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閱讀吧
打開小說閱讀吧APP
閱讀更多精彩小說內容
目錄
設置
客戶端

兩次就醫,收獲的隻是對疾病的探索

我先是2010年12月底帶母親去了中醫藥研究院,後是2011年4月份帶母親去了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兩次就醫,並沒有解決實際問題,收獲的隻是對疾病的探索。

先說中醫藥研究院的就醫經曆。

到了醫院,我對分診台的護士說:“我媽時不時會心慌氣短,而且健忘特別厲害,該掛哪個科室的號?”

護士:“心慌氣短掛心血管科,健忘掛腦病科。”

我:“你的意思是,要掛兩個號?”

護士:“你先掛心血管科吧,把所有症狀給大夫講清楚,看大夫怎麼說。”

於是,我掛了一個心血管科的專家號。

經過漫長等待,在上午11點半左右,叫到了我們的號。這是一位老大夫,表情嚴肅,不苟言笑。他讓母親陳述病情,母親隻能陳述個大概,我趕緊上前做了補充。大夫聽完陳述,開始給母親把脈,量血壓,聽心跳,開單子。他一邊開單子一邊說:“去做個心電圖,下午2點半以後拿著結果來找我。”

“下午我母親還用來嗎?”我問。

“不用了,你來就行。”

一切按大夫要求行事。下午3點,我把心電圖結果呈給了大夫。大夫看了看結果,說:“確實有問題,但不是太嚴重。”

我有點蒙:“什麼問題?”

“心肌缺血。”

“可心電圖上隻顯示了竇性心律異常,並沒顯示心肌缺血啊?”

“這個不會直接顯示,是根據波段判斷的。”

我點點頭:“那您看,該怎麼治療?”

“我開個方子,你去藥房抓十五服,吃完過來複診,調方再吃十五服,基本就沒事了。”

大夫開始開方子。這時,我忽然覺得不對勁兒——健忘,大夫咋不提母親健忘呢?

“大夫,我媽健忘得厲害是咋回事兒?”我直接問。

“健忘是由心肌缺血引發的大腦供血不足所致。”

“我聽不大明白。”

大夫暫停了開方,望著我,單手比畫著說:“打個比方,心臟就像一個泵,現在泵出問題了,血供不到頭上去,供不到頭上就會造成大腦供血不足,大腦供血不足就會引發腦萎縮,腦萎縮就會導致健忘。”

我被腦萎縮給嚇住了,禁不住問:“腦萎縮是不是老年癡呆?”

“兩碼事!”大夫說,“這是兩個不同的概念,一時半會兒給你解釋不清楚。”

“噢……就是說,隻要把心肌缺血治好了,健忘也就治好了,對吧?”

“是的。”大夫剛說完這倆字,馬上又改口:“不能說治好,隻能說改善。所有人的記憶力都會隨著年齡增長而逐漸消減,這屬於自然規律。您說是不是?”

我連說兩個“是”,覺得大夫對母親病情的分析挺有道理。甚至,我心裏還有一點小興奮:終於找到母親的病根了!

不過,當大夫開方開到一半時,我又在尋思:針對健忘,是否應該再帶母親去腦病科看看?

我把這想法道了出來。大夫聽了,有些不悅,停下筆說:“可以啊。”

我解釋道:“我不懂,隻是征求一下大夫您的意見,看有無必要?”

“有無必要——作為醫生,我不敢給你說這話。你得自己定。”

氣氛略顯尷尬。

過了一會兒,大夫語氣有所緩和道:“我們常說‘心腦血管疾病’,為什麼把‘心腦’放在一起?說明二者聯係非常緊密,對不對?”

