投資到這個項目當中,作為合夥人進入了公司。

由於技術上的領先優勢,公司慢慢穩定下來,累積了一定的客戶,總體上在逐步發展當中。三個月前接到的這個訂單,正是公司發展中的一個重大轉折,公司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耿至行也曾親自去各外協廠家盯貨抽查,均沒有發現問題,沒有想到在最關鍵環節上,在最急迫的時間裏,出現了最難以解決的難題!

他用手揉著太陽穴,看著肖啟銘走進他的辦公室。肖啟銘的語氣裏帶著明顯的情緒:“小耿,如果這次事情處理不好,那我們公司就沒有生存的必要了,大家辛苦這一場,最後落得一地雞毛,相信你也不希望看到這一步的。”

“我知道,讓我再想想辦法。”耿至行回答,看著肖啟銘一言不發就轉身出去,他心裏也頗為急躁,一種巨大的壓力壓得他喘不過氣來,望著窗外邊的馬路上孤燈昏黃,樹影飄搖,他腦子裏空空蕩蕩的,卻又逼著自己提起精神,麵對當前這個生死攸關的危機。

早上,窗外剛蒙蒙亮,淩晨才少睡了一會兒的耿至行就已經睜開了眼。創業之初,為了節約支出,耿至行在辦公區的一個十幾平方米的值班室裏放了一張沙發床,過上了以廠為家的日子。盡管幾年來生產慢慢穩定,但公司資金一直捉襟見肘,加上常常加班到深夜,生活又比較單調,耿至行也就一直沒有在外麵租房。

一晚上的思考,也沒有其他可能的解決方案,眼下隻有和客戶溝通一下,看能否把交貨時間延期一些。即便是在貨款上損失一些,也遠比終止訂單損失小。

對方聽說是世飛的總經理來電,態度十分熱情。在簡短客套了幾句之後,耿至行語氣盡量自然地問道:

“我們有一批配件出了問題,質量檢驗時沒有達到標準,可能需要重新加工,您看咱們交付的日期能不能稍微延一延?”他惴惴不安地說。

“這個不行的,耿總!”對方一口回絕,態度堅決,“這已經是我們所能給到最寬限的日期了,不是我們不同意,而是我們也同客戶簽訂了協議,你違約,我也就違約了,這樣我們會很難看的。”

“噢,好的,明白了。那我們再想想辦法。”耿至行不無失望。隨著電話掛掉的“嘟—嘟”聲,他內心感覺又多了一塊沉重的石頭。

現在不僅僅是自己違約的問題,還牽涉到客戶違約。當時他曾多次出麵與對方總經理溝通,對方出於對他的信任,給了這個單子,而現在由於他的原因,使對方也陷入風險之中,他深感壓力巨大。

肖啟銘聽過客戶的態度後,更加堅定了要將不合格零件安裝上去,先行交付的決心。

“這樣做隱患太大了,”耿至行站起來,“日後一旦產生問題,肯定砸了我們自己的信譽,畢竟我們是科技型的公司,以後的路還很長呢。”

“兄弟,你現在講信譽?還以後的路很長?我們如果這一關過不去,還有以後嗎?”肖啟銘看著他冷笑道。

“企業當前是麵臨比較大的風險。可是如果我們明知配件有問題,還繼續裝配發貨的話,那我們一直所宣傳的誠信原則就變成自欺欺人了。也違背我們強調的做人做事的道理,以後我們怎麼要求員工用誠信來做事,怎麼交代一直堅持的企業經營原則呢?”耿至行直直地說道。

“原則?道理?”肖啟銘也努力控製著情緒,“你也聽到了,即使現在投入生產,也不會有太大的問題,等這個難關渡過了,我們再找機會彌補。

“最重要的是,我們需要活著,如果公司都死了,跟誰講原則?

“大家都是真金白銀地投進去,誰也不想打水漂,是不是?”肖啟銘連珠炮似的一句接著一句。

肖啟銘的這幾句話,給了耿至行很大的壓力。盡管他說的是大家真金白銀投進去,但實際上項目擴大時,真金白銀拿出來的是他。耿至行除了原來公司裏的部分積累,一部分靠的是技術股。所以這句話的言下之意,耿至行自然是聽得明白的。

接下來的幾天,耿至行不斷地和材料商、加工商溝通聯係,同時發動不同部門的人員四處尋找,看其他廠家有沒有同樣的可替代的配件,無論價格如何加碼。

公司內部的壓力也日漸加強,肖啟銘已經指令開始安裝工作了。

“要不我們幹脆把事情原委說明,告訴對方這個情況,先降低品質交付,以後給他返回替換?”耿至行和肖啟銘商量。

“當然也可以,但是如果你挑明了,本來還能先交付的,也可能變得交付不了了。放在明處,事情肯定會變得更難辦。

“也就是說,說不定想蒙混一下的機會也沒有了,”肖啟銘頓了頓說,“那可真是自己把自己架到死路上了。”

“但是客戶也是急著生產交付的,哪怕次品率高一點,損失畢竟有限,我們來承擔就是了,客戶也很有可能會接受的。畢竟他們也等著這批設備。”耿至行說。

“你要想明白,不說可能可以正常交付,有問題,也可能不是馬上發生。說了,也許就真沒有機會了,你說,說了的目的是什麼呢?為了什麼呢?”肖啟銘說道。

“我覺得心安一些,不說就真的是蒙混了,說了至少是大家共同解決問題,我們可能會損失一些企業的信譽,但至少還能保留著為人的信譽。”耿至行依然堅持著。

“那你的意思是,寧可犧牲公司利益,也要保留個人清白咯。”肖啟銘反問道。

耿至行有些壓抑,他知道這樣的討論他始終是處於弱勢的地位,但他也不想輕易放棄。他語音幹澀地說:“要不我還是向客戶再爭取一下吧。”

他走到辦公室,把采購部門、技術部門、銷售部門的十來個員工全部召集到了一起,分頭安排:

“采購部門的同事,再和材料供方協調一下,看看能不能提前拿到材料,如果不行,看一下他們給其他廠家供貨的,有沒有可能勻一部分材料給我們,哪怕規格尺寸大一點,浪費一點,盡力找一找。

“技術部門幾位同事,你們去查一查各種零配件供貨平台,看有沒有同類的配件可以替代使用的。隻要精度能達到,以最快速度采購一些,不論價格。

“銷售部門各位,你們看下有沒有認識的同行或者相似的廠家,尋找相同的配件。如果有的話,不管價格高低,爭取借過來或者買過來。

“技術部門馬上把圖紙和要求發給各位,大家共同努力,謝謝大家了。”

安排完相關工作,耿至行回到辦公室,內窗的一側正好可以看到車間的生產現場,這一批產品已經在緊鑼密鼓的安裝當中。他沉重地打開電腦,輸入一個個關鍵詞搜索網上的信息。

雖然做了安排,但他自己也知道完成的難度非常大。機械行業配件規格多,型號複雜,而他們的設備從材料到尺寸都是非標準件,要找到替代品無疑是大海撈針。但現在即便是大海撈針,那也得努力撈一撈了。

搜索了半天,打了十多個電話,始終也沒有找到一絲有用的信息。臨近下班時,他打電話給高令崗。

“第一台設備大概什麼時候能安裝完工?”

“大概還有十來天就差不多了。”

“這樣吧,你讓安裝人員加加班,爭取在一周內安裝完成,程序這邊也還有幾個地方需要完善,我來改進。”

© 小說閱讀吧, 版權所有

天津每日趣閱網絡技術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