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閱讀吧
打開小說閱讀吧APP
閱讀更多精彩小說內容
目錄
設置
客戶端

7

曾國藩的預言是正確的。江忠源於1845年南歸,回到家鄉,便做了一件對後世影響極大的事情:聯絡鄉紳,舉辦團練。世上有兩類人最怕社會動亂,一類是掌權者,另一類就是有錢人。所以遏亂於未然之中,這兩類人最有積極性。江忠源身為一介草民,沒有辦法動員掌權者,但是在有錢人的圈子裏卻很有麵子,因為他是新寧的第一個舉人。所謂有錢人的圈子,就是地方紳士的圈子。江忠源請鄉紳們出錢,由他來舉辦團練。鄉紳鄧樹坤和鄧新科響應最為積極。

江忠源在鄉紳擁戴下成了團練的領袖,在治安方麵具有很大的話語權。他與鄉親們約定一條:不得加入會黨。每到月初,他便召集各村的丁壯灌輸忠孝禮義,教授兵法技勇,暗中采用兵法管理團丁。幾個月後,他的家鄉秩序井然。

團練是曆朝曆代都有的基層民兵組織。大致上都是由鄉紳出錢,由熱心人召集本鄉青壯年操練,在家鄉遭到侵犯時保衛桑梓。團練的實力如何,取決於執行人的能力和投入。江忠源勸了捐,拿到了辦團的錢,是很賣力氣的。不單是賣力,還有熟讀兵書的功底,按照兵法辦事,能夠建立比較嚴密的組織,規定了一套列陣和搏殺的訓練方法。所以他組建訓練的團勇不是烏合之眾,而是比官軍更有戰鬥力的武裝力量。

粵北和湘南屬於同一個社會生態圈,活躍在廣西的會黨對湖南的寶慶府所轄地區產生了很大的影響。江忠源見會黨蠢蠢欲動,便以民兵首領的名義公開禁止會黨活動,搜捕本地會黨治罪。

江忠源建立的武裝力量,三年後在實戰中檢驗了戰鬥力。

184年10月,新寧黃背峒的瑤族人雷再浩領導棒棒會的兩萬多人在黃背峒和滑溪等根據地部署了兵力,議定於當月26日在新寧和廣西全州集結武裝舉行暴動,立即進攻新寧縣城。新寧縣令李博忽然得到線報,稱雷再浩打算奪取縣城。他連忙召集各鄉的鄉勇守城,同時把鄉紳們召來商議對策。

“各位鄉賢,本縣獲悉逆賊要來攻打縣城,本縣兵力不足,有勞各位回去增募鄉勇,協助官軍扼守要隘,配合本縣杜絕縣城內外往來聯係,搜捕奸細。”

江忠源道:“大人不必擔心。江某不才,平日裏卻也注重團練鄉人,對付雷再浩一夥綽綽有餘。”

李博道:“江兄有如此把握?”

鄉紳鄧樹坤道:“大人,岷樵兄三年前從京城回家,便在楊溪村大辦鄉團。每到月初,召集各村丁壯灌輸忠孝禮義,教授兵法技勇,用正規軍的辦法管理團丁。幾個月後,家鄉就秩序井然了。”

“如此說來,江兄也懂兵法?”李博還是不大放心。

江忠源朗聲說道:“忠源平日裏讀過幾本兵書,辦鄉團時也有用到之處。”

鄉紳鄧新科道:“岷樵兄的鄉團絕非臨時湊拚的烏合之眾。楊溪鄉團組織嚴密,列陣搏殺都有章法。”

江忠源聽到自己的行事有人讚賞,頗為激動,起身說道:“不才常對鄉人說,國家已經有了二百多年的和平。新寧處在湖南和廣西交界之處,又是大山之間,容易滋生不法之徒。官府畏首畏尾,不敢過問。山區漢族和瑤族雜處,又與廣西五排相連,一旦生亂,是很危險的!忠源與父老商議,跟鄉人約定一條:不得加入會黨。忠源進城之前已撰得一文,闡述嘉慶初年官府剿滅川湘教匪的始末,勸諭新寧子弟不要加入會匪,免招殺身之禍。請大人散發。”

