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閱讀吧
打開小說閱讀吧APP
閱讀更多精彩小說內容
目錄
設置
客戶端

29

太平軍從湘江以西撤離長沙,河西的官軍負有防堵的全責。這時向榮已按照徐廣縉的安排從和春手中接過了指揮權,命令湘江以東的官軍向南追擊,但太平軍主力並未南下,那麼和春、秦定三和江忠源這一路肯定是撲空了。

長沙城內,人們議論紛紛。有人誤以為太平軍是從東岸撤走,說道:“粵賊從和春這邊逃走了,定是和春收了賊錢,放跑了他們。”又有人說:“不對呀。粵賊從來不怕官軍,怎麼會向官軍行賄呢?”

洪秀全的部隊翻越了金牛嶺,被駐紮在象鼻壩的福興探知。福興糾正了向榮的錯誤判斷,派朱啟仁的潮勇從小路行走,渡過見家河,追到牛頭山,見到小股太平軍,打了一個小勝仗。向榮本來駐紮在見家河北岸,得到消息,也派馬龍等部追向西邊的安樂鋪。

太平軍的斷後大將是石達開。他率領三千人在安樂鋪迎候官軍。兩軍交手不久,石達開得知主力已抵寧鄉,便下令撤退。他將翼王的旗幟留在後隊,馬龍斬殺了後隊將領,誤以為殲斃了石達開。真正的翼王率部且戰且走,馬龍擔心前方有伏,不敢孤軍深入,下令在安樂鋪駐紮。向榮於當晚趕到,探得敵軍已到寧鄉。

羅繞典和張亮基根據太平軍俘虜的招供和自己的判斷,認為太平軍既然到了寧鄉,那麼不是南走寶慶,就是北走常德。和春、秦定三、李瑞、王錦繡、瞿騰龍、江忠源一路空追,於12月2日抵達湘潭,令徐廣縉大吃一驚。他說:“沒有本部堂劄調,你們為何來此?”

和春說道:“我等奉向軍門之令尾追逆賊來此,卻未見逆賊蹤影。”

徐廣縉說:“逆賊已向西逃去,爾等火速向西追趕,便可趕上福興與馬龍。”

和春等人計議,主力立即向西進軍。為防萬一,由江忠源率領二千人趕赴湘鄉,與王錱的湘勇一起截斷太平軍南下寶慶之路。羅繞典和張亮基令向榮抵達寧鄉後設法趕在太平軍之前抵達益陽堵截,扼斷太平軍北走常德的要道。朱啟仁、常祿和張國梁則奉令率領上萬人馳往長沙西北一帶攔截,不讓太平軍前往湘陰。

江忠源參謁徐廣縉之後,當晚留宿在好友歐陽兆熊家。主人陪他一起走訪娛樂休閑場所,想從裏麵找個合適的女子做偏房,可是“遍覓勾欄中無當意者”。

江忠源心中已有預感,這場內戰不會很快結束,他很可能在戰爭中死去。他已年屆四十,尚無子嗣,原因也許是夫人沒有生育能力。不孝有三,無後為大。他早想在新寧討個偏房,可是新寧女子個性很強,都不肯給人做妾,他隻得在外地尋找。由於軍情緊急,他見縫插針,行軍途中也不放過機會,急切地尋找一個生育機器。若是尋訪良家女子,恐怕一時難以談妥。而他根據以往遊曆的經驗,知道青樓中也有不錯的女子,於是出此下策,可是仍然未能如願。

江忠源和劉長佑第二天推進到湘鄉縣城,見到了王錱、羅澤南與李續賓。

江忠源握著羅澤南的手說:“隻知王璞山在此駐守,卻不料羅山先生也來了。”

羅澤南道:“自從粵賊攻打長沙,澤南與王璞山和劉霞仙就奉知縣大人之令團練鄉勇,以資防堵。我等仿照戚繼光的辦法部署鄉勇,敦之擊刺,勖以忠義,紀律肅然。如今也該派上大用了。”

王錱忽見江忠源來到這裏,大為驚奇,問道:“岷樵先生為何領兵到此?”

