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閱讀吧
打開小說閱讀吧APP
閱讀更多精彩小說內容
目錄
設置
客戶端

“九一八”,日寇的屠刀指向沈陽。

1931年9月18日之所以沉重地載入了史冊,因為它承載了日本關東軍的陰險和蠻橫,承載了中國最高軍事當局下達的不抵抗侵略的可恥指令,承載了東北軍將士的含憤撤退和東北中國居民的悲慘遭遇。

這一天,事變發生在夜晚,發生在夜幕掩蓋之下。

在這個許多人疏忽了戒備的夜晚,身負守土之責的東北邊防軍司令長官張學良,大病初愈,不在軍營,也不在東北,而是在關內的北平,帶著夫人於鳳至和趙四小姐,坐在前門外中和劇場,觀看梅蘭芳表演的京劇《宇宙鋒》。代理司令長官張作相,也不在軍事崗位上,前一天回錦州家裏為父親治喪去了。副司令長官萬福麟也是暫住北平。至於總參謀長榮臻,也在前一天為父親祝壽,大擺宴席,賓客盈門,仍然餘興未消。

沈陽,這座駐紮著東北邊防軍總指揮部的城市,當日軍潛伏在黑暗中張開血盆大口的時候,沒有高級指揮官在這裏坐鎮。就連駐守沈陽的第七旅旅長王以哲,這一天也不在軍營中。

然而,設在大連的日本關東軍司令部,已命令部隊整裝待發,軍鋒所指,沈陽首當其衝。早在這一年4月,日軍已將適應在寒冷地區作戰的多門二郎第二師團調到了東北。不久,又密令守備隊向蘇家屯和沈陽一帶集中。兩門二百四十毫米口徑的攻城重炮,被日軍分解,裝進貌似棺材的木箱,從旅順秘密運送到沈陽的日軍兵營。日本還從本土增派了一個師團進駐朝鮮,準備隨時渡江到中國作戰。

沈陽在夜幕下沉睡著,關東軍在沈陽北郊實施醞釀了將近一年的陰謀。他們選中的地點,距離東北軍駐紮的北大營約三華裏,是個林木叢生、沼澤密布的荒涼村落,名叫柳條湖。一隊日本兵悄悄開到柳條湖村附近的南滿鐵路線。深夜10點20分,轟然一聲巨響,他們炸毀了一段長一點五米的路軌。日軍設計得天衣無縫,鐵路炸斷了,卻並不影響列車安全通過,快速的列車隻傾歪一下就過去了。隨後,日軍開始賊喊捉賊,指控中國軍隊破壞南滿鐵路,襲擊日本守備隊。

疏忽警備的中國軍人中,有個人還是清醒的。日軍炸斷鐵路之前,東北軍主力第七旅參謀長趙鎮藩正在營內巡查。不知為什麼,他有一種將要出事的預感。一年來,日本關東軍屢次在東北製造事端,駐紮沈陽的日軍,甚至將沈陽城門和第七旅駐地北大營當作攻擊目標進行演習。王以哲和他多次將這些情況密報張學良,但少帥每次傳達蔣介石的命令,都是“不抵抗”三個字。軍官們為了貫徹上峰的指示,收繳了士兵們的槍械,統一鎖在庫房。大敵當前,邊防軍卻先把自己的手腳捆起來,趙鎮藩心裏怎麼會塌實?

晚上9點鐘,全營熄燈,趙鎮藩躺下了,又爬起來。他睡不著,就去檢查崗哨。這時,他聽到南滿鐵路方向傳來一陣沉悶的爆炸聲。

“什麼響聲?”他問身邊的官兵。

沒有人知道。

不一會兒,他聽到營區北麵傳來槍聲,越來越激烈,夾雜著日本兵的大呼小叫。值班連長向他跑來,氣喘籲籲地說:“報告參謀長,日本人!正向我們攻擊,怎麼辦?”

趙鎮藩腦子裏閃過一個念頭:他的預感靈驗了!這時,他反而鎮靜下來,立刻發布命令:“把槍發給弟兄們,進工事還擊!”