李博聽了這些鄉紳的話,覺得有些刺耳。他們分明在指責官府治民無方,剿匪不力。但他此刻顧不上麵子了,趕緊說道:“如此甚好,就請岷樵兄將鄉團調來縣城,協同防守。”

江忠源說:“李大人,依忠源所見,對付雷逆,不能光是防守,還得進攻才是。大人若能召集官兵,忠源願領鄉團一起進攻黃背峒賊巢。”

1847年10月20日,雷再浩在黃背峒和滑溪等地集結會眾,揭竿起事,當即將造反的漢民與瑤民組編為五營部隊,雷再浩與廣西的李世德任總統領。

雷再浩沒有料到,官軍比他行動更快。就在這一天,李博與江忠源、鄧樹坤、鄧新科等人從新寧南鄉的盆溪、肖弓灣及水西一帶,率鄉勇二千多人,分路進攻黃背峒。雷再浩剛剛組建好部隊,就聽得山口炮聲隆隆。

探子來報:“官軍來勢洶洶,兵力不少!”雷再浩想:看樣子官軍是有備而來,老子不能硬拚,隻好暫避鋒芒了。他一聲令下,會眾轉移到全州莊塘,與李世德會合。

李博率官兵闖入黃背峒,發現是空寨一座,氣急敗壞,下令放火燒寨,焚毀雷再浩的住房,繳獲全部軍資財物。

李博和江忠源此舉把會軍趕進了廣西,新寧暫時已無危險。廣西官軍可就倒黴了,雷再浩憋著一肚子氣,在廣西連連攻擊,大敗廣西官軍。雷再浩在廣西得了手,還是想殺回老家,便扭頭向新寧進發。他對會眾喊道:“攻下侯家寨,就直殺縣城!”

雷再浩以為新寧官軍料不到他會突然殺個回馬槍,沒想到江忠源已經算到他有這一招,毫不鬆懈,率領鄉勇據守要隘,切斷了他的供應。江忠源比雷再浩更狠,沒有等到對手殺回,便主動出省向廣西進擊。他率領一千多名鄉勇,加上幾十名官軍,與雷軍遭遇,發生激戰,相持不下。雷再浩無法返回新寧,隻得折回廣西的莊塘根據地,暫時占據一些村莊,以事休整。

江忠源在首次維穩作戰中表現出來的主動性和進攻性,是19世紀中國軍隊最缺乏的作戰精神。中國軍隊的守勢作戰模式,是在圍城遍布全國的環境下形成的。中國的城市四周都圍著城牆,從縣城、州城、府城到京城都是如此,所以中國以圍城之國而著稱,而中國官方的軍隊在維穩作戰中總是以守城防禦為常態,攻擊戰和運動戰的能力很少得到實戰的訓練。與中國相仿,歐洲到處是城堡之國。由於封建割據和戰爭,封建領主為了保證自己和臣民的安全,要依靠城堡來作為難以攻破的壁壘。城堡在歐洲起源很早,到了中世紀更是如雨後春筍一般興起。所以在中世紀,城堡防禦也是歐洲封建軍隊的作戰常態。但是到了14世紀,歐洲的情況變化了,城堡隨著封建割據的削弱而開始衰落,歐洲的軍隊在野戰方麵有了長足的發展。而中國的圍城到了19世紀還是那麼多,所以中國的官軍還是習慣於守勢作戰,缺乏攻擊性和機動性。如果一群人呆在一座圍城裏也可以稱為“宅”的話,那麼中國的官軍可以說全都是“宅軍”。江忠源率領的鄉勇卻不是“宅軍”,而是活躍的軍隊,在初試鋒芒時便表現出了大不同於官軍的作戰精神和作戰方法,所以連機動性很強的造反軍也不是他的對手。江忠源的這種作戰風格先後為湘軍大將王錱、李續賓、左宗棠等人繼承發揚,使得以機動性見長的太平軍也不得不把湘軍視為勁敵。江忠源在他的第一次作戰中軍事風格是迅猛有力的,所以他總是比雷再浩快了一步,屢次壞了雷再浩的好事。雷再浩咬牙切齒,發出狠話:“抓到江忠源,老子要把他生吞活剝!”