大夫雖然沒有直說,但潛台詞很明顯。我也明白,看病最忌諱的就是不信任醫生。於是我說:“那就不去了。大夫,您開方吧。”

下午回去,我把情況向父親和二哥做了彙報,兩人都認為大夫講得有道理。尤其當父親說“大夫講得有道理”時,我便更堅信大夫講得有道理了——畢竟父親也是一名鄉村老中醫。

結果母親吃完十五服藥,基本沒有什麼變化。複診後,大夫說:“這是慢性病,再吃十五服。”第二個十五服吃完,依舊沒變化。恰逢過年,這事兒也就擱那兒了。

後來我曾這樣想過:假如當初向分診台護士講母親病情時,顛倒一下順序,先說健忘再說心慌氣短,護士是不是就會建議我掛腦病科?如果掛的是腦病科,又該是怎樣的結局呢?

且說年後,我們誰也沒有再提是否繼續給母親看病,直到3月,母親的鬱鬱寡歡再次浮出水麵,同時還新增加了一種症狀——頭痛。

鬱鬱寡歡時,母親會一邊唉聲歎氣一邊抹眼淚。問她為什麼哭,她也答不出所以然來。

頭痛時,母親會用手捂著頭,一副怨恨的口氣,要麼私下對我說,要麼當著父親的麵對我說:“我這頭痛,都是你爸年輕時候一巴掌扇我頭上,把我給打的。”父親每每聽見,總是滿臉烏青,一言不發。母親的這種論調,我不認為是正確的,但從側麵佐證了她和父親婚姻生活的不和諧。

我把母親新出現的情況說給二哥聽。二哥認為母親的鬱鬱寡歡是在城市裏憋的。

我覺得二哥的想法是在不知道母親病根的情況下的一種主觀臆斷。我說:“媽在老家時鬱鬱寡歡,我們說是因為孤獨;現在在鄭州還鬱鬱寡歡,你又說是憋的。怎麼解決這個問題?”

二哥說:“要不,等天氣再暖和點,四五月份,你帶爸媽回老家小住幾天?”

“行,那就小住幾天吧。”

接下來,聊到母親頭痛時,我倆意見倒是很一致:換家醫院,再帶母親看看。

於是,2011年3月底,在回老家小住之前,我帶母親去了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這次,我沒有谘詢分診台,而是頗有主見地直接預約掛了腦病科的專家號。

以下便是在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的就醫經曆。

為母親診病的大夫五十多歲,麵目和善,說話柔和。他對母親說:“大姐,說說,你咋了?”

母親似乎挺喜歡這位大夫拉家常式的開場白,笑著回答:“我呀,上不來氣,忘性大。”

“能不能說詳細點?”

“詳細點……”母親突然不知道該怎麼說了,扭頭望著我。

我說:“大夫,要不我來補充一下?”

“可以。”

難得遇見一位有耐心的大夫,我把能說的情況幾乎都給說了一遍。

大夫聽完,問我:“中醫藥研究院的那個心電圖單子帶了沒?”

“帶了。”我把單子從手提袋裏翻出來,遞給了大夫。

大夫看了看,說:“這心電圖不足以證明你母親患有心肌缺血啊。”

“啊?”我有些意外。

大夫把單子向我這邊移了移,指點著說:“竇性心律不齊很常見,可以忽略不提。你母親主要問題在這裏——T波異常。生理性因素和病理性因素都會導致T波異常。”

“什麼是生理性因素?什麼是病理性因素?”

“生理性因素,指的是情緒方麵;病理性因素,指的就是疾病。”

不知為何,我對這位大夫的好感度突然倍增。我問:“那,大夫,您認為,我媽這個屬於生理性因素還是病理性因素?”

大夫沉吟了一下,說:“我先把下脈。”

給母親把完脈,大夫又沉吟了片刻,說:“先去做一項檢查吧,核磁共振。做完了咱們再詳細聊。”

大夫心很細,開單子的過程,抬起頭看了看牆上的掛鐘,說:“你們現在就去做,下午3點能取結果。帶著結果再來找我。”

“下午我母親還用來嗎?”我問。

“要來!”大夫言簡意賅,語氣篤定。

不由自主地,我想起了之前在中醫藥研究院就診時的那名大夫。一個說母親下午不用來,一個說母親下午要來,比較之下,我自然更喜歡後者。

我領著母親去做核磁共振。隻見昏暗而又壓抑的長廊裏,靠牆擺放的兩列連體椅子上差不多坐滿了人。排上號後,在漫長的等待中,母親始終表現得非常安靜,很難看出她究竟在想什麼。

