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閱讀吧
打開小說閱讀吧APP
閱讀更多精彩小說內容
目錄
設置
客戶端

6、人生小結與自我鑒定

前文說到,在左宗棠睜眼看世界的時候,其人生發生了諸多變故,令他感慨萬分。他在人世上走過了二十九個春秋(虛歲二十九),接近而立之年,已經完全成熟,雖有辦事大臣的本領,卻沒有一官半職,所以在軍國大業上仍然是一事無成。此時他的心情是矛盾的,既想見用於世,又對現實頗為失望,想在仕途之外享受平民的清閑。

一個友人為他畫了一幅肖像,他凝視著這幅畫,撫昔感今,寫了八首七律詩記述自己的曆程,題為《二十九歲自題小像》。這些詩是一段自傳,像一個小型電視連續劇的劇本,回顧物質匱乏的童年,壯誌難籌的青少年時代,以及懷才不遇的現況。

猶作兒童句讀師,生平至此乍堪思。學之為利我何有?壯不如人他可知。蠶已過眠應作繭,鵲雖繞樹未依枝。回頭廿九年間事,零落而今又一時。(其一)

快三十的人了,還在教小屁孩念“人之初”。人活到這個份上,也該反思一下自己了。都說念書就會有出息,我讀破萬卷,又得到了什麼好處呢?蠶子休眠之後也該作繭了;喜鵲繞著樹枝飛翔,也該有個較高的落腳點了。可是我左宗棠回首過去,飄零二十九載,竟然還找不到一個像樣的舞台!

錦不為幍自校量,無煩詹尹卜行藏。君王愛壯臣非老,貧賤驕人我豈狂。聊欲弦歌甘小僻(史館謄錄,積勞得敘,例與一令),誰能台省待回翔?五陵年少勞相憶,燕雀何知羨鳳凰。(其二)

我左宗棠沒能成就一番大業,無須算命先生來指點前程。君王希望臣子年富力強,本人精力正旺,雖然身處社會底層,仍然胸懷大誌,怎能說是輕狂?要我去當一個小小的謄錄官,辛苦一陣子,自然可以弄個縣令當當,可是誰會願意做了京官以後又回到小地方呢?富豪子弟說我太驕傲,他們胸無大誌,怎能理解高遠的追求?

隻恐微才與世疏,聖明何事恥端居。河渠賈讓原無策,《鹽鐵》桓寬空著書。學道漸知箴快犢,平情敢忘賦枯魚。幽閑歲月都無累,精舍優遊樂有餘。(其三)

我隻是擔心自己的才幹不能見用於社會,當不當官又有什麼關係?賈讓治理水災其實並無良策,桓寬編纂的《鹽鐵論》也隻是空頭理論。我已經知道學習不能如同吃快餐,說話不能直言無忌。不入仕途毫無牽掛,修心養性樂在其中。

十數年來一鮮民,孤雛腸斷是黃昏。研田終歲營兒哺(父授徒長沙先後廿餘年,非修脯無從得食),糠屑經時當夕飱(嘉慶十二年,吾鄉大旱,母屑糠為餅食之,僅乃得活。後長姊為餘言也,傷哉)。五鼎縱能隆墓祭,隻雞終不逮親存。乾坤憂痛何時畢,忍屬兒孫咬菜根。(其四)

父母撇下我們而去已有多年,令我常懷失去雙親的悲痛。我們全靠父親當教書匠的收入養活,可是仍然難得溫飽,有時隻能吃糠餅度日。我縱然能夠用五鼎烹食祭祀父母,卻未能讓兩老活著享用一隻雞。上有無法孝敬父母的憂痛,下有撫育兒孫的艱難,隻能走父親的老路當個教書匠,勉強維持一家人的生存。

機雲同住素心違,堪歎頻年事事非。許靖敢辭推馬磨,王章猶在臥牛衣。命奇似此人何與,我瘦如前君豈肥。來日連床雞戒曉,碧湘宮畔雨霏霏(兄所居,五代馬氏碧湘宮廢址也)。(其五)

