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閱讀吧
打開小說閱讀吧APP
閱讀更多精彩小說內容
目錄
設置
客戶端

51

江忠源一到南昌,張芾就退居二線。張巡撫放下架子,交出實權,請江忠源掛帥,雖有苦衷,也算難得有自知之明。江忠源通過鄧仁坤很快就掌握了敵我雙方的部署。張芾對這兩個湖南人傾心倚任,說:“作戰由江君負責,守城由鄧君過問!”張芾如此豁達,恐怕還是因為負有守土之責,擔心丟掉頂戴的緣故。

四十三歲的湖南武岡人鄧仁坤對南昌的城防早有研究。上一年太平軍打進湖南時,他曾請求上峰在南昌修築工事,籌備城防。不久前,太平軍從武漢蔽江東下,官軍沒能守住九江,南昌的百姓紛紛遷往別處。當時巡撫不在城內,他便下令安撫百姓。他向張芾提出防守贛江的策略,請求增兵控製湖口,又擬寫了城防注意事項,都未得到足夠的重視。江忠源一到,他的價值凸顯出來,他立刻成為江忠源的得力幫手。

江忠源預測太平軍將從東北方向攻來,而南昌的得勝門和章江門首當其衝,決定分派楚勇防守這兩座城門,他自己在敵人主攻的章江門樓坐鎮。劉長佑駐紮在得勝門,訓練守軍輪流防城,還要擔負楚勇的文案工作。

江忠源夜宿譙樓,下令炸毀城牆外麵的矮牆,不讓太平軍有隱蔽之地。

楚勇隻比太平軍早到了半天。6月25日上午,賴漢英率領一千多艘船隻組成的大軍,乘著北風大作,向章江門駛來,風帆蔽江,黑壓壓一片。船隊在南昌附近停泊,陳孚恩等率鄉勇逼近江邊,可是無險可據。鄉勇都沒有作戰經驗,更無攻擊的膽量,擔心寡不敵眾,又顧慮城內兵單,當即撤回城內登城守望。

賴漢英說:“我軍突襲,城內應無準備,兵貴神速,立即進攻!”

江忠濟隨大哥站在章江門上,隻見敵船向岸邊靠攏,紛紛向城頭開炮。江家兄弟冒著炮火指揮守軍開炮還擊。一排炮彈射到江麵,擊沉敵船三艘,把太平軍壓製在水麵上。賴漢英因為大意而損兵折將,抬頭一看,隻見楚勇的藍色軍旗在章江門上空飄揚,不由倒抽一口冷氣,驚歎一聲:“江忠源來了?他怎麼來得這麼快?”

城頭上忽然一陣喧嘩。江忠源問道:“什麼事情?”

不一會,隻見江忠濟帶領楚勇押著四名綠營兵過來,報告說:“敵軍方才開炮,這四人就要攀繩逃出城外,被楚勇抓住了。”

江忠源說:“統統斬首,以肅軍紀!”

張芾和陳孚恩也在城頭,頗為尷尬,說道:“本省官軍初經陣仗,城內原有的幾千人都沒打過仗,想來是一時嚇壞了。”

江忠源道:“缺乏作戰經驗不怪他們,可是臨陣脫逃,說明紀律鬆弛,必須殺一儆百!”

賴漢英初戰失利,當下派小船抄到南門外的南灣。這裏的守軍指揮官是知府林福祥,他命令機動部隊開炮,擊沉敵船二艘,並將登陸的敵軍擊退。

南昌官軍初戰小勝,士氣高昂。江忠源還是不放心,對張芾說:“我帶來的楚勇個個身經百戰,軍紀森嚴,我要派他們到四城督戰。”

江忠源環城巡視,分兵防守城垛,將一千二百名新寧勇抽出七百名分派到七座城門,每座城門各派一百名楚勇。各門的楚勇又分散開來,每四五個城堞都有一名楚勇監督幾名守兵。另外五百名楚勇作為機動兵力。江忠源下令:“隻要發現有人企圖逃走,立即斬首。我會日夜在城頭巡防!”

