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軍到達長沙時,清軍在長沙的武裝力量全部隸屬於巡撫,可是駱秉章已被免職,不敢指揮調度。書生們卻積極行動起來,諸生及舉貢主動請戰,各自帶領一百人或二十人協助巡查城牆垛口,有事一般都向羅繞典請示。
六十二歲的衡南人丁善慶是嶽麓書院山長,一貫重視培植務實的學風。他力主堅守長沙,並給弟弟寫下遺書,誓與省城共存亡。他還命令兒子丁馴日夜巡查城防。
湖南的高層官員中,新任巡撫和新任布政使都未到任,按察使周顎和與道員張其仁等人不敢參與商議兵餉大事,隻有善化知縣王葆生和被革去官職已久的長沙人黃冕對軍事頗有見解,諸位大吏和將帥便把防禦部署托付給他們。
黃冕的軍事才幹是在第一次鴉片戰爭中磨練出來的。他於1842年在浙江率部防堵英國軍隊,在餘姚海口擊沉英國軍艦,捕獲英國軍官突德等人。後來他謫戌新疆的伊犁,協助林則徐興辦屯田,開墾了四十多萬畝農田,因此獲得清廷赦免,返回江南。
他從新疆來到東海之濱辦理海運,革除漕運弊端,每年為清廷節省幾十萬兩銀子,並加運京城的倉儲糧食三十多萬石。
太平軍打到長沙時,這個實幹家正好賦閑在家,立刻投身於城防,從此便成為一個重要的湘軍人物。
蕭朝貴死後,太平軍的攻勢大為減弱。
1852年9月中旬,賽尚阿派出的援兵正在陸續向長沙推進。副將鄧紹良率領九百人於9月17日抵達長沙。鮑起豹已經召回了石馬鋪潰散的陝西兵二百二十四名,金盆嶺的九溪營官兵也陸續向他報到。加上鄧紹良的九百援兵,長沙城的正規軍已經達到三千多名。長沙城內還有鄉勇二千多人。此時鮑起豹心中已經有數,城外的敵軍不過三四千人,於是底氣大增。他派川兵川勇下城攻擊,多次取得小勝。
林鳳祥和李開芳不愧為兩員猛將,明知官軍兵力已增,卻毫無退縮之意。他們一麵派人向郴州求援,一麵在金雞橋水道開挖地道,打算埋雷炸毀城牆。官軍預先在水道中安放了火桶,突然引爆,轟斃太平軍幾名。長沙水道甚多,鮑起豹想堵住所有漏洞,對於每一條水道他都派部隊設防。
新任巡撫張亮基已經從雲南到達寧鄉境內,聽說長沙已經打了起來,擔心自己兵力不夠,又掉頭去常德征調部隊。鹹豐皇帝為此對他大為不滿。張亮基仔細思考了自己的處境,認為他這個新任巡撫不去長沙接任終是不妥,於是他又向長沙進發,來到漢壽。
除了張亮基以外,湖南的清朝大員都在向長沙增兵。已到湖南的官軍正在從各地向長沙集中。
江忠源在郴州城外呆了幾天,得知太平軍前鋒迅速北上,擔心前方無兵堵禦,長沙有可能失守,局勢將對朝廷更為不利。他請和春從九千人當中挑選一千多人,自己和劉長佑帶領五百名楚軍一起援救長沙。他讓江忠濟和李輔朝率領一千五百人留下,繼續攻打郴州。
江忠源於9月17日從郴州起程,當晚抵達永興縣境內的油榨圩,隻見一騎從衡州方向疾馳而來。江忠源命人將他攔下,那人道:“江大人,小的是賽中堂派來的信使,逆賊前隊已於二十八日逼攻省會!”江忠源得報,心急如焚,率隊從衡州大道兼程前進。
代理湖南布政使潘鐸及時趕到了長沙,於9月17日進城接任,在城內徒步巡查,曉諭居民和所有商賈各安生業,不要恐慌。到這天為止,太平軍來到城下已有七天,長沙並未出現多大的險情,官民守城的信心增強,社會秩序漸漸安定。
9月18日,太平軍又用大炮轟城,將南門城垛削掉數尺,步兵發起衝鋒,乘勢撲城。守軍的火力無法壓製,城防吃緊。黃冕帶人用石條沙袋搶築缺口。緊要關頭,鄧紹良進城報到,鮑起豹令他率領五百營兵從敵後進攻。鄧紹良趕緊出城,率部衝擊太平軍後背。太平軍被迫轉身應對,守軍趁勢殺出,一通追殺,斃敵幾十名。太平軍退入各所民房堅守不出。鮑起豹下令在城上另築炮台,安放三千斤大炮,準備轟擊。這一天,副將瞿騰龍率領幾十名精銳苗兵疾馳而來,另外一千名苗兵也隨後趕到。鮑起豹的膽氣又壯了幾分。
官軍接連得到增援,長沙城下的太平軍兵力明顯處於劣勢,林鳳祥決定堅壁不出。鮑起豹仗著兵多,敢於撥出兵力攻擊敵營。
羅繞典不肯將城外民房燒毀,惡果已經畢現。太平軍占踞了碧湘街、鼓樓門、西湖橋、金雞橋一帶的民房,正在積極地修建炮台,老龍潭和白沙井等高地都搭起了高台,隻要安設大炮,就能轟擊城內。對於官軍而言,最好的辦法就是摧毀炮台,焚燒城外民房,令太平軍無法藏身,然後將其圍殲。可是鮑起豹安坐城內,把攻擊任務交給城外的二千多人,很難達成目標。
官軍還在陸續向長沙集結,但是長沙缺少一位得力的大將。張亮基抵達益陽已有時日,距省城隻有一百多裏。長沙居民聽說陸續會有援兵開來,新任巡撫也即將上任,人心更加穩定。
在官軍的攻擊下,太平軍失去了一些民房據點,林鳳祥決定設法占據地利,以彌補損失。太平軍一半盤踞民房,一半駐紮山頂。官軍不敢近戰,隻是從遠處射擊,殺傷不大。
9月24日,長沙守軍盼望的主力援軍到來了。和春與秦定三帶領貴州等省營兵先後趕到。下午5點,江忠源的楚勇也抵達長沙。他們從湘江西岸的溁灣鎮渡江抵達城北,然後繞到城東,駐紮在小吳門外。
和春將兵勇分紮各門,當即進城,會見羅繞典、駱秉章和鮑起豹。經過查驗,城內有江西、四川、湖南官兵四千多名,和春認為城內兵力足夠守禦。接著視察城防,發現隻有南門一麵受敵。長沙西麵瀕臨湘江,而太平軍並無水師,所以西麵暫無威脅。和春將他帶來的部隊全部駐紮在東門外,令王家琳所部在西門外紮營。和春的兵營緊挨江忠源的營壘,距敵營甚近,可以確保城外餉道和通訊往來。
第二天早晨,江忠源攀城進入城內,立即巡視四麵城牆,發現兵力部署稍嫌雜亂,立即與和春商議改進。他說:“逆賊兵力不多,攻勢並不猛烈,我等何不內外夾攻,將逆賊聚殲?”