雷再浩沒有嚇到江忠源,卻嚇壞了江忠源的母親。她聽說兒子樹了死敵,叫人找他回家避禍。江忠源對來人笑道:“毛賊怎能害到我!”但他不願讓母親擔心,留下鄉勇扼守要隘,自己返回縣城協助李博守備。

新寧縣城已無危險,可是雷再浩不時派特務到城裏製造恐怖氣氛。一天夜裏,縣城居民紛紛傳說雷再浩已殺到城外,城裏人心惶惶。江忠源知道這是謠言,顧自在縣衙裏安睡。不一會,鄉勇抓到雷再浩手下的兩名特務,綁來縣衙,請知縣發落。

李博說:“先關起來,聽候本縣訊問。”

江忠源聞訊,連忙找到李博,說:“李大人,不可!如今人心浮動,居民驚惶失措。必須立即將這二人處死,才能警示亂民不要造謠生事,否則會另生變故。”

李博不想民心浮動,下令處死兩名特務,城內立刻恢複了安定。

江忠源處處當機立斷,在非常時期,采用霹靂手段,不惜違反司法程序,也不按律量刑,而是輕取人命,雖然取得了立竿見影的效果,卻給他掙來了“江屠夫”的惡名。曾國藩後來在長沙殺了不少人,得了個“曾剃頭”的外號,和江忠源的做法一脈相承。江曾二人敢於任事,不惜名聲,亂世中采用重典,在中國曆史上司法觀念的流派中可以找到法家理論為依據,與儒家倡導的仁恕疏導之道頗為抵觸,這是儒生治國用法家手段應急的事例,可見江曾二人都不拘泥於一家之見,很有點不管黑貓白貓隻要抓到耗子就是好貓的味道。所謂菩薩心腸,雷霆手段,說的就是他們這種處事方法。

由於江忠源主動和廣西官軍配合作戰,大大局限了雷再浩的活動範圍。棒棒會雖然武力雄厚,卻鬥不過比正規軍更有戰鬥力的新寧鄉勇。雷再浩遇到了江忠源,是遇見了天生的對頭。他感到力不從心,為了保全實力,決定把主力再次轉移到五排,重建那裏的根據地。

五排位於全州、新寧、城步三個州縣的交界之處,群山縱橫百裏,四麵懸崖峭壁,形勢險要,易守難攻。雷再浩攻克瓜嶺,進入五排,分兵占據附近各村,為建立根據地做準備。他鬥不過新寧的鄉勇,就去捏廣西官軍的軟柿子,一仗大捷,斬殺四十多人。雷再浩軍勢大振,官軍望風披靡,隻有江忠源的鄉勇在前線支撐。

廣西巡撫鄭祖琛坐不住了,嚴令全州駐軍大力防堵。湖南巡撫陸費瑔也向新寧增兵,把長寶道楊炳坤派到前線。各路官兵齊集,實力雄厚,還有副省級大員坐鎮指揮。但是官軍個個都懂得珍惜自己的生命,老是往後躲,打前鋒的仍然是江忠源等人的鄉勇。

江忠源決定對造反軍各個擊破,先打李世德,消滅雷再浩的廣西盟軍。他和鄧樹坤、蔣啟華等人集結一千多名鄉勇向廣西會軍據點進擊。李世德部遭到襲擊,猝不及防,被動挨打,三十多人被俘,其中有雷再浩的妻子藍禾妹。李世德憤不欲生,自縊而死。

雷再浩從五排馳援不及,隻得收編李世德的部屬。由於根據地的大門已被官軍占領,他不得不放棄五排,率部轉戰廣西境內。一到廣西,雷再浩就有了生存的機會,他第三次戰敗廣西官軍,軍威重振。

官軍的大官心裏發虛了,楊炳坤和總兵英俊打算請調湘西勁旅鎮筸兵來增援。江忠源聽到消息,心想:殺雞焉用牛刀?他對兩位大員進言:“楊大人,英大人,對付雷逆遊匪,何須興師動眾?外來的兵將不熟地勢,倘若小有所失,翻令賊勢坐大。”

楊炳坤逼問道:“新寧鄉勇能否擔此重任?”

