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閱讀吧
打開小說閱讀吧APP
閱讀更多精彩小說內容
目錄
設置
客戶端

83

太平軍攻占湘陰,成為一代名臣左宗棠再次出山的契機。這個契機,就是左宗棠在湘陰失去了立足之地。

從年初開始,一個又一個令人驚心的消息傳到湘陰白水洞,弄得左宗棠坐立不安。

1854年1月15日,江忠源戰死廬州。1854年2月12日元霄節,太平天國西征軍攻克黃州,新任湖廣總督吳文鎔戰死。四天後,太平軍再克漢口與漢陽,隨即南下進攻湖南。2月27日,太平軍攻克嶽州。五天後,太平軍占領湘陰。

太平軍一直在向左宗棠逼近,現在終於來到了他的家門口。從縣城逃出的難民經過白水洞,對左宗棠喊道:“快跑吧!長毛貼了布告通緝你,還說要進山搜捕!”

左宗棠本是一個窮書生,若要劃成分,無疑是洪秀全的階級兄弟。可是他一時心軟,答應了張亮基,指揮清軍守住了長沙。此後一發不可收拾,打垮了一大批造反派,於是就成了洪秀全搜捕的對象。太平軍視他為眼中釘、肉中刺。

左宗棠感到了恐懼。太平軍的到來,威脅到他的自由和生命,威脅到他的老婆和孩子。

與事無涉,與世無爭,已經成為不切實際的幻想。他不能耽溺於虛擬的超脫,而坐視血光之災到來。他必須有所行動。

幾天後,左宗棠寫信給曾國藩的幕僚劉蓉,開始給湘軍大帥出主意。他請劉蓉務必轉告曾國藩:如果湘軍從湘江東西兩側同時北上攻擊太平軍,必獲大捷。

這封信剛剛送出,太平軍已離開湘陰,進克距離長沙僅五十裏的靖港,並派兵繞道西行,攻占寧鄉。但是,左宗棠的提議還是得到了重視。前麵說過,曾國藩派靖州人儲玟躬率部增援寧鄉,駱秉章則派王錱率所部前往湘陰。

3月11日,儲玟躬戰死寧鄉,但其所部將太平軍擊退,而王錱也在靖港擊敗了太平軍。太平軍以為湘軍主力大舉反攻,驚慌之餘,全部撤退。

曾國藩用左宗棠之計擊退了西征太平軍對湖南的第一次攻擊。他見左宗棠心已動了,在湘軍從衡州大舉出兵時派人送信,邀他出山。左宗棠猶豫了一陣,還是婉言辭謝。

左宗棠已經打算出山了,但他不想跟著曾國藩幹。在給胡林翼的信中他說出了真實

的想法:“滌公才短,麾下又無勤懇有條理之人。”

在左宗棠還在選擇出山的途徑時,好友王柏心也來信勸他出山建功立業,功成後再學張良歸隱。信中附詩一首:

武庫森然鬱在胸,歸來雲壑暫從容。

人從方外稱司馬,我道山中有伏龍。

多壘尚須三輔戍,解嚴初罷九門烽。

何當投袂平妖亂,始效留侯訪赤鬆。

4月5日清明節,駱秉章第三次派使者攜幣前往白水洞,敦請左宗棠出山。左宗棠知道自己已無法置身於戰亂之外,感念駱秉章一片至誠,隨來使赴省城,再次進入湖南巡撫的幕府。

從此以後,左宗棠就再也沒有歸隱山林的機會了。

駱秉章的三顧茅廬,野史有一個版本,講得頭頭是道。

話說駱秉章第一次派人去請左宗棠,空手而回。他便親自微服私訪,來到左宗棠家,也沒能說動臥龍出山。他回到長沙,心想:此人才高八鬥,脾氣太牛,看來勸是勸不動了,隻能設計賺之。想到這裏,他高喊道:“來人啦!”

“巡撫大人,有何吩咐?”

“馬上帶一隊人馬去安化的小淹,把陶桄給我抓來!”

“所為何事?”

駱秉章笑道:“綁票!”

