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時為了給生病的琳芳湊醫藥費,我去工地做零工。
從腳手架上摔下來的時候,我第一個想到的是,還好買了意外保險,賠付能給家裏應急。
醫生說我的右腎被震碎了,必須切除。
手術前,護士讓我簽字,我看著那份手術同意書,想的卻是醫藥費能不能討價還價。
那時小然正要上高中,琳芳剛剛病愈,我來不及難過,就開始計劃著怎麼省錢。
每天算計著買菜價格,研究各種優惠活動,就是為了能多攢點錢給孩子將來用。
現在想來,或許是從那時起,我就養成了這種斤斤計較的習慣。
我記得小然上高中那年,他過生日。
我特意等到零點,在網上用優惠券給他買了個蛋糕。
他收到時很開心,可是當他知道這是特價商品後,臉上的笑容就消失了。
我又打開了直播間。
直播間裏的主播喊得再大聲,也蓋不住我內心的恐懼:
我害怕哪天家裏再出什麼意外,而我,已經沒有身體條件去賣力氣了。
每次看到價格高的東西,我的腰側就會隱隱作痛。
那是因為貧窮而產生的心裏無力感。
琳芳打開門對我吼到:
“你一天到晚開那麼大聲音聽這些幹什麼?有這閑功夫不出去賺點錢才好......”
她沒說完,搖搖頭走開了。
我趕緊調低音量,手忙腳亂中還把手機摔在了地上。
彎腰去撿的時候,腰側的疤痕更痛了。
這份痛,卻永遠也說不出口。
他們永遠不會知道,我這個“斤斤計較”的父親,當年是真的把一切都給了這個家。
隻是現在,這些付出在他們眼裏,全變成了我無能的證明。
我看著手機屏幕上的倒計時:“距離雙十一正式開始還有一周”,突然覺得很可笑。
原來我拚命想省下的每一分錢,都在慢慢換走家人對我的尊重。
下午,我正在看直播間裏的預售商品,手機突然彈出一條支付寶轉賬通知。
琳芳取走了她的養老金。
雖然隻有兩萬多,但這個舉動還是讓我心裏一沉。
我打開她的購物賬號想看看是不是在囤貨,卻發現她最近買了不少新衣服。
有一條半身裙特別顯眼,樣式很年輕,備注是“廣場舞新款”。
“你去問問媽最近怎麼了。”我給小然發了條微信。
“爸,您是不是又在算計媽花了多少錢?”他很快回複,
“媽現在過得很開心,您就別瞎操心了。”
開心?我愣住了。
印象中,琳芳已經很久沒有開心過了。
她因為什麼這麼開心?