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大發提拔為縣委常委後搬到縣級幹部住的四室兩廳去了,他工作很忙,我難得見到他了。
有一天傍晚,宮大發打電話給我,要我帶《歲月如歌》和《雄鷹在召喚》兩本書去他辦公室一趟。我到宮大發辦公室的時候,他還在看文件,示意我稍等。縣委辦主任要求挺高的,既要當好“幕後人”,又要當好“過濾器”,還要當好“潤滑劑”,要發揮承上啟下、聯絡內外、協調各方的重要作用,形成工作合力,提高工作效率。宮大發文化水平不高,但聯絡協調能力一流,他絕對是個出色的縣委辦主任。宮大發以前留的是板寸頭,現在蓄了個大包頭,他滿麵紅光,氣宇軒昂,與過去的憨態判若兩人,一眼望去頗有領導氣質。
宮大發說蔡望深要見我,要我順便把兩本書送給他。宮大發的辦公室與蔡望深辦公室對麵,他敲了一下門,熟練地用鑰匙打開門,然後把我介紹給蔡望深,幫我泡了杯茶就退出去了。我將書送給蔡望深,蔡望深簡要問了一下我的基本情況,勉勵我繼續努力,創作出更多更優秀的作品。
“蔡書記見我什麼意思?”從蔡望深辦公室出來後我雲裏霧裏不知何意。
“我向蔡書記推薦了你,蔡書記計劃讓你當文聯副主席。”宮大發道。
“我這人不是當官的料,你這是何必呢?”人都是有虛榮心的,我口裏這樣說,但心裏還是挺高興的,畢竟一頂文聯副主席的帽子可以給我裝裝門麵。
“誰是天生當官的料?”宮大發嚴肅道,“當時誰都不看好我當縣委辦主任,我現在不幹得很好嘛!你當了文聯副主席,接觸麵更廣,視野更寬,說不定能寫出更多更好的作品。”
“謝謝二哥!”我真誠道。我從來沒想在仕途上發展,倒是宮大發有機會不忘提攜我。
“我們是兄弟,幫你就是幫我。”宮大發笑道,“你要謝我就幫我物色一個秘書,前提是文字功底過硬,尤其是要誠實厚道。”
我在縣文聯工作,是《綠洲》報的編輯,對全縣文字功底過硬的年輕人了如指掌。雄江二中鐘厚禮老師的賦寫得很好,能寫賦之人寫一般的公文更不在話下。鐘厚禮和我是老鄉,他的特點就是勤奮厚道,和宮大發很搭,於是我將鐘厚禮推薦給宮大發。
不久,縣委召開全縣機關作風建設動員大會,縣委常委、縣委辦主任宮大發作了動員報告。宮大發的報告主題鮮明、層次清晰、文采飛揚。報告中所有小標題都是押韻的,分析問題有血有肉。如談到作風的差距,他指出:“有些幹部浮躁不實,表現為言語上狂風暴雨,行動上微風細雨,甚至隻說不做,習慣於‘玩空手道’‘練假把式’。”報告的水平很高,是難得的好報告,我一聽就知道是出自鐘厚禮的手筆。宮大發做報告慢條斯理,聲若洪鐘,很有韻味,最後他說:“希望大家真正少一些空洞的言語,多一些實幹的行動,從心開始、從真入手、從實做起,以改進工作作風的新成效全力打贏作風建設攻堅戰!”
宮大發善於取長補短,配個高水平秘書彌補自己的短板。他的報告旁征博引、引經據典、形象生動,所有聽了他報告的人都說他水平高。
有人說縣委書記和縣長好比是夫妻關係,一個家庭有兩個主角,他們目標一致,分工協作共同打造幸福生活。夫妻關係是靠感情維係的,然而工作中縣委書記和縣長之間沒有感情維係,多數靠事業維係,因此很難達到步調一致。蔡望深與喻長河的關係就不太融洽。蔡望深年紀輕風格偏激進,喻長河年紀大作風較保守,蔡望深確定的一些大政方針政策喻長河不是認真去抓落實,於是蔡望深幹脆將喻長河撂在一邊,自己帶著一幫人去抓,久而久之形成激進與保守兩大陣營。喻長河工作保守,但卻將財權和人事權牢牢攥在手中,有的單位用錢他大筆一揮,有的領導解決小孩就業他樂得做個老好人,於是他身邊籠絡了一大批人,大有和蔡望深分庭抗禮之勢。
最近有一幫人專門告蔡望深的狀,弄得蔡望深很被動。告狀者反映蔡望深獨斷專行、作風粗暴、任人唯親、以權謀私等。市紀委派人來調查,這些問題大多是捕風捉影,有的更是子虛烏有。如蔡望深在大會上批評財政局索拿卡要,這算不上作風粗暴;還有任人唯親致使柳文豪憤而自殺一事,經調查蔡望深和宮大發之間沒親戚關係,在民主推薦中宮大發得票第一;提拔我更是慧眼識珠,因為我是省作家協會會員,出版了兩部作品。市紀委雖然還了蔡望深清白,但蔡望深調離的傳言卻在坊間迅速流傳開來。
宮大發看在眼裏急在心裏,他知道蔡望深是個幹實事的人,他想將告蔡望深黑狀的人揪出來,以維護蔡望深在縣裏的權威。不久,市委組織部對縣處級領導班子和領導幹部進行屆中考察,除了測評之外還要進行談話。談話的地點設在縣政府招待所,宮大發在兩個談話間悄悄安裝了針孔無線監控攝像頭,監控每個談話對象的談話。經過監控,宮大發發現財政局長和人事局長對蔡望深意見最大,反映的情況與告狀信的內容幾乎一模一樣,他們還將喻長河說成完人,表達了讓喻長河取代蔡望深的觀點。
宮大發知道安裝針孔無線監控攝像頭不妥,但為了維護蔡望深的威信和影響,他無所不用其極,大不了回家種地。
