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閱讀吧
打開小說閱讀吧APP
閱讀更多精彩小說內容
目錄
設置
客戶端

50

賴漢英一動,江西巡撫張芾就探知了太平軍的這一動向。他判斷,敵軍有可能指向九江,也可能從湖口進入鄱陽湖,直指南昌。如果他們入湖,官軍在南康和吳城各處駐兵無多,無力阻擋,隻能聽任他們南下。南昌守軍不滿三千,團練壯勇也隻有二千多名,共計五千多人,防守也將十分吃力。

張芾處在一個兩難的境地,必須選擇保衛九江還是保衛南昌。正在為難之際,督糧道鄧仁坤匆匆跑來求見。

“中丞大人,如今隻有江忠源能夠守住南昌,請大人立即上疏請調楚勇來此。”

張芾剛剛因為太平軍東進時丟失了九江而被革職留用,他不能再冒丟失省城的風險。何況他還踩著一腳屎,當今皇上不久前懲辦的穆彰阿就是他的恩師。他如同頭上懸著一把劍,必須處處留心。稍有疏忽,就會丟掉前程。如果再丟掉了南昌,恐怕性命都難保住。但他又擔心九江失守,皇上同樣會怪罪他。於是他回答:

“鄧大人所見極是,我早已上疏請調江忠源,隻是不知聖意如何。如果我擅自做主將江君調離九江,致使九江失守,我還是難逃幹係啊。”

“九江隻是一座空城,與其分兵防守九江,不如集中兵力保衛南昌。何況南昌還要為江南大營提供糧餉,如果南昌丟失,官軍就被敵軍掏了心臟,斷了糧餉!”鄧仁坤由於心急,聲音有些發顫。

“對呀。”張芾沉吟半晌,終於下了決心,“就這樣吧。江忠源有一千七百名楚勇,對防守南昌舉足輕重。如果把九江駐防軍約一千多名也調來省城,他們還可以從後麵追攻敵船。”

張芾當天就拜發了請調江忠源的奏疏。鹹豐覽奏之後,考慮到九江戰略地位重要,不同意江忠源退守南昌。但是朝中也有呼聲支持張芾的動議。軍機章京段成實給軍機大臣上了一份說帖:江西也是財賦之邦,為東南要地,斷不可令賊據之。如今求吏才還算容易,求將才確實困難,請皇上調江忠源去救南昌,安徽按察使可派他人上任。他的意見,軍機大臣也奏告了皇帝。鹹豐權衡再三,終於批準了張芾的請求。

鹹豐雖然做了決斷,上諭卻要過十天左右才能送達南昌。張芾沒等上諭到來,決定先派軍官去請江忠源。一匹快馬將他的告急信送到九江城內。

江忠源所奉的上諭是堅守九江,但從巡撫的告急信中已可看出事態的緊急。前線的情況瞬息萬變,他想起戲文中常說的一句話: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他派人把劉長佑找來,說道:“皇上要我前往金陵和鳳陽,但那裏都已是殘破之區,我去救援,雖然難見效果,作戰卻也不難。南昌這邊,皇上還沒有令我去救,但這是完善之地,事情緊急而難度較大。我應當先挑重擔。”

劉長佑說:“部隊因傷亡和中暑已大大減員,還望斟酌。”

江忠源問道:“除掉病弱,精兵還有多少?”

“一千二百人。”

江忠源說:“留下傷病號,集合所有精壯,準備出發!”

江忠源決定先斬後奏。他給鹹豐上了一道奏疏,不等批複,立即開拔,力爭搶在太平軍之前進入南昌。劉長佑和江忠濟隨他同行。

這一天是6月22日。楚勇離開九江,剛剛起程,探聞敵船已入鄱陽湖口,乘風直上。情況已經十分明顯,敵軍的攻擊目標不是九江而是南昌。江忠源慶幸自己先走了一步。

他催馬追上劉長佑,問道:“印渠,我軍可否在吳城阻截?”

劉長佑答道:“據探吳城湖麵寬闊,我軍兵力太少,就算能夠保住吳城,也無法阻擋逆賊前往南昌。”

江忠源沉吟半晌,說:“既如此,還是直接去南昌吧。”

江忠源的楚勇開始用腳板跟賴漢英的船隊比賽。這個新寧人自從1851年在賽尚阿的召喚下赴廣西協辦軍務,在清廷統管軍隊的欽差大臣和封疆大吏眼裏,就成了炙手可熱的人物。從廣西到湖南,從湖南到湖北再到江西,他所率領的楚勇成為一支快速救急部隊。太平軍打到哪裏,哪裏就會出現他的身影。

賴漢英於6月23日經過過吳城鎮。江忠源率領楚勇急行軍,於6月24日夜間抵達南昌。他見城外的民房鱗次櫛比,很可能成為太平軍的隱蔽所,見到張芾以後便說:“請中丞下令,立刻焚燒城外的房屋。”

張芾一愣,問道:“為什麼?”

“靠近新城門的章江門和廣潤門,外麵人煙稠密,若有賊匪藏在民房裏,我軍看不見啊。必須全部燒毀,否則沒法守城!”

張芾略一沉吟,果斷地說:“聽憑江公處置。”

南昌市民沒有張芾這樣的覺悟,對江忠源燒房牢騷滿腹。街頭巷腦議論紛紛:江忠源是什麼人?怎麼一來就燒房子?逆賊還沒殺到,你就實行焦土政策,不是你家的房子,燒了不心疼是不是?

江忠源向紳士父老耐心解釋:“你們沒有守過桂林,也沒有守過長沙,不知賊軍占據了城外的民房,就有了攻城的前進隱蔽所。如今南昌城周圍房屋這麼多,樓高牆厚,留下來會後患無窮啊。”

江忠源沒有更多的功夫磨嘴皮,手一揮,率領親兵出城放火。據說大火三日不息,古代名勝滕王閣也被燒毀。

© 小說閱讀吧, 版權所有

天津每日趣閱網絡技術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