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跟顧南州又開始了第二次冷戰。
從他摔門離去開始,周末都沒有回來。
周六我去了律師事務所跟之前就聯係好的律師詳談了一上午,心底算是有了個底,也拿到了我自認為很公平的離婚協議。
下午我專門去了s店看了一輛適合自駕遊的車子,不管是性能還是外觀都屬於我。
試車的時候,我心裏突然湧出一股沒由來的苦澀。
旁邊的銷售小哥一臉讚歎的誇我:
“阿姨,您真是寶刀未老,看來年輕時你一定很優秀。”
“雖然您說您已經很多年沒有開車了,但你每一步都開的很穩,像一個合格的老司機。”
我笑而不語。
心底卻全是無窮無盡的酸楚和苦澀在不停地蔓延。
跟顧南州沒有結婚的時候,我也是開著車子上下班,像普通的白領女性一樣,奔波在工作中。
閑暇時間也有自己的愛好,不是開著車子去自駕遊、就是去戶外爬山、去茶樓看書。
隻是後來跟他戀愛結婚後,漸漸失去了自我。
以前的時候,被困在家裏伺候公婆,相夫教子,基本上沒什麼出去的機會。
就連顧南州的副駕駛都沒坐過幾回。
後來兒子長大成人,開始帶孫子了,沒有行動不便的兩個老人照顧,也算是有了那麼一點點自由。
隻是一家人出去聚餐的時候,我都是打車趕過去。
很少有人開車來接我,更別提是自己坐車了。
聚餐結束,孩子兒媳忙著送兒媳爸媽回家,顧南州又借口有事情要晚點回家。
不是我一個人帶著孫子打車回家,就是獨自乘公交車回家。
現在想想,方向盤掌握在自己手裏的感覺真好。
起碼想走就走,不用害怕被任何人丟下。
那種所有人都走了,隻有自己還在原地的淒涼感,我再也不想體驗了。
我看好了車子,等著解決了離婚的事情就提車去自駕遊。
拿著離婚協議回家的路上,路過以前工作時經常去吃的那家老火鍋店。
這家店開了太多年了,仿佛恍惚間我都能看見當年穿著漂亮裙子,踩著高跟鞋,長發披肩的自己和同事相談甚歡,進了火鍋店。
一時之間感慨頗多,我很懷念當初年輕時的自己。
也很懷念鼻尖飄香的火鍋味。
於是我學著年輕人一樣,進了這家記不清已經多少年沒有去的火鍋店,給自己點了麻辣鍋。
又點了一堆自己愛吃的食材。
看著桌子上擺滿自己喜歡的東西,心底再一次得到了些許安慰。
我學著年輕人那樣舉起手機拍照,發朋友圈,安安靜靜地品嘗這份隻屬於自己的美食。
隻是腦海裏卻是不由自主的閃現一家人出去吃火鍋的畫麵。
兒媳婦總是第一個點,他點完就是兒子,兒子會記得他爸喜歡吃什麼,卻沒有人記得我愛吃什麼。
我都是跟著大家一起吃,甚至沒有人問我想吃什麼,喜歡吃什麼。
吃飯時,我也總是先顧著孫子,等喂飽了孫子再填飽自己的肚子。
我這一輩子遷就了太多,也吃了太多委屈,唯獨沒有好好為自己活過。
從今往後我不會再去取悅任何人,我隻想過好我自己。
回家的路上,我看見不少人點讚了我的朋友圈。
其中兒子還在下麵評論了一句:
【媽,你一個人倒是瀟灑,我爸被你氣的吃不下飯。】
嘴角苦澀上揚,心底全是密密麻麻的酸楚,對於這個兒子我什麼都不想說了。
我不想再因為任何人而影響自己的心情。
顧南州別說是被我氣的吃不下飯了,就算是餓死了也跟我無關。
回家後洗漱完敷了個麵膜躺在床上,我翻看著手裏的離婚協議,準備發到家庭群裏。
但卻率先看到了兒子的朋友圈。
他發了一大堆桌子的美食,我點開圖片時發現是實況圖。
我看到了兒子拍攝照片時,那個漂亮的李慧玲就坐在我的丈夫顧南州身邊。
她溫柔端莊,仿佛電視劇裏的大家閨秀。
顧南州則彬彬有禮,寵溺的夾過肉主動剔去肥的,再將瘦肉放進她碗裏。
顧南州體貼道:“慧玲,你嘗嘗,多年沒做飯了,我的手藝還合不合你胃口?”
“你的小孫子你不用擔心,我來喂他。”
兒子也在一旁嬉笑不已:
“李阿姨,今天算是托了您的福,不僅吃到了我爸親手做的飯,我那個項目經過您的引薦後也順利拿下了。”
“我在這裏敬您一杯,感謝您對我工作上給予的支持。”
他們相處的很和諧,不知道的還以為他們才是一家人呢。
在一起三十年,顧南州從來沒有進過廚房,更別說主動幫忙帶帶孫子,給孫子喂喂飯了。
我以為他隻是不會這些,想不到要去做這些。
隻是沒想到,自己到頭來就是個笑話。
他不是不會,而是不願意為我去做!
再看我的兒子,周四那天晚上吵的不可開交,他也知道了,他的爸爸瞞著我和這個女人糾纏了30多年。
他明明知道是這個女人破壞我的婚姻,知三當三。
可他依舊對她尊敬不已。
又或者換種說法,我的兒子可能早就知道了這個女人的存在。
他不僅僅選擇了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還在幫著他的爸爸千方百計的瞞著我。
從頭到尾,隻有我像個笑話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