江忠源答道:“據向軍門說,粵賊擬從湘潭西下寶慶,徐節相令我等扼守湘鄉。”

王錱道:“剛剛得到探報,粵賊已到寧鄉,我料定此賊必去常德,正要拔營去雷家鋪扼守,向軍門的情報恐怕不確。”

劉長佑見到在攻剿李元發的戰鬥中結識的李續賓,也頗為驚訝,說道:“聽說迪庵兄率領團丁駐紮寧鄉,何時返回湘鄉了?”

李續賓答道:“逆賊七月包圍長沙,我領團丁駐紮寧鄉,八月份便返回湘鄉了。”

“湘鄉辦團不知是否順手?”劉長佑又問。

“唉,費了不少周折。”李續賓歎息一聲,“那時城內團丁不滿三百人,無所統屬,聞警則逃。民家信不過團丁,往往不肯留宿,我和羅山老師、璞山老弟在河岸買了一所房子,權當指揮所,羅山師稱之為‘養暇處’。團丁駐紮在漣濱書院,每天訓練坐作進退、軍規禮節。好在朱縣令給我們撐腰。我請他出麵指揮,製訂了嚴格的法令。又請他張貼告示:凡不遵號令約束,造謠惑眾,奸淫擄掠,泄漏軍情,損壞人民房屋、墳墓及身體,犯此者死;凡有聚飲賭博,吸食鴉片,遺失器械,喧呼鬥毆,犯此者責罰。如此一來,訓練才有了起色。”

“如今粵賊已經西去,迪庵兄打算何往?”劉長佑又問。

“唉,還是將團丁帶回家鄉務農吧。”

“不去追趕粵賊了麼?”劉長佑見李續賓意興索然,有些不解。

“這種窩囊仗,不打也罷。”李續賓鬱悶地說,“我曾對朱大人說:‘逆賊自造反以來一直沒有遭到重創,心氣未定,卻已十分驕矜。現在他們聚在一起,官軍理應合圍,將其一舉殲滅,方為上策。’朱大人向上峰反映,不見答複。上峰尚且如此,我等夫複何為?”

王錱聞言,插嘴道:“迪庵兄要回家,我卻想去找粵賊打幾仗,以洗國家之恥,不給後世的曆史評論家留下話柄,說朝廷供養讀書人二百多年,當朝廷有難時,卻很少有人出來報效。”

王錱說罷,跟江忠源和劉長佑道別,帶領鄉勇匆匆趕往雷家鋪。將部隊部署停當後,他隻身前往長沙打探確切的情報。他想不通的是,官軍雲集長沙,怎麼會讓粵賊輕鬆逃走了?這個平民百姓跟遠在京城的鹹豐皇帝一樣氣憤。他有脾氣,卻無處可發,隻能給朋友寫信感歎:省會官軍有十萬之眾,包圍了垂死的賊軍,竟然又讓他們掉尾以去,蹂躪州縣,荼毒生靈,無所底止。蒿目時艱,堪為痛哭!

這個急性子快馬加鞭,疾馳到長沙城下,隻見省城大白天裏還閉著城門,出入都要攀上城牆。他想:我身上隻有一張通行證,未帶公文,無法證明身份,隻怕進得去出不來。於是當即返回雷馬鋪,打算探聽到敵軍的確切行蹤之後,向知縣請纓作戰。

王錱探明太平軍去向後,果然向朱孫貽請戰。朱知縣立刻報告上級:本縣書生王錱打算請兵出境殺敵,可否發給口糧,以免由湘鄉轉運?可是省裏的官員還守著舊觀念,批複道:民兵應該防守縣境,防止敵軍竄越,不要出境作戰。

王錱無奈,隻得繼續留在本縣管理治安。湘鄉勇雖未參加長沙保衛戰,畢竟為湘鄉做好了防禦的準備。省會解圍後,張亮基論功奏保,請求給羅澤南授予訓導資格,由吏部銓選。羅澤南有了一個七品的職級,品級與知縣相等,但還沒有上崗。

© 小說閱讀吧, 版權所有

天津每日趣閱網絡技術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