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月後,我的氣質和才華有了質的飛躍。
我勤學苦練書法、舞蹈和鋼琴,還閱讀了大量新思想新文化的書籍。
在與貴客的交際中,我也學會了討價還價、審時度勢的本領。
多管齊下,我整個人的氣質和精神麵貌煥然一新。
雖然體重沒怎麼變,但飄逸的儀態和優雅的談吐讓我自帶仙氣,舉手投足體現出大家閨秀的風範。
另外,我的肌膚也在精心保養下愈發細膩光滑,整個人的氣質提升了不止一個檔次。
若不是熟悉我的人,很難將我和從前的程瑤聯係在一起。
我利用在妓院結識的達官貴人打探到各種小道消息,很快積累了一筆資金。
這個周末,我特意來到上海租界。
這裏是上海灘最繁華的地帶,外國人和小資階層雲集於此。
憑借十年的記憶,我很快敲定了一個獨特的創業方向。
那就是開一家手工刺繡店。
這個年代,刺繡店在租界不算新鮮,但大多數都是粗製濫造,毫無特色可言。
它們既沒有宣傳推廣的概念,經營手法也相當原始和單一。
以我的審美眼光和前世的經營理念,我有信心做出全新的高檔刺繡品牌。
我物色到一家地段略偏的店鋪,以很低的價格將其租了下來。
盡管這家店麵積不大,裝修簡陋,但勝在價格便宜。
況且,依我看來,店麵地段並非最關鍵的因素。
我留用了這家店原有的幾個夥計,又高薪聘請了幾位繡娘,然後親自設計店麵布局、繡樣主題。
得知我要開刺繡店,店裏的夥計阿福嘖嘖稱奇。
他出於好心提醒我說:「程小姐,現在開刺繡鋪的洋人那麼多,您這樣做隻怕要賠本呐。」
「你放心,跟著我準沒錯。」
我神秘一笑,很快設計出兩款刺繡品。
一款是以英國國花玫瑰為元素,融合了絲綢之路的異域風情,製成桌布和靠枕。
另一款則以巴黎鐵塔為原型,刺繡在絲綢手帕上,工藝精湛,針腳細膩。
「手藝是真不錯,就是不知道洋人們會不會喜歡。」
阿福麵露難色。
針對店麵偏僻、洋人難進的問題。
我特意設計了一批有天主教元素的刺繡手帕。
並找來一批英國人開辦的教會學校的學生,讓他們在店外用英語宣傳招攬生意。
隻要把洋人吸引進店,我這些別具一格的刺繡自然會打動他們。
開張那天,借助學生們的幫忙,不少外國人慕名而來。
才一上午時間,我的兩款新品就被搶購一空,頗有賣斷貨的架勢。
沒買到心儀刺繡的洋人頻頻向我道歉,說下次一定早點來。
如此盛況完全出乎我的意料,饑餓營銷的效果竟如此之好。
第二天,更多的外國人蜂擁而至。
我的刺繡小店在租界一帶一夜成名,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無數外國名媛、小資情侶爭相光顧,大家都想擁有一件獨一無二的手工刺繡。
趁熱打鐵,我加大了在英文報紙上的廣告投放力度,迅速將小店的名氣打響。
很快,租界黃金地段有一家店麵出租的消息傳來。
我當機立斷,以高價簽下租約,打算在此開設第二家分店。
這家分店要比第一家高大上許多,裝修陳設也更講究。
從選址到設計,從用工到管理,事無巨細我都一手包辦,務求萬無一失。
新店開業當天,人山人海,秩序一度難以維持。
一連忙碌了幾天,局麵才漸漸平穩。
生意越來越紅火,我也早已將自己贖身,離開了那煙花柳巷之地。
偶爾我會在店外的長凳上小憩。
這天,我留意到一個賣報的男生,他身形瘦削,眉宇間透著一股英氣。
從他的談吐舉止,我敏銳地察覺他應是個飽讀詩書的學生。
這男生似乎很想借賣報的機會宣傳革命思想,卻又顧忌頗多。
他三番五次鼓足勇氣想要開口,卻又硬生生地忍了回去。
我暗暗好笑,想來是怕被英國巡捕聽去,沒準會惹上麻煩。
「嘭!」
一陣騷動,賣報男生被一個騎車飛馳而過的洋人撞倒在地。
他手裏的報紙四散飛落,有幾張徑直飄到我腳邊。
我彎腰拾起報紙。
「小同誌,沒事吧。」
我輕言細語地說道。
賣報男生慌忙抬起頭來,我這才看清他的麵容,一時怔住。
往事頓時如電影般在我腦海中閃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