楚勇的勇敢表現大大鼓舞了其他守軍,南昌的城防力量大大加強。城防部署完畢以後,張芾來找江忠源,說:“江西民情柔弱,聽到警報之後紛紛遷避,南昌的紳士及工商匠役人等無不遠走高飛。多虧鄧仁坤啊,一切軍需品平時都有儲備。可惜城內兵力太少,還得請皇上從湖北和湖南遴選得力鎮將帶兵趕來增援。”

江忠源道:“我軍兵力雖少,但守城綽綽有餘。敵軍初到,布置未定,我軍應簡選輕銳潛師出城,抄擊敵後。等到援兵大集,再大舉反攻。”

賴漢英在湖南吃過江家軍的苦頭,知道這一次的攻堅戰不好打,決定稍稍後退,率領船隊向得勝門駛去。這時城外的大火還沒燒盡,賴漢英指揮部隊登陸,連連下令:“快快救火!”太平軍撲滅了得勝門外的火焰,這裏的民居保留下來,成為太平軍的掩體。太平軍以此為根據地,不久便挖地道轟城,南昌人這才明白:江公果然有先見之明。

賴漢英在城外巡視了一圈,歎道:“看來南昌城防已經部署定妥,我們隻能靠水陸夾攻,困死清妖!”他下令在北蘭寺一帶連營數裏,掘濠起塹,作為進攻陣地。又分派遊軍沿鄱陽湖西向南昌、新建兩縣所轄二三十裏境內巡邏,日出夜歸,斷敵接濟。

江西百姓對太平軍表現出了巨大的熱情,各地有人倡議進獻物資,東至饒州府、廣信府,西至瑞州府,南到臨江府、撫州府、建昌府,每天都有百姓舉著旗幟遠道送來豬米等食物,清廷官吏不敢禁止。太平軍派人迎接擁軍的百姓,熱情接待,見麵以兄弟相稱,打成一片。他們將《太平詔書》、《天條書》、《幼學詩》、《三字經》數卷,加上收貨憑據交給百姓。重度的答謝,則有棉花、油鹽、衣服等物。農民到營門來賣農產品,太平軍支付高出市價幾倍的價錢。在他們支持下,南昌附近的農民到地主家開倉分糧。

這時九江鎮和南贛鎮的營兵部分趕到了城外。上諭也送到了南昌,鹹豐不但批準江忠源增援南昌,還根據張芾和陳孚恩的奏請,任命他總統城內外各營兵勇,統一指揮。

南昌的西南北各門外民房牆壁尚未毀盡,賴漢英以此作為前進基地,令部隊開槍放炮,暗挖地道。6月26日,江忠源令楚勇從永和門空心炮台突出門外,三四千名太平軍在高坡上開火射擊。楚勇冒著槍林彈雨直撲敵陣,太平軍抵擋不住,退到坡後。楚勇在高地站穩腳跟,太平軍拚死回撲,楚勇頑強抵禦,當天擊退了太平軍發起的四次衝鋒。

楚勇不怕死的精神再次鼓舞了守軍。知府耆齡和林福祥在城上指揮大炮和抬槍射擊,打破兩軍對峙的僵局。鄧仁坤新築空心炮台,指揮鄉勇在台內用大炮連射,以猛烈的火力擊斃不少敵軍。林福祥一介文官,親自發射連珠火箭和大炮,命中敵陣,因炮位退坐,致傷腿足。城內各營不忍讓楚勇孤軍作戰,下城增援,一時矢石如雨,迫使太平軍全軍撤退。此日先後約傷斃敵軍二百多名,官軍傷亡近百人。

張芾與陳孚恩都在城上督戰,親眼見到楚勇奮勇敢戰,以一當百,驚詫不已。楚勇把總李光寬身先眾勇,深入敵陣,所向無前,更令張芾等人看得驚心動魄。那一天的戰鬥十分慘烈,李光寬最終飲彈身亡。

楚勇收隊之後,江忠源下令加築月城,鼓勵士卒下城焚屋清濠,以防地道暗攻。同時在城內嚴密巡邏,緝拿奸細,以弭內訌。江忠源忠勤懋勉,籌劃周詳,官兵無不悅服。

賴漢英也不示弱,令部隊在章江門外的沙井修築了營壘。太平軍沿著贛江岸邊的小洲築起炮壘,日夜對城轟擊,炮子如雨點一般落在城頭。

江忠源每天登城守備,到夜裏疲倦萬分,臥榻休息。張芾有事找他,直接走到臥榻前與他交談,絲毫沒有巡撫的架子,如同勞軍的三陪先生。兩人坐定,隨從在左右侍候。

張芾說:“江大人,真是慚愧,江西的官員無法守住南昌,還得煩勞楚勇出力。幸得貴部及時趕到,否則後果不堪設想。”

江忠源道:“中丞不必客氣。忠源來此,未見到幾位江省官員,不知都去了何處?”

