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二殿下明昭將我送回了周府。
是的,我從周府發嫁,周府隻宴請了至親,偷偷摸摸地像是做了虧心事。
周家人知道周行之要被困在城郊別院一天,哪怕心中不滿也不敢與明昭嗆聲。
我若有所思,看來明昭的份量比我想象中還要重一些。
皇帝三十有五,膝下隻有一子一女。
聽聞十八歲即位時鬧著要立一男寵為後,群臣駁斥,甚至有禦史試圖死諫。
多方拉扯之下那男寵不堪重負,自戕了事,皇帝消沉了很長一段時間。
後來朝臣退了一步,隻要皇帝留下子嗣,他們便不再幹涉皇帝後宮之事。
不知是皇帝體弱還是後宮風水不養人。
嬪妃好不容易懷孕後不是莫名流產便是出現各種意外。
生下來的大皇子一場天花落了個滿身疤,最後一路磕磕絆絆平安長成的孩子竟然隻有明昭。
皇帝和朝臣皆冷了心,皇帝不再往妃嬪宮裏去,隻宿在自己寢宮與男寵的住處。
“慰我以好音,期我以明昭。”
皇帝為這唯一長成的孩子賜字明昭。
天下不會有一個滿頭疤的皇帝,所以“明昭”二字的期望不可謂不重。
事實也確實如此,明昭師承兩朝大儒,習君子六藝,學帝王權術。
眾人對此接受良好,不隻是朝中有幾位皇帝的死忠重臣壓陣的緣故。
可能還因為如今連男嬪妃都有了,有女皇也很合理。
明昭要風得風,要雨得雨,京城世家無不追捧。
但世人皆知一向順風順水的二殿下隻在周行之身上折戟沉沙。
周行之容貌極勝,才情過人,自有滿腔抱負。
他不願將來蝸居明昭後宮一角,便對明昭的示好視而不見或處處閃躲。
半年前明昭遇襲,周行之路過,卻還以為是明昭為了引他側目故意弄出的把戲。
他冷笑幾聲後拂袖而去,自然也未如明昭所言去引人來援。
結果明昭受傷,周行之被襲擊之人擄走意圖報複。
帝王震怒於周行之知情不報,延誤時機,致使明昭受傷。
在明知周行之去向後也未派追兵前去將其救回,美其名曰給他個教訓。
周家心有惴惴卻也不敢向帝王求情,最後求到了明昭頭上。
明昭長籲短歎給我來了一封信,托我救人。
我瞧著頌宜巴巴望過來的目光,終是軟了心腸,將人救下。
送周行之回京途中,因他不肯在自己那張臉上做些遮掩,我們遇上不少麻煩。
直到一地方惡霸看上周行之後不顧他的出身也要強要了他。
我晚去一步,彼時他的裏衣剛被撕破。
任他周行之有玲瓏心竅、三寸之舌,也抵擋不了行事魯莽蠢笨、全憑自己心意的狂徒。
脫險後他生了一場大病,本來底子就在前幾月廢了不少,這一病險些沒死路上。
我衣不解帶照顧他至痊愈,他醒來後才開始該偽裝偽裝,該聽話聽話。
以往冷漠的視線帶上了詭異的溫度落在我身上,竟然說出要娶我這種鬼話。
我一個激靈,這人怎麼恩將仇報的。
我雖不知一路上信誓旦旦要娶我的人為何會在他家人麵前說我不堪為婦。
但我也不是很在意就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