和春對江忠源的建議深以為然,兩人商定於9月28日中秋節發起攻擊。和春率領一路,江忠源率領一路,分兩隊攻打敵營。太平軍仍然伏營不出,從牆孔開炮回擊,負隅堅守。官軍整個上午連續開炮轟擊,打入敵牆之內。這種打法不符合江忠源的攻擊風格,他等得不耐煩了,說道:“老是從遠處發炮,不敢近戰,何時是個了局?”他率領楚勇搶到牆邊,奪獲大黃綢旗一麵,但後續部隊沒有跟上來,無法將敵軍逼出營壘。這一天,官軍隻是小挫太平軍。
戰鬥結束後,劉長佑對江忠源說:“岷樵兄,東南角的地勢高瞰城內,若被逆賊搶先占據,就會對城東和城北構成威脅。”
江忠源點點頭,立刻去找和春,說:“城南天心閣地勢甚高,與城外東南側的蔡公墳形成犄角,可以屏蔽東麵和北麵。如今逆賊已在蔡公墳修建木柵壁壘,占據了半邊。我軍必須搶占蔡公墳,才可與逆賊相持。若一任逆賊盤踞,東門和北門將會受敵,西北角的糧道也會受阻。如果逆賊援軍到來,難免形成對府城的合圍之勢。”
林鳳祥見官軍勁旅開到,更加不敢出戰,急於加固營壘。官軍第二天又發起進攻,太平軍仍然從牆眼開槍開炮,官軍無法得手。江忠源讓劉長佑帶領一隊人在蔡公墳挖築營壘,劉長佑又密請和春帶著營帳和武器駐紮在天心閣下麵,楚勇則在附近的白馬廟紮營。
太平軍發現了楚勇的企圖,林鳳祥說:“決不能讓妖軍在蔡公墳築營!”他從妙高峰寺派出一千多人撲向楚勇,江忠源分兵出擊,且戰且築營壘,和秦定三部一起將敵軍擊退。
9月30日,蔡公墳營壘築成,和春與江忠源移軍紮營,逼攻敵壘,晝夜用炮轟擊敵船。天心閣外的這個陣地與東路官軍形成犄角,為長時間堅守長沙提供了保障。
與此同時,和春令鳳凰廳的苗兵移紮河西,以堵敵軍西渡。
林鳳祥見楚勇已經占領有利地形,發誓要拔掉這顆釘子,派兵前來爭奪。江忠源指揮部隊一邊作戰,一邊增修壁壘,和春也督率所部跟進,林鳳祥無力攻進。江忠源與和春兩軍的壁壘連成一氣,逼近太平軍,與他們從同一口井中汲水,夜間打梆的聲音都能聽見。
由於楚勇強行楔入,太平軍占據的陣地就隻剩下南城外麵和西南角上的一塊,無法向旁邊發展,大大有利於長沙守軍的防禦。太平軍營壘背水麵城,處於絕地,雖然還有部隊陸續到來,也無法發揮兵力優勢。
江忠源的部隊與太平軍對峙,雙方都蟄伏在軍營內。營外一裏行人來往自如。百姓想進城,隻要避開南門就行了,其餘六道城門都可攀繩出入。街道和小巷裏女人們來往行走,餐館照常營業,食客盈門,比平時還要熱鬧,人們好像忘了城外有一支虎視眈眈的太平軍。
官軍開抵長沙的援軍,加上原有守軍,已有一萬多人,對付太平軍先遣隊幾千人綽綽有餘,隻要內外夾擊,完全可以殲滅蕭朝貴的這支勁旅。可是城內的三位高官和城外的和春、王家琳兩位總兵都沒有采取積極的軍事行動。鮑起豹一味強調敵軍居高負固,磚牆林立,既難圍剿,又難火攻,不願主動攻擊。
官方人士已經知道向榮又出山了。大家議論道:“向軍門對賊情較為熟悉,不如等他到了之後,與他籌商,再設法圍剿。”這時,長沙方麵得到情報:太平軍主力已從郴州開拔,正向長沙推進。如果官軍能趕在洪秀全到來之前迅速殲滅蕭朝貴所部,自然是最理想的結果。可惜各位高官無法統一意見,大家似乎都等著向榮來拿主意。就這樣一直等到10月2日,才盼到了這位戴罪前來的大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