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想去火星,後來與劉元談了一下,他安排我和蘭蘭周末去。隻能在那裏待一天,大致觀光一番,因為眼下這個季節火星多風沙,待得越久越冒險。
周末,我一起床就聽到蘭蘭的聲音:“懶蟲,快起床。”
抬頭一看,蘭蘭早已不在身邊了,原來剛才播放的是房間控製PC中的留言。我趕忙起來,廚房裏蘭蘭燒好的早餐已經擺放在桌子上了,又是火腿煎蛋和牛奶麵包。坦率地說,我對這兒美式的三餐膩味極了,早都想換換中餐口味了,可是蘭蘭學得真慢,包餃子就教了一周,不過學會以後倒是包得既好又快,劉元說她是適應性學習,也就是她正以三歲兒童的智力學習。吃完早餐我走進客廳,蘭蘭正在裏麵收拾旅行包、太空帳篷以及急救包什麼的。我們出門時,劉元那輛小型的時空穿梭車已經候在門口多時了。劉元沒來,他這幾天正忙著去某個外星采購東西。上車後蘭蘭動了幾個按鈕,車子駛動了。
我問:“到火星需要多長時間?”
蘭蘭望望電腦屏幕:“大約兩個小時?”
“那麼快,這輛車時速多少?”
蘭蘭回答:“它的時速並不高,隻是它是穿越‘蟲洞’到達火星的。”
“蟲洞是什麼?”
“是一種被折疊的時空。”
我迷迷糊糊地睡了一覺,醒來的時候在車載電腦的屏幕上看到了火星的紅色身影。
“火星就要到了。”蘭蘭提示我:“注意這段時間會顛簸得很厲害。”我設置好安全保護裝置,睜大眼睛,等著飛船進入火星。
我看到了一片綠色,真的,我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雖然不大,但那確實是一片鬆林,穿上宇航服下了車後,我發現地表還有苔蘚。再往前是一片冰湖。迎接我和蘭蘭的是幾個真正的鐵殼機器人,不鏽鋼的外殼閃閃發亮,蘭蘭似乎用機器方式在和他們交流,大致是安排一些旅程問題。直到現在我仍然認為蘭蘭並非機器人,嚴格地說,應當屬於設置了生物芯片的克隆人。他們的生活基地在附近的一座山洞裏,進入前還要通過一道密封艙,然後裏麵是大氣環境。我們粗略地吃了些食物,在山洞裏轉悠了一會兒,睡了個午覺。我問蘭蘭什麼時候開始在火星上種樹的?蘭蘭回答說早就開始了,正在逐步地改善火星上以二氧化碳為主體的大氣層,第一步引進一些小型動物,比如昆蟲和魚龜類什麼,漸漸的開始培育哺乳動物。火星上晝夜溫差很大,睡完午覺出去時我看到外麵的冰麵已經溶化為波光粼粼波濤洶湧的大湖了。我們乘坐的是類似於吉普車似的越野勘探車,不但敞篷,居然還有6個輪子,司機位置是一個鐵盒子,裏麵是自動駕駛係統。
蘭蘭說我們先去看看火星的史前遺跡,是一個巨大的類似於金字塔的建築,附近還有巨大的獅身人麵像。於是車子一直向基地的正南方向開去,車子速度不慢。不多久地平線上顯現出一排巨大的山嶺。
駛近金字塔的途中,我發現一路上地表已經開始有稀疏的苔蘚,而且不時還有小型的昆蟲跳動,看來劉元他們改造火星環境的目標是逐步實現了。金字塔形建築不知道是什麼時候什麼外星人建造的,也可能是史前文明的火星人或者地球人建造的,劉元他們科考的結果是一座史前陵墓,但由於沒有先進的考古技術,一直未敢加以深入挖掘。旁邊是一座巨大的丘陵,但從高空俯瞰的結果其實是一座人麵像。太空帳篷其實是一座折疊的壓縮氣密艙,密封性能很好,打開後進入,密閉上門再打開供氧以及空調係統即可。我們進去後,在隔離間裏脫掉厚厚的宇航服。
進入室內後,打開小桌子以及便攜冷藏儲物餐盒,拿出餐具,開始享用午餐,火星上是低重力環境,覺得觸手所及什麼東西都輕。
我們通過帳篷外的攝像裝置以及投影儀、幕布,瀏覽外麵的火星風光,影像很清晰,甚至能夠調節觀看遠景以及放大看細節。外麵正在起風沙,不過太空帳篷的磁錨固定係統很結實。我們等待著,打算風沙停息後就返回。
在搖搖晃晃的帳篷裏撫著蘭蘭圓潤的肩頭,忽然感覺自己正在一點點愛上這個機器人。我們擁抱著迷迷糊糊地睡了很久,醒來的時候已經是黃昏,從窗子裏可以看到火星上的日落景象,風沙已經漸漸平息了。火星上的日落由於大氣層稀薄,總覺得天黑得特別快,而太陽的光線並不漸弱。我推醒了蘭蘭,她也眺望了一會兒,說趕緊回去吧,天黑後火星會變得很冷。
她設法用中微子裝置跟基地聯絡,不一會兒,一輛載貨的運輸車駛近,用機械臂將太空帳篷裝載上,一直開回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