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閱讀吧
打開小說閱讀吧APP
閱讀更多精彩小說內容
目錄
設置
客戶端

魯文公五年

公元前622年,。

五年春,王使榮叔來含且賵,召昭公來會葬,禮也。

“含”,是在死者口中放置珠玉,古人以為這樣可以使其魂魄不散。“賵”,是贈送車馬束帛等奠儀。去年冬天成風去世,五年春,周曆正月,周王室派榮叔來魯國送上死者所含的珠玉,並贈送奠儀,三月,安葬魯國夫人成風。周襄王派召昭公來參加葬禮,這是合禮的。

初,叛楚即秦,又貳於楚。夏,秦人入。

當初,國背叛楚國,投靠秦國,但是又三心二意,和楚國暗通款曲。這一年夏天,秦軍入侵國。

六人叛楚即東夷。秋,楚成大心、仲歸帥師滅六。

冬,楚公子燮滅蓼。臧文仲聞六與蓼滅,曰:“皋陶、庭堅不祀忽諸。德之不建,民之無援,哀哉!”

六人不是六個人,而是六國人。六國也不是六個國家,而是一個國家。六國地處安徽,據傳為皋陶之後。蓼是一個小國,據傳為上古時期聖人庭堅之後。

六國背叛楚國而與東夷親近。秋天,楚國派成大心、仲歸(字子家)帶兵滅了六國。冬天,楚國又派公子燮帶兵滅了蓼國。

臧孫辰聽說六、蓼被滅,悶悶不樂地說:“皋陶和庭堅突然就沒了祭祀。德行不建立,百姓無援助,真是傷心啊!”

晉陽處父聘於衛,反過寧,寧嬴從之,及溫而還。其妻問之,嬴曰:“以剛。《商書》曰:‘沉漸剛克,高明柔克。’夫子壹之,其不沒乎,天為剛德,猶不幹時,況在人乎?且華而不實,怨之所聚也。犯而聚怨,不可以定身。餘懼不獲其利而離其難,是以去之。”

晉國的陽處父訪問衛國,回來的時候經過寧地。當地貴族寧嬴決定追隨陽處父,跟他一起去絳都做大事。可是走到溫地的時候,寧嬴改變主意,又回來了。他老婆覺得很奇怪,問他原因。寧嬴回答:他的性格太過剛硬了。

《商書》上說,一個人如果深沉內斂,當以剛強來平衡;一個人如果爽朗外向,當以陰柔來平衡。可是陽處父一味剛強,寧嬴怕他沒有好下場。老天為至剛之德,猶且不觸犯四季運行的規則,何況一介凡人?而且,陽處父華而不實,難免招致怨恨。觸犯他人而聚集怨恨,不可以自安其身。

跟隨一個人,當然是期盼有更好的前途。寧嬴通過短短幾天相處,便擔心自己不但得不到什麼好處,反而要跟著陽處父受牽連獲罪,所以趕緊跑了。

晉趙成子、欒貞子、霍伯、臼季皆卒。

晉國流年不利,中軍副帥趙衰(趙成子)、下軍元帥欒枝(欒貞子)、中軍元帥先且居(霍伯,先軫之子)、下軍副帥臼季(胥臣)先後去世,一下子損失了四位卿級重臣。

© 小說閱讀吧, 版權所有

天津每日趣閱網絡技術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