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十首
等
等一趟公交要半個小時
等一場花開要一年
等你過了頭七,上了山
戒了飯,打了碑,要三年
等父親寫好回憶錄,要十年
等我回到故鄉
等兒孫滿堂,要三十年
等十隻土雞生成,等你挑上城
等做好午飯,用保溫盒裝好
等不識字的你穿過陌生的街道
等我走過老家的屋簷
等你喚我的乳名,要來生
清明
父親與爺爺強了一輩子
他們唯一的親密時光
就是父親給爺爺剃頭的時候
那時,父親拿出剃頭刀
小心仔細地給爺爺刮光頭
掏耳朵,刮胡子
爺爺微微頷首,一臉愜意
現在,父親小心仔細地
割掉爺爺墳頭上的雜草
動作輕柔,滿懷虔誠
就像當年給爺爺刮光頭
掏耳朵,刮胡須一樣
墳頭的經幡微微吹動
似爺爺微微頷首,一臉愜意
2016年除夕
零下三度沒有空調的鄉下房間
七個月大尚認生的女兒
患病半年未曾平躺過的母親
淩晨三點,村莊此起彼伏
燃放的煙花炮竹
調蜂蜜水給母親喝的我
莊子
莊子偏偏不尿富貴那一壺
他擺一個小攤,賣點自織的草鞋
餓得麵黃肌瘦
他說北海有魚會化而為鳥
它的翅膀像遮天的雲
沒吃的了他就去釣魚
他的女人也很簡單
男人選擇了自己的路
她便也風雨相隨,了無怨言
江畔
透過疏疏落落法國梧桐的心形葉子
上午十時的陽光,正好
劈裏啪啦地打在了他的臉上
回憶如小溪艱難迂回在昔日的崇山峻嶺
波浪一層一層不斷推搡
一根彎腰吸露的蘆葦
蟬
陽光是你的巫術
你是那細膩的毛毛蟲
兒時的香椿上
住著一大堆這樣的詩人
毛毛蟲是詩人
就和蟬一樣
我見過那些蟬
小不點的個頭
叫聲異常淩厲尖刻
夏日的午後
我常常被它的詩歌吵醒
它們總是高高在上
嬌柔地朗誦詩歌
你不知道它那神氣
矜持又美麗
它的觸角是八卦的圖案
這是作詩的利器
愛人的聲音
外界寂然無聲
他卻聽見許多聲音
人們在議論
聲音如浪濤洶湧
外界寂然無聲
人們隻聽見
巨大的悶響
來自天宇
此時
世界寂然無聲
他隻聽得見
愛人的聲音
六嶺
在天池山,他一坐就是一個下午
下雨,他氤氳在煙雨中
天晴,他隱沒在暮色裏
更多時候,他獨自麵對這片蒼茫
許是太平寺的鐘聲有了佛性
白鶴的鳴叫響徹朝野
他提筆寫下“江山一覽”“煙雨奇觀”
便潛龍一躍,騰空而上
他來時茫然若失,他走時心如止水
一粒沙子
一粒沙子
是在海水中沉沒
還是在汗水中融化
一粒沙子
是在沙灘中泯滅
還是印在愛人的腳心
一粒沙子
它期盼被風吹起
飄落在遙遠的遠方
啊,一粒沙子
它擔心的,恐懼的
永遠是成為千萬分之
一粒沙子
悼洛夫
想起那年在八中,聽你誦《煙之外》
如今,我在湘江滾燙的濤聲中喚你
而你的名字卻遠在雲之外
邊界望鄉,故國的泥土隻生長眼淚
此時,湘江是一張隱忍湧動的淚水
此時,嶽麓是一座隨風搖曳的經幡
想必,回雁峰前櫻花已飄落如雪
想必,八中校園柳絲已結如愁腸
魂兮歸來,你說,驚蟄之後是春分
如今春分早已過了,清明已經不遠
此後,回雁峰前,湘水河畔
因為風的緣故,你必時時往返
於執立
1981年生,湖南省詩歌學會會員,現居長沙。在《文學界》、《齊魯文學》、《濟寧日報》、《邵陽晚報》、《常德晚報》、《長江詩歌》《中國詩影響》發表詩文多篇。獲首屆國際詩酒大會作品征集現代詩類優秀獎。
於執立詩歌評論小輯
方竹:一粒沙礫的盛宴
於執立先生寫每一首詩,都不會落於凡俗,也不會東拚西湊,更不會生搬硬套。在他的詩裏,你都會出其不意地收獲到一種新奇的立意。並記住他的巧,他的奇,他的新穎別致。
在詩歌的海洋裏,他的詩是一粒沙,但一定是一粒不一樣的沙。那一粒沙,被生活的蚌殼包裹起來,被流失的時間包裹起來,被層層疊疊的痛包裹起來。
從他的《清明》到《2016除夕》, 寫出來的詩,是他釋放出來的一種疼,那詩裏的疼,竟然在寂然無聲時,隱隱作痛,痛及一生。
隻要假以時日,打開他的詩,你會看到他的那一粒沙,已經被痛渡成了一顆珍珠。此時此刻再去讀他的悠悠歲月,讀他的盈盈一水間,讀他滿滿的一顆感恩的心,你又會有不同的收獲。還有最重要的是他會打磨,會裁剪,還會編輯,他會將生活的一個個小細節,小心翼翼地串聯起來,把它們變成美好的樣子。
素素:評於執立詩歌《清明》
這一首詩起篇是細膩溫馨的,也極富畫麵感,讓人感受到親情的溫情脈脈,但從後麵可以看出,作者並沒有直接進入心靈,而是通過兩個相似場景的描述,一種貌似平靜的訴說,抽絲剝繭一般,一下一下撥動讀者心弦,粗粗閱讀,我們就可以看出它雖沒有太多象征和隱喻,卻充分表達了詩歌平靜之下蘊含的波濤,它讓詩歌沉入到了語境深處,出神入化地表達了父親對爺爺的緬懷。但它又不同於我們常見的陷入悲與痛的緬懷詩,它更多給了我們欣慰和積極的心態。一首好詩不僅僅是安慰自己的心靈的,還要讓自身的陽光滲入到閱讀者的體內,作者意識到了這一點,並盡力去做好這件事情。
江邊鴻雁:濃縮的人間親情——讀於執立的詩歌《等》
於執立老師的小詩《等》,計12行。給我的感覺是,文字氣息連貫,一氣嗬成。這種氣息,與標題“等”形成了強烈的感官體驗和張力對比。
“等”字本身,有一絲神秘,有一份憧憬,它卻最需要耐心。不是所有的等待都會如願以償,所以等待的滋味往往並不輕鬆。詩人從“等一趟公交”直到“等我走過老家的屋簷”,囊括了從過去到現在,所經曆的生活點滴和親情點滴。尤其最後一句,“等你喚我的乳名,要來生”,讀罷,已是潸然淚下。文中的“你”應該是指“爺爺”,整首詩沒有出現“爺爺”二字,足見詩人之悲之痛的程度和行文技巧。詩人對逝去爺爺的情感濃縮在12行字裏,濃縮在最後的一聲呼喚裏。飽含深情,水到渠成。
一首語言精煉的詩歌,每一個字都傳遞著它固有的信息,讀者須用心品讀、捕捉。今天恰好讀了一篇關於“詩的含蓄與張力”的文字,也恰好與這首詩歌相吻合。詩人構建詩歌的技巧,含而不露的情感表達,通過最後一句與整首詩歌形成的張力,完成了人生過程中一次痛苦的生命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