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閱讀吧
打開小說閱讀吧APP
閱讀更多精彩小說內容
目錄
設置
客戶端

第二章 症狀加劇

一些被蒙蔽的問題和細節

凡是過往,皆為序章。

2010年10月,我和愛人回到了鄭州。二哥如向嶽父保證的——包在他身上了——那樣,提前謀劃好了一切。

在說二哥的謀劃之前,我有必要先講一講他本人的大致情況。

二哥大學畢業後,來到鄭州,先是打了兩年工,然後憑借過硬的文字功底,通過競聘成為報社的一名記者。幾年來,二哥的發展稱得上四平八穩,穩中有升。二哥還有個雅好:喜歡古玩,尤其名人字畫。於是,2008年,他悄悄在古玩城開了一家字畫店,以此作為副業。

2010年9月,二哥又將字畫店從古玩城搬到了城南路,店麵也擴大了兩倍。他走這步棋的時候,正是給我打第二個電話建議我回鄭州發展的時候。我猜想那時候二哥已經想好了:假如我回鄭州,就讓我到字畫店去做他的幫手。

我並沒有猜錯。當我把確定要回鄭州的消息告訴二哥以後,二哥很快向我挑明了這一點,並提前在字畫店附近的小區為我租下了一套兩居室房子。

回鄭州,我和愛人沒有同行。因為鄭州這邊所租的房子需要花大力氣收拾,所以我打頭陣,國慶節先回來,從打掃衛生到添置生活用品,直到用半個月時間完成了入住前的準備工作後,才於21日迎來了愛人。

26日,父母被我接入新家。

這是父母第一次跟著我們小兩口過日子。起初他們無比拘謹,就像是到了別人家裏做客,吃飯睡覺都小心翼翼。不過很快,這種局麵就出現了轉變。必須說,這一切都要歸功於愛人,因為她性格好,始終對父母和顏悅色,令他們放下了心理包袱。

父母在我這裏,正式開啟了養老模式:每天除了吃飯、下樓曬太陽、看電視、睡覺,其他什麼都不用幹。所有的活,都讓我和愛人包攬完了。

我的日常:早上做早餐,上午去字畫店,中午回家做午餐,下午去字畫店,晚上回家做晚餐。

愛人的日常:白天上班,晚上拖地、洗衣服。

以上算是新生活的概況。說完概況,該說母親個人了。

母親入住新家後,她的鬱鬱寡歡因不再孤獨而暫時消失了;至於心慌氣短與健忘問題,則可以分別用兩個成語來概括:時隱時現和若隱若現。

先說時隱時現的心慌氣短。

這種情況每隔十天半月會爆發一次,具體表現為:想長吸氣、長呼氣,好像缺氧一樣。每每此時,父親總會動作嫻熟地衝上一包“穩心顆粒”給母親喝。這藥似乎挺神奇,母親往往喝完不久就會恢複正常。

看似神奇的背後,是我深深的疑惑:穩心顆粒是一種每天都要服用的慢效藥物(一月為一個治療周期),母親為何總是在症狀顯現時才服用?難不成這種慢效藥物還兼有速效功能?

我向父親表達了自己的疑惑。父親這樣回答:“去年縣醫院診斷你媽的心慌氣短是由輕度心肌缺血引起的,推薦讓喝穩心顆粒。這藥以前是每天都在喝,但因為比較貴,在老家也不太好買,所以喝著喝著,就變成現在這種形式了。”

話題就此停住,但疑惑在我心中揮之不去。後來,隨著一次又一次地帶母親去各大醫院就診,我才像剝洋蔥一樣慢慢解開這個疑惑:原來母親的心慌氣短不是由輕度心肌缺血引發的,它居然是阿爾茨海默病所表現出的一種抑鬱症狀!當然,鬱鬱寡歡也是如此。從那一刻起,我開始真正意識到:阿爾茨海默病,並不是大多數人想象中的簡單的癡呆病,其每個發展階段,所表現出的症狀都是不一樣的。

問題來了。好奇者會問:既然心慌氣短不是由輕度心肌缺血引發的,那為何你母親喝完穩心顆粒後會有立竿見影之效果?

我的推測是:自我暗示,或心理作用。

再說若隱若現的健忘。

母親在新家裏,由於基本沒有讓她幹任何家務活,所以也發現不了她有什麼諸如忘放鹽、找鑰匙之類的問題。但還是能夠看出,她在做某件事情時會反應慢一點。比如:刷牙時會拿起杯子想一會兒才去擠牙膏,擰水龍頭時往往記不清哪邊是熱水,哪邊是涼水,等等。

除了固有的心慌氣短和健忘,我還發現一個新細節:母親從來不跟父親一起看電視。

我問母親:“媽,你為什麼不跟我爸一起看電視?”

“電視有啥好看的!”

“前幾年你可是很愛看電視的啊!”

“前幾年是前幾年,現在就覺得沒意思。”

當時我想,不看就不看吧,這大概也說明不了什麼問題。但此時此刻想來,問題真是大極了——母親之所以不看電視,很可能是因為已經看不懂劇情了。

那時候,看著母親的種種表現,我會想:是不是早些年家裏經濟困難,生活水平差,以致母親營養不良,身體虧損嚴重,才導致了今天的症狀?如果真是這樣,以後跟著我住,吃好點,興許就能補回來了呢。

人大都有盲目自信的毛病。正當我盲目地認為自己這種想法有可能是正確的時候,母親卻突然出現了新狀況。

© 小說閱讀吧, 版權所有

天津每日趣閱網絡技術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