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蘭泰於1851年12月下旬再次對水竇發起攻勢,焚燒敵營,搜獲敵軍鑄炮鍋具。各路官軍合力追殺,先後斃敵五六百名。
在這次戰鬥中,“打虎將”開隆阿衝鋒在前,隻帶著十幾人,遇到埋伏,陷入重圍,子彈沒了,箭囊也要空了,十分危急。江忠源在望台上指揮作戰,見官軍前鋒深陷絕境,他知道開隆阿打仗總愛衝在前麵,大驚道:“被包圍的一定是開公。我軍豈能失去這員大將!”他幾步跑下望台,翻身上馬,策馬急馳,殺入圍中,冒著槍炮矢石,將開隆阿救出重圍,兩人並轡而還。
回到營內,開隆阿下馬拜道:“江君救了我開隆阿一命!開某慚愧啊!”
江忠源將他扶起,兩人握手言歡,暢飲開懷,從此成為莫逆之交。
官軍的另一名大帥向榮經過賽欽差的一番勸導,決定不再養病,於12月29日移營永安以北的渟亭,打算配合南路的攻勢,從北路攻擊永安。鹹豐皇帝對向榮表現得非常寬宏,賞給他三品頂戴,令他迅速出兵進攻。
當官軍的二帥在永安城南北就位的時候,城內的太平天國政權發生了一件大事,即“永安建製”。這是太平軍自9月25日攻占永安州城以後最大的軍政建樹,是永安(今蒙山)這座城市永遠都會紀念的事件。
永安建製的結果是,三十七歲的廣東花縣人洪秀全以太平王之尊,為他的追隨者封王拜相。二十八歲的廣西桂平人楊秀清受封為東王,三十一歲的廣西武宣人蕭朝貴受封為西王,二十九歲的廣東花縣人馮雲山受封為南王,二十八歲的廣西桂平人韋昌輝受封為北王,二十歲的廣西貴縣人石達開受封為翼王。三十歲的廣西桂平人秦日綱和三十五歲的廣西平南人胡以晃等人,分別被任命為天官正丞相與春官正丞相。胡以晃是江忠源的勁敵,日後江忠源將在安徽的廬州喪身於他指揮的攻擊之下。
這時候,廣西的二十多支造反軍大多數都被長沙人勞崇光所率領的清軍消滅,隻剩下洪秀全的太平軍。但這支孤軍越戰越強,以至於“永安建製”,打出了國號,自成另一政府,要將大清王朝取而代之。
顯然,太平天國的高層是一個年富力強的領導集團,而且是由廣東人和廣西人所主宰的。如果他們真是為了天下蒼生而戰,並且能夠精誠團結,天下似乎沒有什麼力量,包括湘軍在內,能夠阻止他們取得為清廷所把持的中國政權。
永安建製和官軍大帥南北夾峙,為1851的湘軍史劃上了句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