廬州攻防戰最慘烈的時候,江忠源盼望的和春已抵廬州城外。和春的到來本來使官軍有了更大的勝算。江忠源指名道姓向鹹豐要和春,是因為他們曾在廣西和湖南並肩作戰,江忠源對他知之頗深。江忠源信不過向榮,對和春的指揮能力卻很滿意。太平軍在上一年攻進湖南時,賽尚阿曾令和春擔任前線總指揮,和春與江忠源配合打了幾個勝仗。但是程矞采橫加幹涉,導致官軍指揮混亂。徐廣縉一到衡州,又剝奪了和春的指揮權,啟用了向榮,所以官軍越戰越弱。和春一提起這段經曆,總是為朝廷慨歎,激動得淚流滿麵。江忠源認為和春已有幾年的實戰經驗,熟悉敵情,謀勇兼優,放眼全國,高級將領沒有一個比得上他。
和春從鎮江領受的任務是扼守徐州,但是江忠源的請求使鹹豐皇帝改變了主意,令他赴援廬州。和春隻在徐州呆了十三天,把防務移交總兵百勝和徐州道王夢齡接辦,便率領熱河駐防兵和江蘇人臧紆青的練勇,共計一千多人,於12月25日起程馳赴宿州。他和袁甲三會商了臨淮關的防禦部署,便向廬州進發。
和春願助江忠源一臂之力,但他所帶的部隊未經陣仗,他覺得底氣不足。他很需要從廣西就一直跟隨他征戰的湖南官兵,那些老兵頑強敢戰,有了他們,他才更有把握。他的舊部此刻還有七百多名駐紮鎮江。和春通知向榮,請他將這支部隊交給鄭魁士指揮,向廬州急行軍。
和春行抵廬州東北方的梁園鎮,得知舒興阿駐紮在廬州的西北麵,擁有一萬多兵力。根據探報,廬州的東南麵敵軍最多,那裏又是太平軍北上的咽喉,和春認為,必須在廬州以東的店埠集結主力,才能發起有效的攻勢。他手下的一千多人,加上張印塘的一千多人,兵力實在太少。如果等待其他援兵,又恐怕廬州守軍挺不住那麼久。和春請求舒興阿給他分撥二三千人,以便迅速發起攻擊。但是舒興阿和所有大員一樣,慣於擁兵自重,他自己沒有發起有效的攻勢,卻舍不得把一兵一卒交給別人。
和春跟舒興阿商量借兵,注定不會有結果。他立即向朝廷奏報,請求皇上幹預。皇帝接到奏報後,自然支持和春,嚴令舒興阿服從和春的調配。但是聖旨抵達廬州尚需時日,廬州城已經危在旦夕,和春隻能眼看著江忠源在城內苦熬,愛莫能助。
援救廬州最為心切的莫過於江家兄弟。1月10日,江忠浚率領一千五百名楚勇開到。兩戰之後,進營西平門外的五裏墩。江忠浚和江忠淑都能團結士卒,部隊願意效力。太平軍聽到江家軍到來,無不退卻。
1月11日深夜,楚勇帶著蠟燭和銀子入城勞師,告知援兵已經來到。到此為止,城外援兵先後有四百人進入城內,江忠源的族弟江忠信也在入城官兵之列。但是,來自城外的援助仍然解決不了糧食問題。
對於城外的援兵而言,舒興阿的態度舉足輕重。可是,舒興阿不但不給和春調撥兵力,反而令張印塘從店埠向他靠攏。1月12日,張印塘和黃元吉來到岡子集,與舒興阿會師,當下商議,決定進援水西門。舒興阿還調來了剛從鳳陽招募的五百名鄉勇。官軍前鋒進抵四裏河,遭遇太平軍,發生激戰。舒興阿令麾下騎兵一萬人在堤上排列,發現有黃旗從東北方而來。探子來報:敵軍援兵開到。這個消息比舒興阿的命令更管用,他的騎兵立即向四麵潰逃,騎士舍馬,徒步逃跑,有的藏入鬆林,有的坐地哭泣。太平軍趕到,一刀一個,猶如削瓜,有個太平軍連殺十幾名官軍騎兵。
各鄉的練丁奉到江忠源的手劄從各處趕來增援,但已失去旺盛的鬥誌。玉山的傲慢羞辱了團丁,他的陣亡又令鄉民膽寒。城邊的百姓為了保命而遠逃外地。李鴻章四處奔走呼號,仍然無力回天。胡以晃趁機恩威並施,首先四處張貼告示,派出遊騎,殺戮幫助官軍的百姓;又用金錢和衣物收買人心,招兵買馬。舒興阿到來後,情況進一步惡化。他的騎兵多次潰散,正規軍飽食終日,嬉戲遊玩,光天化日之下竟然打家劫舍,鄉民與官軍結下梁子,一見官軍潰散,便在中途奪走他們的錢財和服裝,官軍因此也把鄉民視為仇敵。李文安、李鴻章父子在廬州經營團練的成果就這樣毀於一旦。
