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閱讀吧
打開小說閱讀吧APP
閱讀更多精彩小說內容
目錄
設置
客戶端

魯襄公十六年

公元前557年,。

十六年春,葬晉悼公。平公即位,羊舌為傅,張君臣為中軍司馬,祁奚、韓襄、欒盈、士鞅為公族大夫,虞丘書為乘馬禦。改服,修官,烝於曲沃。警守而下,會於梁。命歸侵田。以我故,執邾宣公、莒犁比公,且曰:“通齊、楚之使。”

十六年春,晉國為晉悼公舉行葬禮。太子彪即位,是為晉平公。任命羊舌為太傅,張君臣(張老之子)為中軍司馬,祁奚、韓襄(韓無忌之子)、欒盈、士鞅為公族大夫,虞丘書為乘馬禦。改換吉服,選賢任官,在曲沃舉行烝祭。加強絳都的警備,然後沿河而下,與諸侯在梁相會。

據《春秋》記載,參加這次會見的有宋平公、魯襄公、衛殤公(即公子剽)、鄭簡公、曹成公以及莒、邾、薛、杞、小邾等諸侯。晉平公命令諸侯們互相歸還侵占的土地。因魯國被侵的緣故,逮捕了邾宣公與莒犁比公,而且說他們“與楚國、齊國有使者來往”。

晉侯與諸侯宴於溫,使諸大夫舞,曰:“歌詩必類。”齊高厚之詩不類。荀偃怒,且曰:“諸侯有異誌矣。”使諸大夫盟高厚,高厚逃歸。於是叔孫豹、晉荀偃、宋向戌、衛寧殖、鄭公孫蠆、小邾之大夫盟,曰:“同討不庭。”

晉平公和諸侯在溫地舉行宴會,命各國卿大夫起舞,說:“賦詩一定要和舞蹈相配。”

齊靈公沒有參加會議,但是派來了上卿高厚。高厚的詩與舞蹈不配,荀偃大怒,而且說:“諸侯有二心了。”讓諸侯的卿大夫與高厚盟誓,高厚卻逃走了。於是,魯國叔孫豹、晉國荀偃、宋國向戌、衛國寧殖、鄭國公孫蠆以及小邾國的大夫結盟,說:“共同討伐不尊敬盟主的人。”

許男請遷於晉。諸侯遂遷許,許大夫不可,晉人歸諸侯。

鄭子聞將伐許,遂相鄭伯以從諸侯之師。穆叔從公。齊子帥師會晉荀偃。書曰“會鄭伯”,為夷故也。

夏六月,次於林。庚寅,伐許,次於函氏。

晉荀偃、欒黶帥師伐楚,以報宋揚梁之役。楚公子格帥師,及晉師戰於湛阪。楚師敗績。晉師遂侵方城之外,複伐許而還。

魯成公十五年,許國為了躲避鄭國的侵略,請求將國家遷到楚國的葉縣。現在,許靈公又向晉國提出,想將國家遷到晉國。對於晉國來說,這當然是好事,於是諸侯們展開了遷移許國的行動。不料,遷國隻是許靈公一廂情願,許國的大夫們都不同意,遷國變成了打仗。晉國人讓諸侯都回國去,隻留下卿大夫參加戰爭。

鄭國的公孫蠆聽說晉國將要討伐許國,便輔佐鄭簡公參加討伐部隊。魯國則由叔孫豹陪同魯襄公回國,子叔齊子(字叔老)帶兵與晉國的荀偃會師。《春秋》記載:“叔老會鄭伯、晉荀偃、衛寧殖、宋人伐許。”是為了擺平次序——《春秋》為魯國史書,自己人當然寫在前麵;鄭簡公是諸侯,當然要寫在荀偃前麵。

六月,聯軍進駐林。初九日,入侵許國,駐紮在函氏。

許國在楚國境內。入侵許國,其實就是入侵楚國了。晉國的荀偃、欒黶帶領軍隊討伐楚國,以報四年前楚國入侵宋國揚梁之仇。楚國派公子格帶兵與晉軍在湛阪交戰,楚軍戰敗。晉軍於是入侵楚國在方城之外的土地,再度討伐許國,然後回去。

秋,齊侯圍成,孟孺子速徼之。齊侯曰:“是好勇,去之以為之名。”速遂塞海陘而還。

孟孺子是仲孫蔑的兒子、孟孫氏的繼承人,名速,諡莊,又稱為孟莊子。在魯國,“孫”是貴族的尊稱,能夠綴以“孫”字的世族,隻有季、孟、叔、、臧五家。而且,這五家也不是每一個人都能稱為“孫”,隻有成為宗主才可以。所以,這個時候的孟孺子,還是稱為孟速比較合適。

秋天,齊靈公又帶兵來圍攻成城。孟速攔截齊軍。齊靈公說:“此人喜歡勇敢,我們離開這裏以使他成名。”這叫嘴硬,分明是害怕初生牛犢的勇氣。孟速於是堵塞海陘(地名)的險道然後回去。

冬,穆叔如晉聘,且言齊故。晉人曰:“以寡君之未祀,與民之未息,不然,不敢忘。”穆叔曰:“以齊人之朝夕釋憾於敝邑之地,是以大請。敝邑之急,朝不及夕,引領西望曰:‘庶幾乎!’比執事之間,恐無及也。”見中行獻子,賦《圻父》。獻子曰:“偃知罪矣!敢不從執事以同恤社稷,而使魯及此!”見範宣子,賦《鴻雁》之卒章。宣子曰:“在此,敢使魯無鳩乎!”

冬天,叔孫豹訪問晉國,同時說到齊國的事情。晉國人說:“主要是還沒有為先君悼公舉行祭,再加上老百姓也還沒有休息好,不然的話,不敢忘記貴國的事。”叔孫豹說:“因為齊國早晚在敝國的土地上發泄不滿,所以才來鄭重地請求。敝國麵臨的危急,早上等不到晚上,伸長了脖子望著西邊說:‘救兵快來了吧!’等到貴國的辦事人員得空,恐怕來不及了。”又去見荀偃,賦了《詩經·小雅·祈父》一詩。

“祈父,予王之爪牙。胡轉予於恤,靡所止居?祈父,予王之爪士。胡轉予於恤,靡所止?祈父,亶不聰。胡轉予於恤?有母之屍饔。”

詩中之意,譴責祈父身為天子的武官卻不稱職,導致百姓受苦。荀偃聽了,慚愧地說:“我知罪了!豈敢不跟隨您一起為國家憂慮,而讓魯國陷入這樣的境地?”

叔孫豹又去見士,賦了《鴻雁》的最後一章:“鴻雁於飛,哀鳴嗷嗷。維此哲人,謂我劬勞。維彼愚人,謂我宣驕。”這是以鴻雁的流離失所比喻魯國目前的困境。士說:“我在這裏,豈敢讓魯國不安?”

話雖如此,相比春天晉平公剛即位在梁大會諸侯時那種雷厲風行的氣勢,冬天的晉國已經露出對諸侯事務有心無力的疲態。

© 小說閱讀吧, 版權所有

天津每日趣閱網絡技術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