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說武昌失守後的種種情狀,由於路途不暢,經過一段時間才為清廷所聞。鹹豐皇帝大為震怒,於2月3日下令逮捕徐廣縉問罪,任命張亮基署理湖廣總督,任命向榮為欽差大臣,統帥湖北的清軍。
為了防止太平軍北上,鹹豐皇帝又派大學士琦善為欽差大臣,帶領直隸提督陳金綬和內閣學士勝保從河南出兵。武昌的東邊,則由兩江總督陸建瀛任欽差大臣,部署兵力,防守長江沿岸和安徽。
清廷很久沒有打過仗了,文官中很少有人懂得軍事。陸建瀛雖然在文章上有些聲望,但對帶兵打仗一竅不通。倉促間招募兵勇,還沒有集結。他先派三千軍士前往湖北黃州,在武穴老鼠峽紮營,自己率領鬆江營的兩千幾百名軍士溯江西上。
清軍已經有所部署,密切關注著洪秀全太平軍的動向。
洪秀全進入武昌之後,欣喜地看到自己已經擁有五十萬大軍,水師則集結了幾萬艘民船。他與楊秀清等人商議下一步怎麼辦。太平天國的王爺和將領大致持有兩種意見。一種是就在武昌建都,然後派兵向西北方向推進,取道襄樊,再向北挺進中原;另一種意見則強調東邊的金陵是天府之地,財富豐饒,應該在那裏建立根據地,再圖進取。
楊秀清力主向東進軍金陵,洪秀全采納了他的意見,於是太平天國定下了東進的方針。
2月9日,太平軍放棄武昌,全軍分為水陸兩路向東挺進,目標是攻占安徽和金陵。輜重和婦幼都乘船行進。萬舟啟航,長江上帆檣蔽日。林鳳祥和李開芳受命統領陸路大軍沿長江兩岸推進,經過黃州,挺進蘄水和蘄州。
林鳳翔領兵攻打江南的蘄州,在城外六七裏紮營,派人送信給蘄州知縣伍文元,勸他投誠。信中說,天國大兵無戰不勝,無攻不取。現在伍文元助滿拒漢,想在城破之日玉石俱焚,這並非天國救民於水火的本意。太平軍勸眾官仔細權衡,以免後悔。
蘄州民眾見了這道檄文,都怪伍文元不該抵抗。一位叫汪得勝的清軍營官大呼道:“現在不歸順天國,更待何時?”他率領一百人,號為“義勇軍”,殺入州衙,取了伍文元的性命,乘勢殺散清兵。林鳳翔得知城中大亂,便奮力攻城,裏應外合,不到一天就占領了蘄州。
洪秀全的哥哥洪仁發率領一路部隊攻打江北的蘄水,打了兩天兩夜沒有攻下。蘄水知縣徐汝成下令死守。洪仁發派義勇隊潛入城內,在城中縱火,擾亂守城清兵的軍心,趁亂攻進城內。縣衙倉庫的十多萬兩白銀都成為太平軍的戰利品。
太平軍離開武昌後,向榮便率部進入省城,召集官民,籌備善後,然後率部追趕太平軍。他上奏請求征調一百多艘外海戰船,即快蟹和大巴,從海上開到江南。清廷連海防也不顧了,增調上海道吳健彰率領拖罟戰船,溫州鎮總兵率領頭莽等戰船,準備水戰。接到調令的還有以練習船炮而出名的麟桂,以及水師名將李德麟和吳全美。
但是,所有這些措施,都未能阻止太平軍的迅速東進。
武漢以東長江沿岸的湖北郡縣很快就被太平軍占領。太平軍的文獻說:“自入湖北以後,男女來歸數百萬,得滿清庫銀亦百餘萬,輜糧器械不計其數。”
2月18日,六十一歲的湖北人陸建瀛領著兩千名標兵到達龍坪。太平軍在老鼠峽將陸建瀛的前鋒部隊擊潰,在江中斬殺翼長恩長。陸建瀛遇到逃回的殘兵敗將,聽他們描述清軍戰敗的慘狀,隨從個個大驚失色。
江西巡撫張芾領兵防守九江,聞風喪膽,也率部撤走。太平軍隨後進占九江。
陸建瀛乘小船經過小孤山,不敢停留,經過安慶時,安徽巡撫蔣文慶邀他進城,他也沒有留下,直接回到金陵,將蕪湖和太平的駐軍分別調駐安徽與江蘇交界處的東、西梁山,然後閉城防禦。
2月24日,太平軍攻占安慶,繼續東進。陸建瀛部署在東、西梁山的江南舢板和廣式小艇沒能攔住太平軍的船隊。清軍水師望風而逃,總兵陳勝元中炮身亡。
安徽的敗報傳到京城以後,三十歲的廬州東鄉人李鴻章慫恿工部左侍郎呂賢基上奏,陳述在安徽舉辦團練的重要性。他急不可耐,征得呂賢基同意後,便代為捉刀,連夜趕寫奏章。
鹹豐皇帝接到這份奏章十分高興,便就湯下麵,任命呂賢基擔任安徽團練大臣。
呂賢基對李鴻章說:“少荃你害我啊,你瞧,皇上看了你代我寫的奏折,令我去安徽辦團練。我豈能放過你?我要上奏朝廷,調你和我同行。”
於是,李鴻章與呂賢基一同回到安徽。
李鴻章曾於七年前以“年家子”身份投帖拜在曾國藩門下學習經世之學。此後他還將再次投拜曾國藩,成為湘軍大營的幕僚,然後譜寫清末淮軍的一段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