官軍援兵雲集廬州,本來占盡了優勢。太平軍號稱幾萬人,其實隻有一萬兵力,遭到官軍打擊,死傷一半,多次受挫,打算撤圍。但是官軍貪生怕死、倒行逆施,很快就輸掉了本錢。太平軍在幾天內從劣勢轉為優勢。太平軍在城內的間諜更加活躍,給胡以晃送來情報:守軍已無糧食,軍火也快用完,天國軍隊不應放棄攻擊。
胡以晃信心陡增。他令騎兵把官軍援兵隔在外圍,不許逼近城牆。劉長佑和江忠浚正在挑選勁卒,組織敢死隊,與友軍協調,企圖大舉進攻,但他們已經無法挽救廬州的危局。
胡以晃把最後攻擊的目標鎖定在水西門。這是一座舊城樓,外麵地勢起伏不平,便於隱蔽。太平軍在要害處逼近城牆紮營。江忠源就睡在城樓上,屢出奇兵。胡以晃決定打一場硬仗,與江忠源一較高低。
守軍的內訌給胡以晃提供了更有利的條件。淮勇頭目徐懷義過去做過縣裏的衙役,有胡元煒做靠山,善於玩弄權術,他的死黨飲酒賭博,每晚呼呼大睡,巡城官多次叮囑,他們全然不顧。有些人過去就跟太平軍勾結,時常靠在城頭喊話,與敵軍互通手語。太平軍新招的槍手與徐懷義所募的鄉勇都是近鄰,而且還是一同犯法的逃犯。他們與胡以晃約定,在下一次攻擊時舉事內應。
1月15日淩晨,濃霧如雨,能見度極低。水西門地雷引爆,轟隆聲中,十多丈外牆驟然垮塌。太平軍立即衝向缺口,但江忠源已領兵堵在這裏,以猛烈的火力阻擊,太平軍被迫暫停衝擊。江忠源急令各門嚴守,民眾奮力呼喊,願意效死。如果沒有內應,太平軍很難得手。
但是內應積極活動起來,在其他城門下手。他們在拱辰門城樓放火,燒成一片火海,守城鄉勇逃遁。有幾人從東北麵跑來,繞城大呼:“賊軍殺來了,還不快逃!”這是造謠惑眾,其實市民還沒有見到一名太平軍。
拱辰門就是徐懷義與六安鄉勇頭目周恩負責駐守的地段。徐懷義守北門之西,周恩守北門之東。徐懷義放火驅走守軍之後,自己也撤離崗位,把繩子拴在城垛上,讓太平軍攀繩登城。
水西門外還在繼續戰鬥。江忠源縱兵將太平軍擊退後,都司馬良勳率部追趕,殺到金鬥圩,轉戰到城北。城北這邊夜冥星晦,太平軍已爬上城頭。馬良勳趕到,砍殺登上城牆的敵軍。戰了一個時辰,官軍越打越少,馬良勳受傷陣亡,終年四十九歲。
與此同時,太平軍主力攻打大西門。這裏是鄒漢勳駐守的地段。他夜飲方半,聽到喊殺聲,拔出佩刀衝上去殺敵,砍倒幾人。太平軍將他團團圍住,一刀砍中他的頸脖,頓時鮮血迸射,頭顱偏折。在兩名士卒護衛下,他前行幾步,倒地死去。這時戴文蘭也已負傷。十幾名死士殺開一條血路,企圖向西大營求援,也被太平軍攔住,全部戰死。
太平軍回頭夾攻水西門,江忠源正在組織人員搶堵缺口。這時下層的地雷引爆,胡以晃指揮部隊登上廢墟。江忠源揮軍攔截,無奈士卒或死或降,亂作一團。又聽說城南有太平軍登梯而上,軍心大亂。江忠源對江忠信說:“我今天活不成了,你快走吧!”
江忠信連忙出城,撿了一條性命。
天將明,露水簌簌如雨,幾名軍官砍開一條血路,簇擁著江忠源,請他離城而去。江忠源哪裏肯逃,大聲說:“城破了,如何向百姓交待!”說罷拔刀自刎,被隨從攔下。
隨從勸道:“大人,城外就有我們楚勇的營盤,我們定能將大人護送到營中。”無奈江忠源已抱定必死之心,不願苟且逃生。一名士卒不由分說,將他扛在背上奮力奔逃。行至水關橋的古塘,江忠源咬住他的脖子,迫使他放手。士卒忍痛不過,將他放在水濱,江忠源跳進古塘,溺水而亡。
那一天,廬州城內死去的官員還有布政使劉裕鉁和李本仁,以及池州知府陳源兗等人。
廬州城破的過程,城外的援軍或者親眼目睹,或者親耳所聞。楚勇進行了最後的拚搏,仍然無法突破太平軍的阻擊線。據說楊青鶴與張印塘聽到城內炮聲不絕,也想救援,無奈道路橋梁已被太平軍拆毀,太平軍火力太猛,他們無法突破敵軍陣地,隻能對峙,眼見著水西門被地雷炸開幾丈,守軍即時補塞,敵軍未能得逞。但不久,他們又看到敵軍在南門和小東門等處用幾百架長梯登城,並從城外拋擲火彈與火球。然後,敵軍如潮水一般湧進城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