兩天後,一封快遞從長沙送到白水洞,郵差是個衙役。左宗棠接過來一看,原來是女婿陶桄寫來的信函。信中說:嶽父大人,小婿被巡撫駱大人抓到了長沙,快救救小婿啊。駱大人說長沙戰局危急,官紳應該有錢的出錢,有力的出力。陶家世受國恩,又是富戶,理應為省城的官民做出榜樣,我必須在五日之內籌集十萬兩銀子交給官府,以供軍需。嶽父大人,你是知道的,陶家哪裏去找這十萬兩銀子啊?嶽父大人若不出手相救,小婿這回就死定了。

“好你個駱秉章!”耿直的左宗棠怒道,脖子上青筋直暴,“還真是沒有王法了,堂堂朝廷大員,想要銀子,竟用上了黑道的手段!我左宗棠還怕鬥不過你?老薑,備馬!”

左宗棠風風火火地趕到長沙,一頭闖進巡撫公署。隻見駱秉章慌慌張張地跑了出來,一把握住左宗棠的手,上下直搖晃。

“兩次請先生都沒請來,老夫隻好用計將先生賺來了!”

“陶桄呢?”左宗棠連忙質問。

“嶽父,我在這裏!”

不知什麼時候,陶桄已站在駱秉章身後,衣著光鮮,神采奕奕。

“女婿,累你受苦了!”

“嶽父何出此言?駱大人客客氣氣地把小婿從安化請到長沙,好酒好菜招待我。他出於一片至誠,要小婿給您寫信求救,嘿嘿,嶽父您果真來了。”

“臭小子,你也跟著算計你嶽父!”

左宗棠知道自己上當了,但他恨意全消,感念駱秉章求賢若渴,出自肺腑,於是答應做他的師爺。

這個段子既像小說又像戲劇,而左宗棠的書劄中隻有駱秉章“再三招之”的記載,三顧茅廬的說法是更接近事實的。不過這個段子也並非憑空捏造,《駱文忠公自訂年譜》中有一段記載,證實左宗棠確曾陪同女婿到長沙捐款,而且就是那時被駱秉章留下的。

上年冬,左季高先生自武昌回湘陰,屢次函請到省幫辦軍務,不就。四年三月同婿陶桄到省捐輸,極力挽留,始允入署襄辦,仍不受關聘。

野史講過了,還要交代一句:左宗棠第二次到湖南巡撫公署正式報到上班的時間是1854年4月5日, 鹹豐四年三月初八日。

左宗棠跟曾國藩一樣,是靠鎮壓太平天國起家,因此人們很容易忽略一個事實:他對打內戰其實並無很大的熱情。內戰在廣西爆發前後,他既沒有像江忠源、胡林翼、羅澤南、王錱、李續賓那樣積極地團練鄉勇,也沒有如曾國藩、胡林翼一樣主動向當道者貢獻計謀(他給胡林翼的忠告隻是朋友之間的討論)。從他的上述這段經曆看,1852年,當張亮基請他出山來輔佐自己保衛長沙時,他曾猶豫再三;1853年,他離開張亮基從武昌回鄉,駱秉章請他當師爺,他又一再推脫,同時拒絕了江忠源和曾國藩請他領兵出戰的邀請。從他此後的經曆看,他在出山後的前八年,盡管他有帶兵的機會,卻並未如許多湖南書生一樣領兵打仗,而隻是充當了湖南巡撫的師爺。左宗棠不願在內戰中出山,你可以理解為草根寒士清高擺譜的矯情,也可以理解為諸葛亮對劉備有無誠意的考驗,但更好的理解方式是從正麵入手:左宗棠就是不大願意去打太平軍。

左宗棠是個不折不扣的軍事奇才,他不大情願參與鎮壓洪秀全造反的內戰,那麼他願意投身怎樣的戰爭呢?隻要看一下他四十歲以前的經曆,就已經有了答案:他渴望參加抵抗外國侵略的衛國戰爭。但他此番出山,卻是迫於無奈,在亂世之中,他得罪了太平軍一方,為了生計和家人的安全,不得不投身於官府,為高官出謀劃策。

© 小說閱讀吧, 版權所有

天津每日趣閱網絡技術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