“唉,”張芾長歎一聲,“說來慚愧啊。閉城以後,經我委派稽查城門、巡查街道的官員,竟然都未來跟我見麵。有些人未奉差委,屢傳不到,顯係先期遠避。南安府同知楊正祥,撫州府通判範壽椿,饒州府通判王煊宇,候補知縣劉世煒、祁啟萼,萬安縣知縣黃瑞圖、峽江縣知縣蔡廷蘭,試用知縣袁思韓,本來都在城內,如今連人影也不見了。”

江忠源拳頭緊捏,說道:“忠源最恨這些膽小怕死之輩,拿著朝廷的俸祿,國家有難時,他們躲得比誰都快!若不嚴行懲辦,何以肅官守而勵人心!不過,少了他們也無妨。陳尚書和惲臬台帶領練勇一千八百多名,加上處州營兵幾百名,在城北得勝門外分立營壘,已與城內互為犄角。忠源隨中丞負責登城守衛,還可隨時出城策應。隻是兵力尚嫌單薄,何況除楚勇以外,都未經過陣仗,還請中丞催請援兵早日到來。”

張芾說:“援兵到來之前,全靠楚勇支撐局麵了。我立刻上疏,請皇上責成向榮及湖廣督撫迅即撥兵救援。”

江忠源說:“在下也會上疏請援。向軍門營中隻有和春與秦定三最為得力,若能由他二人率二三千精兵來此,南昌定能保住。”

兩人談到要緊處,忽聽一聲轟響,炮子飛來,擊碎了侍從的腦袋,然後洞穿了座位後麵的牆壁。張芾大驚失色,連忙叫來隨從,悄悄叮囑道:“趕緊去找知府林大人,叫他送幾張牛皮過來。”

當晚,林福祥派人過來,用牛皮製成防彈屏擋,遮在江忠源的臥榻前。江忠源看到了,笑道:“軍人作戰,怎能躲避炮彈?快把牛皮拆掉!”

這幾天裏,賴漢英沒有強攻南昌城,而是在完善自己的營壘。得勝門外很快就豎起了一道柵欄,保護太平軍的水師。他們將上千艘船連接起來,從七裏街向東,綿延十多裏,構成水上封鎖線。為了保存實力,賴漢英不許部隊出戰,隻有工兵在悄悄挖掘地道。

江忠源隱隱聽到地下的聲響,知道老對手在打什麼主意。他懸賞招募敢死隊,親自率領出城,把得勝門外的房屋差不多全部燒光,這樣就便於尋找地道口。賴漢英令部隊稍稍退後,靠著文孝廟修築三座壁壘,三麵圍牆,一麵靠水,保護船隊。部隊前可登陸,後可上船。

太平軍的壁壘修得堅不可摧,開挖的地道長達五六裏,斜向逼近城牆。江忠源令人迎著聲響挖過去,破壞了四條地道。楚勇又用石頭在城門外壘砌一座小城,阻擋一麵,以防敵軍把地道挖到城牆下。

連日操勞,江忠源也病了。但他不敢休息,仍然堅持巡城。想到金陵、鎮江和揚州尚未收複,太平軍又攻到了河南,而他這位百戰驍將身染疾病,力不從心,一時百感交集,隨口吟道:

東望三城久未收,又聞鼙鼓入中州。孤城保障吾何敢,大局艱難劇可憂。

前席每思廉李將,中興誰是嶽韓儔?時危多病寧天意,差幸甘霖兆有秋。

江忠源和劉長佑是城防的主心骨,兩人長期缺乏睡眠。地下常常傳來一些怪異的聲響,彷佛死神隨時可能從地底鑽出,弄得人心惶惶。張芾偕同陳孚恩巡城,夜半走到章江門,想跟江忠源進一步磋商城防。江忠源困極了,已閉目沉睡,張芾不忍把他叫醒,在城樓上徘徊。忽見桌上燈後有紙,紙上有字,取來一看,原來是一份命令稿。凡是張芾和陳孚恩所顧慮的城垛緊要處,都已加派守軍嚴密巡邏;城中挖掘隧道,阻截敵軍地道,也做了周密部署。二人大為驚喜,說:“城無憂了!”下樓而去。

第二天,他們見到江忠源,對城防部署大為讚賞。江忠源說:“那份計劃是劉長佑製訂的。”江忠源不經意的一句話,令張芾和陳孚恩對劉長佑刮目相看,連忙請來晤談,對他的見識大加讚賞,從此劉長佑名聲大震。

© 小說閱讀吧, 版權所有

天津每日趣閱網絡技術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