我注視著母親,心裏莫名湧起一絲傷感:曾經那個愛說愛笑、性格好強、我深深依賴的女人,似乎再也找不回來了。

下午3點,檢查結果如期出來了。診斷一欄裏寫著:“腦白質內異常信號,考慮腦白質脫髓鞘;輕度腦萎縮。”

大夫看著報告單,表情有些凝重。過了好久,他才說:“你母親的種種症狀,可能就是脫髓鞘表現出來的。”

“大夫,脫髓鞘是什麼意思?”我首次聽說這個無比陌生的醫學術語。

“髓鞘是裹在神經纖維外麵的一層膜,脫髓鞘——這個太專業了,你可能比較難懂。”大夫頓了頓,“這麼說,髓鞘就像裹在電線外麵的一層絕緣體,現在絕緣體老化了,開始脫落,不再絕緣,於是就出現了漏電。漏電,就會造成一係列紊亂,比如頭痛、抑鬱、乏力、健忘、心慌氣短等等。”

“我媽為什麼會患上脫髓鞘?”我很吃驚。

“這也正是我感到費解的。一般來說,六十五歲以上老人出現脫髓鞘情況比較多,但你母親今年才五十六歲。”大夫思索了片刻,“你母親什麼學曆?”

“學曆不高,小學二年級沒上到底。”

“有沒有中毒、缺氧的經曆?”

“應該沒有。”

“頭部有沒有受過外傷?”

“也沒有。”

不想,一直安坐一旁的母親突然接腔說:“咋沒有?我這病就是你爸年輕時候給我打的,一巴掌扇過來……”她情緒激動地比畫著。

我很尷尬,一邊勸慰母親,一邊對大夫解釋:“我爸媽……性格不太合。”

大夫淺笑了一下。

好容易安撫住母親,我又問:“那輕度腦萎縮呢?”我對“腦萎縮”這個詞比較敏感。

大夫的表情又回到了凝重狀態,他看著報告單,既像是對我說,又像是在自言自語:“輕度腦萎縮跟脫髓鞘一樣,都不是你母親這個年齡應該表現出來的症狀啊!”

大夫居然也拿不準了!

我隨口追問:“輕度腦萎縮會不會是心肌缺血引起的?”

“引發腦萎縮的因素非常多,心肌缺血隻是因素之一。如果你有疑慮,可以做冠狀動脈造影檢查,冠狀動脈造影能夠準確地判定你母親是否真的患有心肌缺血。隻是這項檢查比較貴,得三五千塊錢,還要先辦理住院才能檢查。這個,你自己把握。”

我拿不定主意,便說:“我出去打個電話,征求一下家人的意見吧。”

“可以。那我就先給下一位病人看著,你打完了再進來。”

我分別給父親和二哥打了一個電話,結果他倆都認為不必要做,至於為什麼不必要,他倆沒說原因。嫌太貴,還是懷疑醫生的判斷不準確,不得而知。

不過,到了2013年11月,母親還是在第一人民醫院做了冠狀動脈造影檢查,結論是:心臟沒有任何毛病。

這也算佐證了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大夫判斷的正確性吧。遺憾的是,這名大夫不知道母親為什麼會患“脫髓鞘”和“輕度腦萎縮”,其所開兩個療程的中藥,母親吃完跟沒吃還是一個樣。

在這名大夫給母親診斷時,我腦海中曾閃過一念:“要不要問他,母親的這種健忘是不是阿爾茨海默病?”但終究還是作罷了。至於為什麼作罷,我也說不清楚,或許“隻是當時已惘然”吧!

三年多後,母親在第一人民醫院正式被確診為阿爾茨海默病,經主治醫師科普,我方知道,原來脫髓鞘與阿爾茨海默病之間存在著必然關係!

© 小說閱讀吧, 版權所有

天津每日趣閱網絡技術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