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閱讀吧
打開小說閱讀吧APP
閱讀更多精彩小說內容
目錄
設置
客戶端

刻骨銘心的“浪子回頭”路

總之不管如何思考,我認為自己都必須回鄭州。

我雖為叛逆之子,卻非不孝之子;當夢想與孝道產生衝突時,我隻能讓夢想給孝道讓路。

可是回鄭州,說起來簡單做起來卻艱難。書吧+酒吧,忍著賠錢的心痛直接轉讓掉就行了,這個決心是能下的。主要是,我不再是單身。我要走,愛人會跟我走嗎?我沒有這種自信。

我來自農村,一無所有地娶了一位城市女孩,現在又要求女孩跟著我回去盡孝——這種想法未免太天真,也太自私。況且,女孩是獨生女,她也要盡孝,憑什麼跟我回去?

連續幾天,我心亂如麻、一籌莫展,不知如何跟愛人開口講這件事。愛人看出我有心事,主動問我,我才把情況告訴了她。

愛人聽完,沉思了一會兒,說:“你是怎麼想的?”

我說:“我想回去,但是……”

“但是什麼?”

“但是,我得征求和尊重你的意見。”

“盡孝是應該的。既然要回去,那我們就回去吧。”

我愣住了,沒想到愛人這麼幹脆。

“不過,”愛人說,“這畢竟是一件大事,還是要跟我爸媽商量一下。”

“那是當然。”我連忙說。

那天我在外麵,愛人回家向父母挑明了該事。不想這事對嶽父母震動很大,尤其是嶽父,情緒很激動,當即表示不同意。經愛人給我電話轉述,嶽父大致意思如下:

首先,在這邊有吃有喝有房住,回去一切都得從零開始,我看不得你們受苦;其次,在哪裏都能盡孝,魯非可以把父母接到武漢來照顧,我們願意予以經濟幫助。

從嶽父的反應裏,我猜測出:嶽父其實是舍不得女兒從他身邊離開。後來嶽母告訴我:嶽父確實是這樣想的。但在當時,嶽父並沒有直接說出這個理由。

我對嶽父的激動情緒表示理解。人要學會換位思考,假如我處在嶽父的位置,我相信自己會有一樣的反應。

嶽父站在自己立場,所言合情合理,尤其他提議讓我把父母接到武漢來照顧,此等大義,令我萬分感動。隻是,感動歸感動,這種大義,於我而言,卻是有些吃不消也行不通。

吃不消在於:我無法做到過度透支嶽父母一家的善良。

行不通在於:古語“橘生淮南則為橘,生於淮北則為枳”,一樣道理,我父母生於北方農村,到北方城市鄭州生活,已經有些水土不服,若進一步來南方城市武漢居住,肯定會更加無法適應。另外,這時候的我,還沒有意識到阿爾茨海默病的可怕,後麵十年的殘酷人生經曆,會讓我明白根本就無法接父母來武漢。

可能有人會想:你嶽父未必真有此大義,或許這隻是他舍不得女兒離開的借口。

若真有人這樣想,那可真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嶽父為人處世,向來都是口心一致;他雖然是舍不得女兒離開,但他的這種“大義”,也同樣是發自內心。我可以用兩個例子來說明。

第一個例子。前麵說過,我家裏還有個爺爺。爺爺於2009年5月去世,享年九十二歲。他生命的最後兩年多時間,是在床上插著尿管度過的。

記得爺爺剛臥床的時候,我才從麗江到武漢沒多久。那兩年多,為了減輕父母照顧爺爺的壓力,我頻頻往返於武漢和老家之間,每次在老家一待就是一個多月,其間我甚至學會了幫爺爺換尿管。

我的行為感動了嶽父。在我和愛人領結婚證之前,他對愛人說:“魯非既有夢想,又有孝心,此人可嫁。”

第二個例子。在我和愛人回鄭州的第二年,嶽母退了休;第五年,嶽父也退了休。嶽父退休後,不止一次委婉地表達過,如有需要,他願意和嶽母一起來鄭州,在我所在的小區租房住,替我們帶娃做飯,減輕我們的壓力。當然,我怎麼可能會答應他呢!

由於嶽父不讚成我和愛人回鄭州,我一時不知道該怎麼與他溝通,索性就一直躲在外麵回避他。大概過了三天,嶽父忽然又同意我和愛人回鄭州了。至於他為何改變主意,原因至今不得而知。我隻記得他說了一句話:“魯非,我又認真想了想,既然你們已經決定要回去,那就回去吧。”

另外,嶽父改變主意後,私下還給我二哥打了個電話,委婉表達了希望二哥能對我和愛人回鄭州後的生活予以關照。二哥信誓旦旦地表示包在他身上了。

© 小說閱讀吧, 版權所有

天津每日趣閱網絡技術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