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肥原在天津活動,不止是勸說和威逼溥儀北上,還製造了兩起暴亂事件。關東軍又尋找借口,以援救駐紮在天津的日軍為名,越過遼河,把矛頭指向遼西重鎮錦州。
進攻錦州,是日軍預定的作戰計劃。日軍付出慘重代價,從馬占山手裏奪得了齊齊哈爾,已無北顧之憂。本莊繁派混成第四旅團偵察東北軍在錦州附近的陣地,同時派飛機支援地麵部隊。日軍在白旗堡繞河一帶與東北軍發生戰鬥。由於中國政府已向國聯提出劃錦州為中立區的建議,日本政府對國際輿論有所顧忌,當天下午命令關東軍停止進攻,日軍撤回遼河以東。
但是,野心家的顧忌是短暫的。剛過十天,日本陸軍大臣就改變了主意,命令關東軍攻占錦州。經過二十天的準備,日軍兩個師團和兩個混成旅團,在飛行隊支援下,向錦州發動進攻。錦州守軍得不到支援,將領又缺乏守土抗戰的決心,第二天就開始撤退。1932年第三天的早晨,守軍全部撤出錦州,當天下午6點,日軍幾乎是兵不血刃地占領了錦州,隨後迅速占領了山海關外的整個遼西地區。
日軍在進攻錦州的前期戰鬥中,遇到了遼寧抗日義勇軍的激烈抵抗。這是東北第一次打起抗日義勇軍旗幟的隊伍,是由遼寧省警務處長黃顯聲和沈陽市警察局督察長熊飛組建起來的。他們在日軍占領沈陽後,指揮公安騎兵總隊,策動偽軍兩個旅反正,然後收拾被日軍重金收買的遼西土匪淩印清的部隊,將淩印清處死。
接著,他們又去收拾為日本人收編土匪的張學成。這個張學成,是張作霖的親侄子,他組織了漢奸隊伍“東北自衛軍”,為日本人攻打錦州。對於張少帥的堂弟指揮的這夥偽軍,榮臻等人都感到棘手。
黃顯聲卻堅決地說:“誰投降日本做漢奸,都應當消滅他,張學成也不能例外。”
他們向坐鎮北平的張學良請示。張學良支持黃顯聲進剿,明確指示抓獲張學成“立即正法處決,以遏亂源”。公安總隊馬上出動,在高山子一帶殲滅了這股匪軍,把張學成當場擊斃。
接著,公安總隊向錦州且戰且退,然後與東北軍一起,沿大淩河一線布防,阻止日軍進攻錦州。
錦州淪陷後,中國正規軍陸續經山海關撤退到關內,日本關東軍便派出第二十師團,把黃顯聲的義勇軍作為主要打擊目標。
日軍這個師團有一名中佐,名叫古賀傳太郎,十分凶悍,被關東軍吹噓為“戰無不勝的名將”,率領著一支本莊繁認為“攻無不克”的騎兵聯隊。古賀的騎兵侵占了錦西縣城,揚言要將這一帶的義勇軍“一舉蕩平”。
一天早晨,古賀派出一支三十人的部隊,到錦州師團部領取彈藥給養,縣城隻留一個排,他自己率領七十多名騎兵向城西一帶“掃蕩”。黃顯聲的義勇軍獲得情報,在古賀必經的道路上設下埋伏。
上午10點鐘,古賀的騎兵耀武揚威地到達龍王廟附近的狹窄路口,義勇軍開槍射擊。日軍遭到突襲,無法展開,一時人仰馬翻,古賀當即中彈死亡,隻有十幾個日本兵逃進縣城。
下午,義勇軍在錢塔子屯嶺下預設埋伏,等候著古賀派往錦州領取給養的那隊騎兵返回。日軍進入伏擊點,義勇軍開火打擊。附近村莊的一百多名老百姓,拿著鍬、鎬和鋤頭跑來參戰,把日軍重重包圍起來,將他們全部殲滅。
義勇軍兩次伏擊古賀的部隊,消滅六十多名日軍,基本上殲滅了古賀騎兵聯隊,日軍大為震驚。古賀中佐的死,引得關東軍發出哀歎:“實為滿洲事變以來最大的悲慘事件。”
日軍為了報複黃顯聲的義勇軍,出動步兵、炮兵、騎兵、裝甲兵和飛行隊,進行連續不斷的“討伐”。黃顯聲把遼西相繼出現的各路義勇軍編成二十二路,合編成東北民眾抗日義勇軍,總共六萬多人,部隊愈戰愈勇。這支義勇軍一直堅持戰鬥了一年多,直到日軍侵占熱河與長城各口以後,才陸續潰散。
1932年秋天,張學良將黃顯聲的部隊改編為騎兵第二師。長城抗戰開始不久,黃顯聲便率部出關對日軍作戰。後來,他被張學良派往武漢任第五十三軍副軍長。他和日軍在漳河前線打了一場硬仗,還將武器送給八路軍。他與周恩來多次接觸,堅定了抗日必勝的信心。當他被迫脫離第五十三軍,準備離開武漢時,國民黨特務機關將他密捕,先後關押在貴州的陽朗壩集中營和重慶的渣滓洞、白公館,1949年11月,他被國民黨特務秘密槍殺,終年五十三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