值班連長應聲而去。這時,從日軍設在南滿車站大和旅館的炮兵陣地發射的大口徑炮彈,開始一發發落地爆炸。北大營裏,被槍聲驚醒的七千名官兵都跑到院子裏來,炮彈的爆炸使他們極度恐慌,營內亂成一團。

趙鎮藩回到旅部,讓人接通了榮臻的電話。

“參座,”趙鎮藩向榮臻報告,“日軍突然向北大營發起了進攻。一發發炮彈落在營院裏,怎麼辦?”

“你們采取了什麼措施?”榮臻的聲音裏充滿了驚惶。

“我已命令弟兄們進工事抵抗。”

榮臻不置可否。他不敢自作主張,放下電話,令人給北平的張學良發報。

中國軍隊在等候命令,日本關東軍卻按照預謀實施了發動戰爭的每一個步驟。他們在爆炸鐵路之後,連夜向沈陽增兵,進攻北大營和沈陽城垣。深夜11點半,日軍占領了北大營的西北角,第二天清晨5點半完全占領了北大營。

東北軍的士兵們群龍無首,見日軍衝進軍營,驚恐萬狀。日本兵見人就用刺刀紮,赤手空拳的東北軍亂成一團。趙鎮藩又給榮臻打電話,榮臻已經接到不抵抗的指令,便在電話裏對他說:“不準抵抗,把槍放在庫房裏,挺著死。大家成仁,為國犧牲。”

趙鎮藩說:“把槍放到庫房裏,讓敵人任意屠殺,恐怕不易辦到!”他見情勢緊急,決定利用日軍前進遲滯的間隙,從南北兩麵出擊,

以掩護部隊由東麵撤退。趙鎮藩後來回憶了當時的無奈:

第七旅的大多數軍官和廣大士兵都是英勇的,他們奮不顧身地抗擊著裝備優良、人數眾多的日軍的進攻,他們還不知道國民黨政府已經給他們的長官下了可恥的不抵抗主義的命令,因此,他們一麵反擊敵人一麵問:“兄弟部隊為什麼不前來增援呢?”“我們的飛機為什麼不起飛參戰呢?”及至撤出北大營,他們還很關心地問:“我們幾時反攻回來呢?”

東北軍放棄了北大營,也沒有在沈陽城內進行抵抗。日軍分三路向沈陽發起進攻。第一路首先攻入兩個公安分局,然後將商埠的南市場全部占領。第二路進攻商埠北市場,將那裏的警察繳械,並且占領了郵政局。第三路分別進攻大小西邊門,首先包圍警察署,接著包圍憲兵總司令部、東北邊防軍司令長官公署和省政府等重要機關,將他們包圍的東北軍隊、警察和憲兵統統繳械。

一夜之間,日軍完全占領了沈陽城,本莊繁的關東軍司令部搬進了沈陽。上百名無辜市民死在關東軍的屠刀之下。關東軍大肆劫掠中國的公私財產,連張學良的公館也遭洗劫。素有“東方克虜伯”之稱的沈陽兵工廠、迫擊炮廠和火藥廠等中國第一流的軍工企業,落到了日本關東軍的手裏。兩百多架飛機、三千多門火炮和十多萬支槍,頃刻間成為日軍的戰利品。

遼寧鳳城縣人黃顯聲,當年三十七歲,是一名有心抗日的警官。他在北大營槍聲響起時,就打電話報告遠在北平的張學良,請示如何對付日軍。張學良要他通知各警察機關:如果日軍進城後索取槍支,可以無條件地交械。

張學良是在嚴格地執行蔣介石的命令。就在幾天前,蔣介石曾邀張學良到停在石家莊站的專列裏談話。他說:“最近獲得可靠情報,日軍在東北馬上要動手,我們的力量不足,不能打。我考慮隻有提請國際聯盟主持正義,和平解決。我這次和你會麵,最主要的是要求你嚴令東北全軍,凡遇到日軍進攻,一律不準抵抗。”

不過,在“九一八”這天,張學良接到日軍進攻的報告後,倒是沒有怠慢,一夜之間,十幾次發電報請示南京政府。蔣介石十幾次複電,下令不許抵抗,要東北軍把槍架起來,把倉庫鎖起來,一律點交日軍。蔣介石一再重申:為了避免局勢進一步惡化,必須堅持不抵抗原則。張學良和東北軍的大多數部隊,包括沈陽的警察,忠實地執行了這個命令。

© 小說閱讀吧, 版權所有

天津每日趣閱網絡技術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