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江為什麼會出現太平軍的部隊呢?原來洪秀全定都金陵以後,對戰略撤退時放棄的武昌一直念念不忘。同時,他也沒有忘記直搗清廷京城的戰略目標。於是,他在5月份派出兩路大軍,一路北伐,一路西征。
北伐一路,由林鳳祥和李開芳統帥。林鳳祥留下曾立昌防守揚州,把揚州的金銀綢緞和婦女運送到天京。他和李開芳率領兩萬多人西進安徽,襲略滁州,再向西北方長驅挺進,取道臨淮,於5月28日攻占了鳳陽。
曾立昌也派部隊清掃揚州周邊的地界。他們襲擊浦口,西攻六合。清廷的六合知縣溫紹原率民團在龍池阻擊。夜晚,太平軍營房著火,溫紹原的民團趁機進攻,幾千名太平軍戰士葬身火海,餘部逃進天京。
西征一路,由春官正丞相胡以晃與賴漢英、曾天養等大將率戰船千艘溯江西上,戰略目標是重新奪取安慶、九江和武漢三大據點,鞏固天京上遊,解決糧餉供應,席卷江南廣大地區。在占領武昌之後,打通經湖南去廣西的交通線。
所以,江忠源抵達九江之後,接到探報,敵軍分股攻向長江上遊,擁有一千多艘船隻,順風駛上,已於6月13日抵達彭澤縣。
江忠源與劉長佑商議:“我軍可否向下遊迎擊?”
劉長佑說:“我軍僅一千多人,兵力單弱,且無火炮。江麵寬至十餘裏,沿途無險可扼,倉卒遇敵,不但難以發起攻擊,還恐怕措手莫及。還是堅守九江為好。”
江忠源決定留駐九江防守,並向皇上奏報留守九江的必要性。他當即令部隊入城分垛堅守。但是九江城牆過寬,合計一千七百八十餘垛,楚勇不敷守垛之數,九江存城兵丁六百多名,皆係未經戰陣,如果敵軍攻城,兵力過於單弱,江忠源做好了與城共存亡的準備,一麵派人飛探下遊消息。
江忠源在九江駐紮下來,鹹豐事後批準了他的奏請,令他在九江妥為部署。同時,他令湖廣督撫迅調重兵前來策應,並同意江忠源派軍官回湖南添募鄉勇。同時他提醒江忠源:逆賊飄忽不定,倘在江西遭到痛擊,逃散到湖北一帶,江忠源應當先其所急,馳赴救援。
且說,太平軍的西征大將賴漢英派人到彭澤以南不遠處的南康府城策動造反。這裏的百姓開始行動,接應太平軍入城。6月20日,一百多名居民將署理星子縣知縣羅雲錦押到城內偏東的同善堂看守,隨即劫獄,放出囚犯。第二天,署理知府恭安前往城隍廟燒香,居民又將他押到同善堂,和羅雲錦關在一起。
賴漢英得到情報,認為時機已經成熟,下令對彭澤縣發射火箭,燒毀衙署,立刻率領船隊乘風溯長江直上。行至湖口,賴漢英又下令對縣城發射火箭,然後指揮船隊駛入鄱陽湖。
6月22日,太平軍船隊開到南康府城的南門外,部隊還沒登岸,居民就將兩名官員獻出,並給太平軍饋贈銀米食物。都司胡瑤林乘馬出城,也被居民抓住送到太平軍船上。傳聞三名文武官員都被太平軍拘禁於船,甚至有人說恭安已經死亡。
賴漢英得到江西百姓的擁戴,大喜過望,對南康百姓讚不絕口,立刻上岸進城宣慰居民。一些百姓歡欣鼓舞,追隨賴漢英回船,加入了太平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