二哥,我們都未能實現平生的大誌,過去的歲月命運不濟。我們一個像許靖,未發跡時靠推馬磨為生;一個像王章,在長安求學時生病,窮得沒有被子蓋,隻能睡在牛衣裏。我們兄弟的命運如此乖舛,又有什麼辦法?改天再到碧湘宮來看你,陪你聊個通宵吧。

九年寄眷住湘潭,廡下棲遲贅客慚。嬌女七齡初學字,稚桑於本乍堪蠶。不嫌薄笨妻能逸,隨分齏鹽婢尚諳。賭史敲詩多樂事,昭山何日共茅庵(素愛昭山煙月之勝,擬買十笏地,它日挈孥老焉)。(其六)

我把老婆孩子寄在湘潭嶽母家,已經長達九年。入贅的女婿久久不能獨立,滿心羞慚。大女兒孝瑜都七歲了,已經開始學寫字,小桑樹也開始長葉,可以喂蠶。多虧妻子不嫌我又窮又笨,自得其樂,小老婆也懂得安分隨緣。一家人爭論曆史,唱和詩詞,生趣盎然。盼望有一天能在昭山買下一塊小地,蓋幾間茅屋,就有屬於自己的家了。

旅館孤懷鬱不舒,屋梁見月更愁餘。可憐禽鳥猶求友,獨隔關山隻寄書。楚澤涼風吟別夜,燕台斜日惡初歸。安能飛夢四千裏,人海茫茫一執裾。(其七)

朋友啊,身在旅途,更想見到你。禽鳥尚且要成群結隊,而我們隔著千山萬水,隻能書信往來。我們在洞庭湖的涼風中吟詩道別,在京城的夕陽下依依分手。但願我的夢能飛越四千裏,在茫茫人海中見到你!

唐初身判原無格,漢室侏儒例免饑。仕宦何心爭速化,人材似此不時宜。秋山綴石燈前影,春筍聞雷頷底髭。隻待它年衰與老,披圖聊得認參差。(其八)

唐玄宗為了得到楊玉環,不拘翁媳之禮;小矮人在漢代宮廷裏詼諧逗趣,也能填飽肚子。想要當官何必心急,真正的人材不必如此。燈前的身影,孤獨如點綴秋山的黃石;下巴上的胡子,如聽到驚雷的春筍一般嗖嗖冒出。等到年老衰邁的時候,打開畫卷一看,還能依稀找出當年的雄姿。

湘潭的朋友羅汝懷讀了他的《自題小像詩》,看出了這位友人懷才不遇的悵惘,與之唱和,有心安慰一番:

捂地九州歸指掌,匡時五畝樹蠶桑。

羅汝懷還特意做了注解:

君專治地理學,近又種桑治絲。

左君啊,你兩手就把地球捂住了,天下大勢,盡在掌握之中。盡管如今還未能登上軍政大舞台,可是你在五畝地上栽桑養蠶,不同樣是為了解救百姓的困難嗎?

貽端夫人讀了丈夫的《自題小像詩》,也寫詩唱和,以慰夫心:

清時賢俊無遺逸,此日溪山好退藏。樹藝養蠶皆遠略,由來王道重農桑。

相公啊,像你這樣的才俊,是不可能被社會埋沒的。在溪水清涼的山間隱居一陣,照樣能有一番作為。栽樹養蠶都是長遠的規劃,自古以來的帝王,豈不是都很重視農業的發展?

其實何須別人安慰?左宗棠一直未能擺脫貧賤的社會地位,難道這個倔傲的漢子認輸了嗎?沒有。從他一生的經曆來看,他心中總有一股匡時濟世的熱情,驅使他決不向命運低頭。

© 小說閱讀吧, 版權所有

天津每日趣閱網絡技術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