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軍陸續向廣西省城桂林集結,城內城外的官軍對攻城的太平軍形成夾擊之勢。
1852年5月7日,官軍的總兵和春正在營帳中議事,隻見江忠源一頭闖了進來。和春喜出望外,說道:“江知府來得正好!江兄不會是隻身前來吧?是否帶了勇隊?”
江忠源端起一杯冷茶大口喝著,一邊伸開左手五指示意。把茶水喝幹後,他才說道:“向欽差給我寫信,說烏帥身負重傷。我當即帶了五百人前來。後隊還有幾百人,過幾日就到。”
和春說:“如此好極!我等正愁兵力不夠,沒想到會平添一支生力軍!”
江忠源到達桂林之後第三天,聽說烏蘭泰已死在軍中。他仰天哭歎:“天哪!我本來要倚靠烏公有所作為,也算是報答了烏公,沒想到烏公已先去了!烏公家本赤貧,數代單傳,尚無子嗣,老天令他捐軀沙場,何其不公!”江忠源認定,官軍的失敗和烏蘭泰的戰死都是向榮剛愎自大的後果,此後對這員大將一直耿耿於懷。
劉長佑於5月9日抵達桂林,新舊兩部新寧勇會師,共有一千七百人,在城北紮營。從此江忠源和劉長佑自領一軍,這就是楚勇創建之始。他們自豪地打出了“楚勇”的旗號,藍色的軍旗飄揚在軍營上空。
江忠源和劉長佑一到前線,都主張積極進攻,摧毀敵軍營壘,使敵軍無力攻城。楚勇紮營甫定,便跟隨友軍從飛龍橋進攻古牛山,在大花橋設伏誘戰,擊敗太平軍。5月13日,江忠源得知官軍在城東兵力稍薄,率部轉移到城東鸕鶿洲紮營。他們連續出擊,從貓耳山分路設伏,三麵包圍敵營,斬殺並追溺大批太平軍。
5月15日四鼓,太平軍逼近東門和西門,用槍炮射擊守軍,牽製守軍火力。此為西王蕭朝貴的佯攻之策。與此同時,翼王石達開出動多架四輪檔車乘夜直撲城下,攻勢極為淩厲。守軍大量拋擲火藥火罐,檔車起火,太平軍在火焰中嚎叫翻滾,紛紛敗退。黎明時,太平軍又撲向西南門和文昌門,都被守軍擊退。
江忠源見敵軍攻城急切,認為城內外官軍不能坐待援軍,應該分頭合圍敵軍。他於第二天進城與城內守軍將領商議此事。太平軍恰在此日出動一千多人,從棲霞寺一帶過東門渡河,從花園裏繞過李家嶺,向總兵秦定三部和楚勇撲來。另有幾百名太平軍埋伏在五通廟後麵。秦定三和劉長佑從貓耳山分兩路迎戰,秦定三一通炮擊之後,劉長佑與開隆阿率部從兩邊包抄,部隊呐喊衝鋒,將太平軍逼退。兩路官軍追到城南的大花橋,太平軍紛紛墜入桃花江,淹斃不少。
五十八歲的湖北人秦定三擔心敵軍隔河埋伏,和劉長佑一起喝令部隊站住,撤退到貓耳山後背,等待敵軍反攻。不一會,太平軍果然從花園裏、楊家碑和菜園分頭襲來,每股幾百人。楚勇和潮勇迎擊菜園之敵,博白勇迎擊花園裏之敵,開隆阿迎擊楊家碑之敵。三路官軍一齊殺出,再次擊敗太平軍。官軍又追到花橋河岸,迫使敵人跳河。開隆阿和劉長佑燒毀附近的敵營,餘萬清派兵過河接應,官軍各自返回營壘。
第二天,太平軍出動幾千人從棲霞寺一帶攻撲官軍營地。秦定三和江忠源商議,仍然從貓耳山分路出兵。太平軍從福隆墟橋衝來,官軍在各個小山頭預伏抬炮,令博白勇出擊誘敵。太平軍一員大將手執大黃旗拚死衝來,部隊成一字排開衝鋒。官軍迎頭阻擊,兩邊伏炮齊發,太平軍招架不住,紛紛敗走,但執旗大將挺立不動,兩旁圍繞數十名護衛。秦定三令部隊拋擲火彈,太平軍大將才在護衛簇擁下後退。
秦定三一聲令下,開隆阿和江忠源各帶部隊分路尾追,三麵圍殺,太平軍紛紛倒地,幾十人被俘,撲水過河淹斃者幾十人。官軍隨即將楊家碑和菜園一帶敵營燒毀。
這邊的捷報傳開,官軍各部備受鼓舞,從陸地和水上發起攻擊,太平軍倉皇撤走。
由於楚勇的參與,城外官軍不再消極待援,而是主動出擊,攪亂太平軍的圍局。太平軍窮於應付來自城外的攻擊,對桂林的圍攻已經無望。5月19日,城內外炮聲不斷,太平軍製造攻城的假象,積極準備撤圍北上。夜晚二更後,他們從象鼻山向城內發射火箭,又在文昌門和西門外連續開炮轟城。四更時分,五裏墟圈門腳忽起火光,向榮與廣西巡撫鄒鳴鶴上城查看,發現敵軍已經撤走。
這時候,聖旨已到,鑒於賽尚阿和向榮指揮不力,從永安城放走了太平軍,向榮革職留用,賽尚阿降四級留用。總兵和春頂替向榮成為前線的總指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