蔡望深得知談話內容後,氣得直捶桌子,要宮大發馬上通知紀委書記來他辦公室。蔡望深氣的是他站在工作的角度批評財政局索拿卡要,約談人事局長防止以權謀私,他們倆不是幡然醒悟而是懷恨在心,他不想再給他們機會了。蔡望深手上有幾封反映財政局索拿卡要和人事局長以權謀私的信件,他交代紀委書記嚴查。
經查,財政局有兩個股長各索賄萬元,兩個股長進去後交代局長貪汙公款二十萬元。人事局去年轉編二十二人,除十個是集體研究外,其餘十二人均存在以權謀私現象,紀委將這些人叫去詢問,才知人事局公開賣事業編,一個事業編十萬元,其中局長得六十萬元,分管局長得二十萬元,縣長喻長河也得了四十萬元。這兩個窩案在縣裏刮起了廉政風暴,喻長河被市紀委雙規了,財政局長、人事局長被縣紀委雙規了。
廉政風暴過後,蔡望深在縣裏的威望達到頂峰。
不久,縣委副書記接替雙規的喻長河出任縣長,宮大發升任縣委副書記。
宮大發有一個習慣,每天騎自行車上下班。
那天我騎自行車剛出門,看見前麵一個熟悉的背影,我加快速度追上去。“二哥,你一個縣委副書記騎自行車上下班一點派頭都沒有,人家科級幹部都有小車接送。”我調侃道。
“我就一農民出身,擺那麼大譜幹什麼?”宮大發不屑道。
宮大發很樸實,他仍然把自己當成一個農民。
“這不叫擺譜,這是你的政治待遇。”我糾正道。
“我早上不活動活動很難過。”宮大發實話實說,“在部隊早上要訓練,在村裏早上要下地幹活,在鄉裏我早上騎三輪車買菜,在政府辦我一大早到食堂盯著,再不鍛煉我都快成廢物了!”
宮大發騎自行車上下班拉近了他與老百姓之間的距離,大家從內心覺得他很親近,願意向他袒露心扉。每天都有人攔住宮大發的自行車,向他反映這反映那。宮大發不厭其煩,能解決的及時解決,不能解決的耐心解釋,化解了許多社會矛盾。後來,蔡望深幹脆讓宮大發分管信訪工作。宮大發是農民出身,他總是從底層角度來看問題,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法符合群眾的意願,一些看似很複雜的問題在他手上如庖丁解牛,迎刃而解。
有一次一個農民到縣裏告村支書扇了他一個耳光,他要村支書當著村民的麵向他賠禮道歉。村支書家人多示眾,在村裏強勢慣了,他說:“你去驗傷,多少錢我都出,賠禮道歉不可能。”扇了個耳光肯定驗不出傷來,這事從鄉裏鬧到縣裏,剛好宮大發接訪,他對村支書說:“你是個黨員幹部,打人是不對的,向人家賠禮道歉理所當然。”村支書說,哪怕這個書記不當,他也不會賠禮道歉,他丟不起這個臉。談到傍晚,村支書掏出兩百塊錢扔給那個農民,說算是對他的補償。那農民不肯要,說就要村支書賠禮道歉,雙方陷入僵局。村支書勃然大怒,躥上去要打那農民。宮大發一把揪住村支書的衣襟,重重地給了他一個耳光,將村支書鼻血都打出來了。村支書摸摸鼻子,哭喪著臉道:“你一個縣委副書記怎能打人呢?”宮大發怒斥道:“我打的就是你這欺壓百姓之人!”他同樣將兩百塊錢砸在桌上,強硬道:“我不會向你道歉的,你拿錢滾蛋!”說完揚長而去。那村支書被宮大發打醒了,認為自己不該仗勢欺人,回去果然向那農民賠禮道歉,雙方盡釋前嫌。後來兩家關係處得不錯,有一次那農民突發急病,村支書親自將病人送到縣醫院搶救,救了那農民一命。
宮大發在縣委分管信訪工作後,連續兩年實現省市“零上訪”。宮大發在全省信訪工作會議上作典型發言,他們縣被評為“全國信訪係統先進集體”。不久,一篇長篇通訊《以人民為中心鑄就兩年“零上訪”—“單車書記”接訪紀實》刊載在省報的頭版,通訊詳細介紹了宮大發騎自行車上下班,堅持“把人民群眾當家人、把群眾來信當家書、把群眾訴求當家事”的“三家”工作法。通訊的作者就是那告狀農民的兒子。年前,宮大發當選“全省十佳好公仆”,並在全省巡回宣傳。宮大發走出縣城,成為全省的名人。
縣文聯舉行新春茶話會,宮大發分管縣文聯,我出麵邀請,他爽快地答應參加這個活動。在茶話會上,一些作家、書法家、畫家頻頻向宮大發表示祝賀,宮大發謙虛道:“我就一公仆,你們才是人才。與你們相比,我十分渺小,簡直不值一提。”
宮大發不是說假話,他心裏就是這麼想的。雖然他是縣委副書記,我是文聯副主席,但他一直認為我是個人才,認為我比他有能耐,對我特別地尊重。
在人生的舞台上,謙虛很重要,用一種謙虛的姿態行走在平凡的人世間,其實是一種修行,是一種人格曆練的積蓄。很多人不能正確認識自己,認為老子天下第一,好像全世界都欠他的。看到宮大發這麼謙虛,我特別地開心,他沒被成功衝昏頭腦,這是他繼續前進的基礎,他未來的路將會走得很遠。
果不其然,春節剛過,宮大發便被任命為縣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