這分明是要江忠源承擔全部責任,江忠源並不擔心,索性大包大攬,向楊炳坤打了包票。他還擔心楊炳坤有顧慮,回到住處,將自己的看法形成文字。楊炳坤決定讓他一試身手,按下請求援兵之事。

江忠源的性格不是大言喜功的一類,他的把握是對雷再浩的了解。他知道雷再浩修養不夠,看見牛市就忘了熊市,眼下見廣西官軍不堪一擊,就忘了新寧鄉勇先前的厲害。這是他致命的軟肋。果然,雷再浩的輕敵使他貿然離開根據地作戰,犯了無法彌補的錯誤。江忠源還未出手,他就敗給了廣西官軍,右營大將李佳柏戰死。雷再浩無法返回根據地,陷入四麵楚歌。

雷再浩的會軍在流動中不斷遭到打擊。11月22日,他們躲進董家峒,官軍第二天就殺了過來。兩路官軍分路發起攻擊,雷再浩又折損幾十人,殘部一千多人退到龍塘,三天後又退到鹹水口。廣西官軍尋找了兩天,又摸了過來,從東西兩岸夾擊,殲滅雷部一百多人。

雷再浩逃到灣底,從農民中增募兵員,兵力恢複到一千多人。他們終於開始反省失誤,意識到自己的部隊不善於流動作戰。他們決定再度進軍新寧,到八峒建立根據地。八峒是瑤民居住地區,雷再浩在這裏擁有較好的群眾基礎。此地山高林密,地形險阻,隻要回到八峒,雷再浩就有可能東山再起。

11月29日黎明,會軍趁大霧進軍,從黃瓜衝分兩路猛撲新寧以西的深衝峒,很快擊敗了扼守該地的寶慶官軍與辰州官軍,占據了八峒山地。他令部隊趕緊挖掘塹壕,設卡自守。官軍無力攻堅,隻得退駐石田,與雷再浩相持。

這時候該江忠源出場了。他督率鄉勇四麵圍逼,截斷了雷再浩出兵的道路。雷再浩得不到食物,人心已經浮動。然後,江忠源收買會軍頭目,誘使雷再浩進攻武岡,官軍於1847年12月3日在雷再浩進軍路線上設伏,將會軍打散,一舉俘獲會軍的四十多名頭目。第二天,江忠源派鄉勇搜山,雷再浩所部一千多人投降。

江忠源求見楊炳坤,要求使用霹靂手段:“所俘逆黨,其中勇猛多謀者必須處死!”

楊炳坤不以為然,隻殺了其中幾人,其餘一律釋放。江忠源歎道:“亂民已知官府息事寧人,不懼官兵軍威,還會東山再起!”

江忠源的預言很快應驗。雷再浩敗亡後,影響還在延續,湖南南部邊界不斷有會黨聚眾起事。新寧在1849年10月爆發了李元發的起義,影響湖南和廣西,激發了廣西的會黨起事。李元發以前是雷再浩手下的諜探,他的崛起,正是江忠源預言的死灰複燃。李元發起事的時候,江忠源已不在新寧,但李元發也碰到了天生的對手,那就是江忠源的好友劉長佑。湘南兩種對立的武裝力量,很快給人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造反者勇悍如虎,地方民兵凶狠似狼。虎狼之爭,最後還是鄉勇占了上風。

© 小說閱讀吧, 版權所有

天津每日趣閱網絡技術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